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位置】
在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解剖位置】
在腹股溝韌帶中點外側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內斜肌下部;內側為股動、靜脈;布有股神經
【功能主治】
腹痛,疝氣,崩漏,帶下。
【穴位配伍】
配大敦治疝氣。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沖門穴,直刺0.5-1寸,避開動脈血管,腹股溝酸脹,可擴散至外陰部。
【艾灸方法】沖門穴,艾條灸10-2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手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沖門穴,用力方向由內向外,每次30秒左右,每日可多做幾次
【附注】
足太陰、厥陰經交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