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腫是一種嚴重的(但可醫治的)肺部疾患。具體指肺內小氣囊(肺泡)遭受破壞,造成呼吸困難。長期吸煙是引起肺氣腫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的呼吸中,肺泡擴張后收縮,使氧氣進入血液,并且把二氧化碳排出。患上肺氣腫之后,肺泡失去彈性,為了代替,就過度擴張,以致破裂,因而減少了氧氣的攝入量。這樣一來,心臟及頸、胸、腹部與呼吸有關或控制呼吸的肌肉必須更加用力地工作,以便攝取足夠氧氣。此外,患者的兩肺膨大,從側面看上去有桶狀胸。肺氣腫病情進至嚴重階段,患者持續缺氧,同時過量的二氧化碳積聚在體內。患者須要借助醫療措施來改善呼吸,包括使用機械輔助呼吸與面罩吸氧。最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完全衰竭。
肺氣腫方(顏正華經驗方)
【組成】炒白術15g,茯苓30g,炒薏苡仁30g,炒枳殼6g,炒神曲12g,紫苑12g,款冬花10g,浙貝母10g,陳皮10g,懷牛膝12g,川續斷15g,黨參12g,核桃仁15g,清半夏10g。
【功用】化痰止咳,健脾滲濕。
【適應證】慢性肺氣腫,肺心病。
【顏氏臨證心得】曾治楊某,男,54歲,2007年4月30日。病史:既往有慢性肺氣腫、肺心病病史10余年?,F在癥見咳嗽、氣喘1周,咳吐白痰、質黏,伴胸悶氣短,食欲缺乏;大便稀糖,每日3行或4行;舌苔白膩,脈滑細。辨證:肺脹(痰濕阻肺)。治則:化痰止咳,健脾滲濕。方藥:炒白術15g,茯苓30g,炒薏苡仁30g,炒枳殼6g,炒神曲12g,紫苑12g,款冬花10g,浙貝母10g,陳皮10g,懷牛膝12g,川續斷15g,黨參12g,核桃仁15g,清半夏10g。水煎服,7劑。用藥分析:咳嗽兼喘,痰濕郁阻于肺,致肺失宣降,氣逆故咳;沉痛日久,肺腎之氣虧耗,勞作則肺不能主氣,腎不能納氣故喘;咳白痰,為肺脾之氣虧衰,失于通調水道、健運水濕,致水飲停聚于肺所致;大便每日3行或4行,為脾氣失于健運,水谷不別,并走腸道所致。本病證屬痰濕阻肺,治療當化疾止咳,健脾滲濕。
【解讀賞析】肺氣腫,病變主要在肺,因邪阻于肺,肺天宣降,或肺之氣陰不足,不能主氣,故可見咳、喘、咳痰胸網等癥。如《素問·宣明五氣篇》云:“五氣所病……肺為咳。”《靈樞·本臟》指出:“肺高則傷氣,肩息咳。”本病是由于支氣管慢性炎癥或其他原因逐漸引起的細支氣管狹窄,氣道阻力增加,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過度膨脹、充氣,伴有氣腔坐的破裂而產生,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顏先生臨床若見病人舌下青紫時,喜在方劑中加大劑量的丹參作君藥,因“痰水之塞由瘀血使然,當祛瘀血而痰水自消”。若病人痰多不易咳出,色黃質黏或黃白相間時,常以大劑量全瓜蔞、冬瓜仁清熱化痰,同時利于肺氣肅降,使肺熱借陽明為出路而瀉之。肺虛則補,氣虛者酌加黃芪、常參陰虛者酌加玄參、麥冬。除此之外,若痰熱痰濕塞阻于肺,腑氣不暢,應按“肺與大腸相表里”之意,配合通腑法,以利肺氣宣降,亦有助于痰熱痰濁之清除,可酌加全爪蔞、冬瓜仁;若脾失健運導致泄瀉者,酌加炒白術、炒薏苡仁等;脾失健運導致水腫者,酌加澤瀉、茯苓皮等。
顏先生習用止咳藥對:紫苑、百部。平喘藥對:杏仁、紫蘇子、葶藶子。臨證若能察虛實,明寒熱,隨證加味,多能取效。此外,顏先生還常常囑咐病人,注意氣候的變化,保護身體,使其免受風寒、風熱之邪的人侵而導致疾病的惡化。同時,也應該進行適當的鍛煉,以提高機體對疾病的免疫能力。
本文案例出自盧祥之著述的《國醫大師 顏正華 經驗良方賞析》。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愿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