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包括傳統互聯網巨頭、電信運營商、創業企業等都開始大規模的入市。然而,商業模式如何創新和落地?用戶需求如何釋放和挖掘?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創新性也決定了其必將跨過產業發展的陣痛期。
創新是科技行業的量變基因,堅守則是商業模式塑造過程中的質變保障。對接產業鏈、聚合資源、把控渠道、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和價值,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商業模式落地的大勢所趨。
全球互聯網商業模式發展層級
混合型收費,互聯網的未來,付費形式多樣化。有的提供互聯網平臺,實現純粹的前向、后向同時收費;有的是相對多元化的網站,既有面向前端客戶、也有面向后端客戶的收費模式。代表廠商如Facebook、谷歌、騰訊等。
后向收費,主要通過對企業單位或信息提供者收取費用。典型如搜索引擎、站址導航、視頻網站、電商網站等。代表廠商:百度、eBay等。
前向收費,即面向信息使用者或瀏覽者收費。包括用戶包月費、點播費等,典型如網絡游戲等。代表廠商:EA、暴雪、盛大等。
互聯網主要有以下幾種商業模式:
1、前向收費,即面向信息使用者或瀏覽者收費:包括用戶包月費、點播費等。這種方式有游戲類、視頻類等重要內容資源性網站。這類網站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且相對封閉不可替代,只有具備以上特點,才有可能促使前向客戶去支付費用。
2、后向收費,主要通過對企業單位或信息提供者收取費用:包括廣告發布費、競價排名費、冠名贊助費、會員費等費用。該收費模式是互聯網網站采用最多的盈利方式之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是搜索引擎類網站;另一類是大多數視頻類網站;第三類則是電子商務網站;還有成千上萬的小網站,基本歸為第四類,都以網民的點擊量為依據,向后向客戶收取廣告費。
3、前向+后向混合型收費:這種模式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提供互聯網平臺,實現純粹的前向、后向同時收費,另一種是相對多元化的網站,既有面向前端客戶收費的模式,也有面向后端客戶的收費模式。代表廠商如Facebook、Google、騰訊等。
個性化模式:代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用戶付費形式多種多樣,能根據時間、空間等軸線來實現用戶場景化的一站式服務,向高度的個性化定制趨勢發展。
廣告模式:典型如移動社交應用、手機瀏覽器等免費APP中的商家付費廣告模式。代表廠商:谷歌、Facebook、新浪微博、Opera等。
電商模式:典型如移動電商零售、手機團購、手機生活服務等B2C交易商業模式。代表廠商:亞馬遜、阿里巴巴、Groupon、eBay等。
行業定制:典型如授權操作系統、授權企業級應用、本地版手機導航、移動辦公應用等B2B交易商業模式。代表廠商:微軟、谷歌、網秦等。
APP增值模式:典型如手機游戲、移動閱讀等直接付費APP,付費會員制,或免費APP中的付費模塊及付費內容等B2C交易商業模式。代表廠商:EA、亞馬遜、騰訊、中國移動、網秦等。
移動互聯網主要有以下幾種商業模式:
1、APP模式:典型應用類型包括手機游戲等付費下載APP,或免費APP中的付費模塊(Free+Premium)及內容等B2C交易商業模式。
●移動APP核心資源
內容:無論是何種類型的APP,內容是首要資源,主要是滿足用戶某種類型的需求,通過用戶的使用實現下載增值的服務。優質的內容是吸引用戶聚焦的首要前提。
平臺:線上獲取的主要渠道有電信運營商渠道、第三方應用商店、線上推廣平臺等。平臺的選擇關系到APP推廣的效果以及最后的收益。目前市場當中以iOS的應用商店用戶質量最高、付費能力最強,因此在此平臺推廣的APP收益也相對高于其他平臺。
品牌:品牌是移動APP的衍生的資產,尤其是對下載付費或者免費應用更為重要。
● 移動APP核心能力
用戶需求的挖掘:移動APP主要依靠滿足用戶的某類需求為主要賣點,對于核心用戶的選擇以及對于用戶需求心理的把握都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最終的呈現形式以及未來市場走勢。
內容的生產制造:在對于核心用戶有明確定位之后,進行產品設計,將需求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吸引用戶注意力并不斷更新產品設計提高用戶黏性。
數據挖掘能力:在用戶使用APP期間會形成大量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不但能夠成為產品開發推廣當中的實際依據,同時也能夠成為拓展潛在用戶以及使產品二次盈利的工具。
運營推廣能力:目前移動APP的發行渠道較為繁多復雜,選擇優質渠道,定位有效用戶,采用適當手段成為推廣環節中最基本的定律。
● 移動APP產品盈利模式
移動APP的主要盈利模式分為下載付費、應用中付費、應用內置廣告盈利。
三類盈利模式相互補充的成功移動APP以水果忍者最為典型。該游戲采用免費下載+應用中付費的模式為主要盈利模式。通過免費下載迅速擴大用戶基數,在游戲過程中依靠售賣道具實現增值付費。同時由于較大用戶基數使得該游戲吸引了一定數量的廣告主投放廣告,形成補充的盈利模式。在形成明確的口碑效應之后發布新的關卡,以下載付費的模式供用戶使用。
2、行業定制模式:典型如授權操作系統、授權企業級應用、本地版手機導航、移動辦公應用等B2B交易商業模式。此模式一般是項目合同制,授權廠商按照數量、或者開發功能數量等對被授權方收取費用。
3、電商模式:典型如移動電商零售、手機團購、手機生活服務等B2C交易商業模式。
● 移動電商核心資源:
1)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群體: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人群將是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的重要優勢。
2)各行業商家:移動電子商務不僅可以為原有的互聯網廠商進一步拓展市場,更重要的資源在于可以整合線下的企業,餐飲、娛樂、旅游等等廠商可以通過移動端渠道,推薦自己的服務和產品。
● 移動電商核心能力:
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移動電子商務的一個最大優勢就是用戶可以隨時獲取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有效利用人們碎片化的時間。
服務更加便捷:移動電子商務基于用戶的位置信息、使用時間等動態信息,能更好的實現移動用戶的個性化服務。同時,從整合服務流程上也更加便捷,通過銀行、電話賬單、應用內付費等方式完成購物。
● 移動電商核心產品:
1)銷售的實物商品,用戶可通過移動端購買商品;
2)線下餐飲及娛樂服務,通過優惠券的方式銷售的虛擬物品;
3)垂直搜索服務,為商家提供用戶流量;
● 移動電商交付與收費方式:
1)用戶付費:用戶通過移動端應用購買或訂閱商品、優惠券等產品和服務。
2)商家付費:商家向各個渠道平臺支付加盟或傭金費用等。
3)廣告主付費:應用內廣告主或品牌廣告主支付廣告費用。
4、廣告模式:典型如移動社交應用、手機瀏覽器等免費APP中的商家付費廣告模式。
● 移動廣告定位
通過銷售移動用戶注意力來實現媒體價值。
● 移動廣告核心資源
內容/平臺:內容指的是WAP網站、應用媒體等,通過內容/應用來吸引用戶流量,聚焦用戶關注力以進行二次銷售;平臺包括網站聯盟平臺和短信CRM平臺,WAP網站聯盟通過網站聯盟平臺來吸引廣告主和無線媒體/應用的加盟;短信CRM平臺通過技術解決方案來為廣告主提供以短信/彩信為表現方式的廣告推送。
品牌:品牌是移動廣告廠商的無形資產,表現在媒體質量的好壞、廣告結算的誠信度、廣告主資源等多方面。
用戶:一定規模的用戶注意力聚焦構成了無線營銷的核心賣點。
● 移動廣告核心能力
銷售能力:雖然移動廣告形式出現已久,但在廣告主認知特別是傳統企業對移動廣告上的認知上仍有極大限制。廣告位資源與廣告主資源大部分處于極不平衡的狀態,銷售能力是首要核心能力。
內容能力/聯盟聚合能力:任何營銷的核心都是銷售用戶的注意力,內容質量的好壞,吸引用戶屬性的質量,以及用戶群體范圍的大小,是由內容能力和聯盟聚合能力所決定的。
技術開發能力:移動廣告的一大特點在于精準營銷,特別是在短信CRM類移動廣告上,對用戶屬性和瀏覽屬性的挖掘是在潛在賣點,以及基于用戶瀏覽行為和瀏覽內容的信息挖掘也是提升營銷ROI的一大途徑;另一大特點在于智能終端的多樣性和標準不統一,因此根據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瀏覽器、應用分發平臺等多個因素進行智能適配也是考驗廣告代理商整體實力的一個要點;再一大特點在于基于位置服務的應用,通過用戶手機定位來吸引和推送用戶感興趣的信息是提升營銷ROI的另一大途徑。
● 移動廣告產品
不同的移動廣告商業模式,最終呈現的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WAP聯盟/WAP直投模式:這兩類模式最終呈現形式與網絡營銷類似,包括文字鏈、banner圖片、搜索排名等。
消息類模式:典型產品是SMS和MMS形式的廣告,承載信息形式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和二維碼等多種形式。
移動應用聯盟/直投模式:這類模式的特點在于所有廣告內容均在移動應用內展現,主要包括Banner廣告、積分墻、推廣墻等。
● 支付與收費方式
WAP聯盟:CPA計算方式較為主流,廣告主約定每單價格,聯盟與網站會員進行分成。
WAP直投模式:廣告主集團購買廣告位,按時間長短或按點擊、呈現、效果等方式付費。
消息類:一般按照短信發送的數量進行計費,若用戶對某些擁有鏈接或二維碼的MMS有進一步點擊或消費動作,還需進行二次計費。
移動應用聯盟/直投模式:此類模式積分方式較多,支持CPM、CPC、CPA等多種計費方式。
● 廣告主
WAP聯盟/移動應用模式:行業內應用廣告主為主,少量傳統廣告主。
WAP直投模式:少量大廣告主,但主要還是以行業內應用廣告主為主。
消息類:傳統行業大廣告主。
5、個性化模式及其他:代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用戶付費形式多種多樣,能根據時間、空間等軸線來實現用戶場景化的一站式服務,向高度的個性化定制趨勢發展。其他,主要是指移動運營商的網絡流量收入。
中國移動互聯網APP商業模式示意圖
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定制商業模式示意圖
中國移動互聯網電商模式示意圖
中國移動互聯網廣告商業模式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