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界注: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消費金融頻道(ID:XFJRPD),作者:維姆。
“轉行的轉行,破產的破產,被取締的被取締。曾經風光無限的小貸公司現在千瘡百孔。”一位小貸從業者如此形容整個行業的沒落。其最直觀的感受是:上一次的圈內區域聚會,吸引到有近30位小貸公司一把手參加,而最近的一次僅有渺渺幾人出席。
據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從業人員數量、貸款余額都較往年大幅下降,降幅為近4年之最,業內統稱為“三降”。
據「消費金融頻道」調查發現,目前互聯網小貸牌照的報價,加上居間等相關費用,總計約一億元;而在2017年,同類牌照均價在3000萬元左右,兩年多漲幅近2.5倍。
一、叫價上億
當互聯網小貸牌照的叫價高漲,居間費用也水漲船高。
二、價值幾何
2014年前后,監管對互聯網小貸牌照試點放開,互聯網小貸的自此進入野蠻生長期。
2017年末,監管部門對現金貸和小貸進行清理整頓,不僅大量小貸公司被取消業務資格,而且還暫停了牌照新設審批。
此外,小貸公司還被要求將表外融資計入表內,使其資金來源受限,業務萎縮。
同一年,銀監會(現銀保監會)已著手研究互聯網小貸的相關指導意見,要求從嚴格管理審批權限、重新審查互聯網小貸經營資質、股權管理、貸款范圍、信息安全等11個方面進行重點排查和整治。
雖然互聯網小貸公司由省級政府審批,但其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由此監管部門對其全國展業的風險和監管難題一直持保留意見。
物依稀為貴,小貸牌照的價值取決于其發放標準。若申請難度大,價格自然走高。
三、寒冬之后
如果在注冊資本、杠桿率、費率等方面給予嚴格的控制和規定,讓互聯網小貸具有足夠的合法性,并在資金來源等方面逐漸放開,輔以相關的征信手段,預計未來小貸行業逐步成熟和規范;或如銀行業一樣統一監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