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葉山螞蝗: 豆科, 山螞蝗屬亞灌木
別名:圓節山螞蝗、腎葉山綠豆
我國海南、云南南部和臺灣有產
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老撾、馬來西亞、大洋洲也有分布。
生于向陽草地、灌叢中、林緣或闊葉林下
有解熱,利尿,活血,解毒,固腎氣,補元氣,利腎瀉熱,健脾潤肺的功效;用于腎臟炎,尿毒癥,肝炎,感冒發熱,糖尿病,黃疸體黃,小便不暢,高血壓,腎氣虛弱,肝膽郁悶等癥。
【《中國植物志》 第41卷 (1995) 】亞灌木,高30-50厘米。莖很細弱,具縱條紋;多分枝,通常無毛。根莖木質。
葉具單小葉;托葉線形或狹卵形,脫落,長約4毫米.葉柄纖細,長1-2厘米;小葉膜質,腎形或扁菱形,通常寬大于長,長1.5-3.5厘米,寬2.5-5厘米,兩端截形或先端微凹,或基部寬楔形,上面綠色,下灰綠色,側脈每邊3-4條,纖細,不達葉緣;小托葉刺毛狀,長約1毫米;小葉柄長1毫米。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長5-15厘米;總花梗纖細;花疏離,通常2-5朵生于花序每節上,節間長1厘米,有時花單生于葉腋;
苞片干膜質,具條紋,狹卵形,長約3毫米,寬0.5-0.8毫米,邊緣散生小鉤狀毛;花梗長2-8毫米,結果時增至13毫米,纖細,疏生小鉤狀毛;花萼長約2毫米,外面疏生鉤狀毛,裂片三角形,與萼筒等長,上部裂片全緣,寬卵形;
花冠白色至淡黃色或紫色,長約5毫米,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入,具寬短瓣柄,翼瓣狹長圓形,有不明顯的耳,具長瓣柄,龍骨瓣長橢圓形,較翼瓣稍長,無耳,但有長瓣柄;雄蕊單體,長3.2-4.2毫米;雌蕊長約5毫米,花柱彎曲,子房被貼伏小柔毛。
莢果狹長圓形,長2-3厘米,寬2.5-4毫米,腹縫線直或稍縊縮,背縫線深隘縮或稍縊縮,有莢節2-5,莢節近方形至半圓形,初時有小柔毛,后漸變無毛,具網脈。
花、果期9-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