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公司提供給蓋世汽車網的此份報告包括汽車租賃、二手車金融和汽車保險三個部分,由于篇幅較長,每個部分將分成上下篇在線發布,敬請期待。本文為二手車金融上下篇合集。
摘要:
●中國二手車市場維持穩定快速增長,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推動和制約市場發展的因素同時存在,伴隨著未來的制度破冰,仍將有商業創新的機會
●國家汽車限購政策將促進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但更加嚴格的環保政策則會對二手車交易有所限制
●國內汽車金融發展仍處于萌芽階段,盡管未來會經歷快速發展,但仍迫切需要商業模式變革和金融產品創新
二手車行業總體概述
中國二手車市場維持穩定快速增長,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自2009 年始,中國二手車市場持續保持穩步增長。2012
年,中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達479萬輛,同比增長10.60%;累計交易額達2,636.26
億元,同比增長25.01%。2013年上半年,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達231.29
萬輛,同比增長18.48%;累計交易額達1,129.18億元,同比增長28.17%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預計,2013年,全國二手車成交量將增長20%-25%,接近600萬輛到650萬輛水平。
圖6. 2005-2013中國二手車市場年度交易規模
從供給端看,二手車的供給主要取決于機動車保有量。經過近年的高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2億輛。同時消費者持有汽車的
平均年限也在逐步縮短,從而有效保證了二手車的供給。從需求端看,隨著市場的日益成熟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二手車。
圖7. 中國機動車保有量情況
在歐美成熟市場,二手車交易規模約為汽車保有量的20%,與新車銷量的比值大約為2-2.5:1。而在中國,以2012
年數據為例,二手車交易量約占汽車保有量的4%,與新車銷量的比值僅為0.2-0.3:1。這從相當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未來仍具較大的增長潛
力。2011年底,騰訊汽車和新華信對中國汽車消費者的調查顯示,約80% 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購買二手車。
二手車市場未來展望
諸多因素推動著市場的快速發展
中國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并在2012年達到1.2億輛,未來幾年依然會保持快速增長, 預計到2020 年前后將達到2.5 億輛, 其中大部分將會是民用車, 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將刺激二手車業務快速增長。
城市化和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是推動二手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國際經驗看,城市化將加快汽車社會形成,有效推動汽車消費增長,尤其對于新進入城
市的居民而言,價格相對低廉的二手車會成為其較好的消費選擇。2012年,中國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2.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565
元,相對于目前的二手車平均價格而言(約5萬元),可接受程度大大提升。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市化率有望達到60%,這意味著屆時城市人口將達到8億
左右,年均新增城市人口超過1,300萬;同時,中央提出的“收入倍增”計劃也將大大推動城鎮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在車價不會明顯改變的預期下,中國二手
車市場的巨大需求是必然的。
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據近期中國流通協會的針對潛在汽車消費者調查顯示,約80%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購買二手車,僅5%的受訪者表
示不會選擇二手車。其中,二手車較低的價格是吸引消費者最主要的原因。另外,部分新申領駕照的消費者傾向于首先購買和駕駛二手車來提升自身技能。
融資租賃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二手車市場的繁榮。隨著中國金融改革的深入,融資租賃產業環境日益開放并得以改善。2013年5月,平安租賃與平安資產管
理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標志著中國融資租賃行業首次引入保險資金。而在未來融資租賃行業必將迎來快速發展。具體來講,在針對市場開發出的
各類產品中,針對二手車購買的融資租賃將進一步方便消費者購買二手車,刺激二手車需求。另一方面,汽車廠商推進融資租賃將增大新車銷售,在租賃期滿之后,
未轉移物權的部分舊車將由經銷商處理進入二手車市場,這一部分的增量將提升二手車的市場供應。需求和供給的同步增長將推升二手車市場成交量,促進市場繁
榮。
國家未來可能給予更多的利好政策以規范、促進二手車市場。在武漢舉行的2013(第四屆)全球汽車論壇上,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表示,“二手車產業
的發展確實受累于稅收,中汽協曾就二手車問題和國家相關部委溝通過,近期相關部門可能會出臺支持二手車發展的政策。”如果國家出臺二手車產業支持政策,改
善二手車交易稅收制度,同時提供進一步的政策優惠,則將為二手車產業的騰飛提供更強的推動力。
市場的制約因素并未得到切實緩解
二手車企業難以集團化,從而達成規模效應。國家現階段對二手車交易稅按照車輛評估價格的1.48%征收,雖然全國各地稅率隨具體情況不同存在差異,
但是基本不會高于國家規定的1.48%。而二手車經銷商出于避稅的考慮,通常將汽車掛靠在個人賬戶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二手車經銷企業的內控風險,
因而難以吸引投資,很難進行集團化,并形成規模效應。現階段二手車行業非常分散,地方上存在大量的小型二手車經銷商。
二手車車況歷史信息難以追溯。在經銷商體系內(即對在4S店進行維修的車輛),一個品牌的經銷商往往只有權限瀏覽所經營品牌的汽車數據庫,而難以了
解其它品牌二手車的歷史記錄,從而很難在換購時了解其它品牌汽車的車況信息。其次,在經銷商體系外(即對未在4S店進行維修的車輛),絕大部分車輛在超過
4S店保修期之后,會在修理廠或路邊修理鋪進行維修,這部分信息更難以獲取。這也造成了對車輛難以定價,同時造成了消費者對二手車市場價格混亂而產生“二
手車”價格不透明的印象。市場上缺乏可靠的二手車評估機構,消費者缺乏必要的汽車知識,使得他們對車輛的狀況無法得到透徹的了解。
普遍缺乏保修服務,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車況的顧慮。雖然《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規定二手車經銷商有義務提供售后服務,但現在普遍的情況是經銷商只
進行銷售,并不提供售后服務。這種做法使二手車經銷商最大限度規避了自身的風險,但卻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證,也抑制了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接受
度。另外,二手車經銷商受技術能力限制,即使愿意為消費者提供售后保證,也難以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售后服務需求因而對汽車的殘值難以有較為權威和準確的估
計,不利于消費者購買二手車。
異地交易在物流、過戶等環節存在諸多困難。新車銷售中廠商與消費者是“一對多”的格局,經銷商只需從一家廠商拿車,儲存在自有的車庫中,銷售的時候
再轉移給消費者即可。但二手車經銷商面臨車源和需求方“多對多”的情況,跨區交易時,需要先對不同地方不同售車人手中的車輛進行集中,極大地增加了物流的
難度,使得交易的便宜性大大下降。二手車跨地區交易辦理過戶、轉籍手續,從買車開始,到車輛上牌,中間需要經過十幾道手續,要與十幾個部門接觸。這其中還
不包括車輛轉入所在地區的一些特殊規定。盡管如此,但隨著異地二手車交易需求增長迅速,部分區域性二手車的“收購-轉移-銷售”產業鏈已經成形。
綜合來看,中國二手車市場推動和制約市場發展的因素共同存在,未來存在制度破冰與商業創新的機會。
二手車行業相關法律法規
國家汽車限購政策將促進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但更加嚴格的環保政策則會對二手車交易有所限制
由于汽車數量激增造成交通擁堵,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在過去幾年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為每年新增車牌數量設置上限,北京甚至出臺了尾號限行的政策。在
這一政策下,銷售的新車中大部分采取置換購買,為二手車市場提供足量的供給。以北京為例,2012年全市二手車置換對新車銷售貢獻度超過了60%,二手車
交易70萬輛,達到新車銷量的近1.2倍。
截至2012年底,北京、上海、廣州汽車保有量分別約為500萬輛、200萬輛以及200萬輛,總數逾900萬輛,如中國二手車交易量與汽車保有量的比值能達到成熟市場的水平(20%),全國僅北上廣三座城市的二手車交易量就將接近200萬輛。
另一方面,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為了治理空氣污染,逐步出臺了新的環保政策,限制/禁止不達國家排放標準的二手車遷入,也為該市場產生了一定的不確
定性。如一些城市規定,轉入的二手機動車尾氣排放必須達到“國四”標準,不達標準不允許進入掛牌。這些規定,一方面制約了這些城市的二手車市場發展,但另
一方面也為鄰近區域二手車市場提供了優質的貨源。
二手車行業競爭形勢
中國二手車市場新加入者增多,競爭格局正在逐漸演變
過去,二手車市場主要由大量地方中介主導,單一中介車源有限,規模較小。近年來,二手車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一些新的市場參與者漸漸涌現和崛起。在市場中有以下幾處值得注意的趨勢:
1.領先的汽車生產廠商進入二手車交易領域,參與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認證二手車業務(CPO,CertifiedPre-ownedcar)
●認證二手車業務和本品牌非認證二手車(CPO Non-CPO)
●認證二手車業務和多品牌二手車業務
表13. 主要汽車廠商二手車交易業務模式
1.研究中國市場主要汽車品牌廠商二手車交易業務模式可以發現:
●國外(合資)品牌大多已開展自己的二手車交易業務并提供相應的認證服務,而國內品牌的汽車基本上沒有涉足二手車業務;
●在國外品牌中,部分豪華品牌僅進行本品牌的認證二手車交易,而中端品牌的交易平臺則不僅進行認證/非認證的本品牌二手車交易,還允許其它品牌的二手車進行交易,業務較為發散。
2.二手車網絡交易平臺也快速成立和壯大
●二手車網絡交易平臺將4S店置換出的舊車集中并在網上陳列,使得信息更為透明,并減少了中間環節,推動二手
車行業發展。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一些二手車交易平臺將通過置換得到的同品牌二手車進行集中,優選車況較好的二手車源優先交給該品牌的經銷商進行處理,
使得市場供銷對接更為有序。而隨著技術進步和商業創新,通過專業檢測儀器(如車師傅),許多交易平臺也開始提供遠程檢測的服務。
3.一些專業的二手車經銷商集團逐漸壯大,如澳康達等
●1999年,澳康達名車廣場于中國深圳正式成立,現已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二手名車交易廣場,可同時展
出3,000輛中高端汽車。2011年銷售量已經超過5,000輛,并開始籌劃向上海等其它城市進行擴張。澳康達業務范圍囊括了買賣換車、評估收購、按揭
購車、寄賣代賣、代辦保險及車管所進駐現場辦理的牌證過戶、違章、年檢等,此外還為客戶提供汽車售后維修、保養美容和汽車精品等全方位服務。
金融助力二手車消費
汽車金融將推動二手車市場加快發展
二手車金融是指在二手車交易產業鏈當中的各個環節,圍繞市場內的不同參與者在交易過程中的不同需求而設計出的不同金融產品,包括消費者購買貸款、延長質保等。
未來,二手車金融的主要業務為對消費者零售貸款以及售后延保服務;而對經銷商的批發貸款(如庫存融資)則存在較大難度,現階段提供的融資業務仍未將
二手車經銷商作為普通中小型企業進行綜合授信,如澳康達即是以固定資產為抵押從銀行貸款,獲得利率下浮10%的優惠及5,000萬的信用額度。二手車經銷
商難以獲得以待售汽車為抵押的銀行授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二手車估值難度較大,金融機構難有能力對汽車車況進行綜合評估并進行相應估值;
●經銷商還款周期短,銀行信貸產品利潤偏薄,但“一車一貸”的模式需要銀行進行大量評估工作,成本較高,這種不匹配讓銀行難有動力推行相關服務。
圖8. 二手車金融業務范圍
各類企業二手車金融業務模式
以提供貸款所基于的資信形式來看,現階段提供二手車金融服務的公司主要可以分為兩種:
1.以二手車為貸款基礎,如GMAC-SAIC及廣匯租賃:二手車金融服務的提供方主要基于自身對汽車車況/行業經驗的了解,綜合考慮進行貸款;
2.以貸款人為貸款基礎,如平安銀行:二手車金融服務的提供方以貸款人個人信用信息為切入點,進行綜合考慮進行貸款。
現階段兩種模式均處于萌芽階段,未來競爭格局的變化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毋庸置疑,該領域發展潛力的釋放離不開積極的金融產品創新。
二手車金融現狀及展望
商業模式變革和金融產品創新將是推進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手車金融面臨一些客觀的限制因素,如二手車貸款風險比新車貸款高,二手車市場規模較新車市場小得多,二手車
貸款單筆貸款金額小、操作成本高、收益少,沒有專為二手車設立的評估機構,二手車的不穩定性高、殘值風險高等,因而二手車金融市場發展速度較為緩慢。但長
遠來看,隨著換車周期逐漸變短及二手車的殘值相應提高,二手車交易價值、該業務對金融機構的吸引力、交易量等都會逐步增加。如果其他問題能得到相應解決,
二手車市場及二手車金融市場必將得到快速發展。
然而,需要看到,二手車金融,特別是信貸類業務的發展需要在車況評估、殘值管理、授信評級等方面的綜合提升,
需要二手車評估機構、小微貸款提供者、中小企業信貸提供者的緊密配合,推動商業模式逐步成熟完善,為二手車經銷商、消費者打造更具二手車業務特點且風險可
控的創新性金融產品。而二手車延保業務,則需要廠商、經銷商、保險公司的通力合作,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商業模式,規范市場,促進市場。
表14. 主要二手車金融服務提供商業務特點
歡迎關注:蓋世汽車每日速遞,分分鐘知曉汽車行業動態與趨勢!如果您喜歡,您也可以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