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梁山脈的羅云山下有一個村叫韓侯村,現屬于洪洞萬安鎮(原為趙城縣),村子東邊有一座東岳廟始建年代不祥。原大部分建筑已毀,現僅存大殿一座。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懸山頂,建于長12.5米,高1.15米的磚石臺基之上,用搭牽二椽柎用三柱造法,出檐3.4米,明間寬4.5米,次間寬3.3米。檐住上施粗大額坊,上施四鋪作斗拱八朵,出昂奇特,明間柱距7米,次間柱距2米。
東岳廟殿內塑像圓潤、豐滿,栩栩如生,殿內壁四周滿繪人物故事,手法細膩而柔和,線條流暢、逼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據專家考證墻上的壁畫約是元代作品。進入宮殿右側墻壁上的是原作,左側有毀損,前些年對毀損部分進行了修補,修補的中心內容成了東岳大帝觀看“煉丹”為主題,而縱觀整個壁畫內容,卻與“煉丹”不相符。
右側壁畫內容豐富,故事完整。5月初,對廟宇管理頗有研究的萬安古稀老人陳保子看了兩邊的壁畫后說道“右邊修補的內容與原作有誤,左邊的是一幅規模宏大的出巡圖。拉鑾駕的是一象征吉祥的白象。前邊有鳴鑼開道的,白象兩側的轅桿非常明顯,由于白象高大,兩邊護架的人都騎著駿馬,駿馬壯實,形象也好,人物表情也很豐富?!薄斑@座廟應該是東岳大帝黃飛虎的行宮,豪華的陣容,龐大的隊伍,這不是一般的出巡?!薄斑@樣的圖在封神演義中沒有看到過?!薄按藭r的黃飛虎顯得和藹慈祥,萬民傘的飄帶隨風飄逸,讓整個畫面顯得活潑生動?!薄皫装倌炅?,古人用的顏色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料,塵土也掩飾不住艷麗?!甭犞先说闹v述,在場的影友和村里管理廟宇的徐金保都很驚訝。
翻閱封神演義和封神榜及民間傳說,當初武王伐紂結束之后,姜子牙論功行賞嘛,其中就封了好多的神(當然,其實這些神有好多都是在打仗之前就已經注定了的),包括很多死了的將士和仇人。其中將軍黃飛虎就成了傳說中“五岳”的老大——東岳泰山的掌管者,有一個很拗口的名字叫做天齊仁圣大帝的。在全國各地有許多行宮。在我市最知名的要數蒲縣柏山東岳廟,韓侯村只是方圓百姓知道。“黃飛虎最初是人不是神,后來封的時候才把他給提成神的。他對紂王有著殺妻之仇,但是大仇已報,他的妻子復活也被封神,兩個人重新生活在一起。”
也有人說黃飛虎,可能是最早的暴政反抗者。他早年出身十分顯赫,父親是邊疆大將,重權在握。所以衣食無憂,生活的十分瀟灑暢快。不過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自己的愛妻遭紂王調戲致死,于是他放棄榮華富貴,開始了伐紂之路。
徐金保說道,老輩子人講古話黃飛虎,胯下騎著一條黑牛。這??刹皇菍こ8?,可以騰云駕霧,一日奔襲數千里。黃飛虎身著血紅長袍,肩披金色鎧甲,頭戴燕翅銅盔,看著是虎虎生風,勇武無比。與黃飛虎交戰的是余化,這人給黃飛虎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他的坐騎是一頭火眼金睛獸,此獸經過三昧真火的淬煉,已成不死之身。余化正是靠此獸大殺四方,稱霸汜水關。余化手中冒著血光的兵器不是青龍刀,而是化血神刀,此刀如一道血光,所到之處,草木不留,十分可怕。不過余化擊敗黃飛虎并不是用的這把刀,而是用的戮魂幡。黃飛虎一計力劈華山將余化兵器震掉,余化掉頭邊跑邊取出戮魂幡,瞬間天昏地暗。幾道黑煙冒過去之后,黃飛虎以及手下眾兵都被綁得結結實實。真是哭天天不靈,喊地地不應,而黃飛虎命不該絕,在這危險時刻,斜刺里殺出一個哪咤,哪咤何等人物?三下五除二就將余化打的丟盔棄甲。
而眼前這幅圖畫的卻與徐金保講的截然相反,東岳大帝安祥地坐在豪華的車鑾內,他手下的將士前呼后擁,好象巡查民間去。該圖從用色,構圖,以及情緒渲染上都十分到位,體現了他體貼撫民,除暴安良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