歐陽修晚年知潁州,尤愛潁州西湖的美景,并為其寫下了《采桑子》十首,每首都以“……西湖好”領起,最為我們所熟知的便是第四首“群芳過后西湖好”。
今天我們來讀第七首描寫荷花的——“荷花開后西湖好”。
采桑子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宋·歐陽修
解析
這首詞描寫了潁州西湖荷花盛開后的壯觀景象,全詞處處洋溢著一股愜意舒暢的心情,表現了詞人寄情山水的樂趣。
首句為起,總領全詞。
詞人說潁州西湖于荷花開后最為美好,他這么說有何憑證呢?六月盛夏,西湖半塘的荷花爭相盛開,一朵朵粉艷艷的,像點綴在碧玉盤里的寶石。荷葉則撐著頎長的莖干,頂著圓滾滾的闊葉,一陣清風吹過,搖搖擺擺,交相掩映。詞人劃了一只小船,載上一壇美酒,穿行于荷葉之間。
此時,滿湖的荷葉,隨著小舟的劃動而擺動,像是對詞人的呼應,又仿佛夾道歡迎的旌旗一般,前呼后擁地歡迎他的到來。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詞人把綠色的荷葉比作華蓋,粉色的荷花比作紅色的帷幔,表現出荷葉旺盛成長的姿態及荷花迷人的色彩,展示了荷這種水生植物勃勃的生命力,詞人喜愛的同時,毫不吝嗇地對荷進行贊美。
下片詞人撐船進入藕花深處,他抱出隨身攜帶的美酒,擺好金卮,剛斟了一杯,荷花的香味便立即浮在了杯面之上,與美酒交融在一起。或許是酒杯具有圈囿氣味的緣故,所以當他端起酒杯的時候,更加能感受到荷花香味的濃郁,體現了荷花開得正盛,同時照應了“花深處”一說。
“紅幢綠蓋”說的是荷的形與色,“香泛金卮”說的是荷的香與味,這兩句將視覺與嗅覺相結合,表現荷花的美使人沉醉,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末句“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是對天氣和周圍環境的交代。煙雨飄飄,輕沐其中,涼而不寒,何其美哉;遠處的笙歌陣陣傳來,更加增添了幾分幽深之感,看來,游湖之人并非作者一人。醉翁已微醺,其意卻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也。同時,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說的大概就是這種境界吧。詞人舒適的心情,也從側面烘托了潁州西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