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武都郡后,曹操繼續南下,沿著武興道直逼漢中(丞相后來在略陽縣城這個位置上修建了一座軍事堡壘,史稱武興關)
曹軍出武興道后,遇到了著名的雄關:陽平關。
在得知曹操大軍南下后,張魯本就有意投降,甚至已經派了使者前往曹操那里,馬超、韓遂的例子就在眼前,張魯不覺得比這兩位大神更能打(魯自在漢川垂三十年,聞曹操征之,至陽平,欲舉漢中降)
然而張魯畢竟在漢中經營了二十余年,手下聚攏兵將數萬,百姓十萬余戶,就這樣拱手讓出,很多人是心有不甘的。張魯弟弟張衛就是主戰派的代表,在張魯送降書的同時,他已經率眾進抵陽平關前線。下令修筑關口(聞曹操征之,至陽平,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聽,率眾數萬,拒關固守)
陽平關構筑于陽平山上,地勢險要,縱有十萬大軍也難以展開,只能用添油戰術投入到狹窄的攻擊面上,相反,守軍可以居高臨下,以多打少,輕松擊退攻山部隊。
曹操還無法繞開陽平關,否則山上的敵軍沖下來,截斷本就捉襟見肘的糧道,整個西征大軍將全部葬送在漢中。
曹軍仰攻數日,傷亡非常慘重。
軍隊里不少老兵是陪著曹操從兗州起兵一路走來,眼看這些老兄弟不斷減員,曹操肉痛了,他嘆息說:三十年時間辛苦打造了這支軍隊,一天時間就把他們交待在這里,何必呢(作軍三十年,一朝持與人,如何)
此時,后勤也漸漸跟不上(既至漢中,山峻難登,軍食頗乏)
即使曹操心里一萬個不情愿,但是面對天險陽平關,他也沒招可使,咱們再回顧下陳倉會戰,諸葛亮二次北伐為什么沒能拿下陳倉?(冷兵器時代的四種主流攻城方法)
丞相使出了各種招數:
架云梯,守軍用燃著火的箭逆射云梯(起云梯沖車以臨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
然后上沖車,被郝昭用繩子系上石磨砸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沖車,沖車折)
架高塔往城里射箭,郝昭找來工程隊在城內又修了墻(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于內筑重墻)
最后沒辦法,開挖地道,郝昭又在城內掘橫溝進行破壞(亮又為地突,欲踴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內穿地橫截之)
當時有朋友留言覺得丞相的能力不過如此,現在看看曹操的窘境,希望這問朋友對攻城應該有更全面的認識,古代用兵,攻城最難。
曹操根據多年的軍事經驗,知道這仗沒辦法打下去,遂萌生退兵的想法(此妖妄之國耳,何能為有無?吾軍少食,不如速還)
他派夏侯惇、許褚去召還攻山的軍隊,開始部署撤軍,這支主力則交由劉曄監督,按批次撤離(太祖征張魯,轉曄為主簿。便自引歸,令曄督后諸軍,使以次出)
曹操后期的謀士新星劉曄開始嶄露頭角。
劉勛失敗后投奔曹操,詳見這篇:豫章郡為何會成為袁術、劉表、朝廷三方勢力的角力場?,劉曄亦跟隨北上。
當時淮南的名士以蔣濟為首有五人,如劉曄、胡質等(胡質等五人,皆揚州名士)蔣濟、劉曄十分有名,聽上去比較陌生的胡質,后來官居荊州刺史,在樊城擊退吳將朱然,遷任征東將軍,假節,都督青、徐諸軍事。
淮南不是沒有人才,袁術不會用人而已。劉邦團隊、劉備團隊,大部分都是草根、或者基層官員,后來都成為開國功臣,這說明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曹操打算征召五人,為了獲取曹操的好感,蔣濟、胡質等四人積極準備。他們苦心冥想、絞盡腦汁,無論是掌故軼事、攻守之道,還是行軍策略、料敵變化、彼我虛實、戰爭之術,準備應付曹操可能提出的諸多問題(每舍亭傳,未曾不講,所以見重;內論國邑先賢、御賊固守、行軍進退之宜,外料敵之變化、彼我虛實、戰爭之術,夙夜不解)
劉曄很另類,他沒有參與四人之間的討論和預演,一言不發,獨自在車中呼呼大睡(終不一言)
蔣濟怪而問之,劉曄解釋道:像你們這樣整天不睡覺,等見到曹操大人的時候,恐怕連眼皮都睜不開了,還怎么能集中精神去回答提問呢?(對明主非精神不接,精神可學而得乎?)
五人見了曹操后,表現如何呢?
直到幾人,及見太祖,太祖果問揚州先賢,賊之形勢。四人爭對,待次而言,再見如此,太祖每和悅,而曄終不一言。四人笑之。后一見太祖止無所復問,曄乃設遠言以動太祖,太祖適知便止。若是者三。
牛逼不?劉曄卻能另開新的題目,等到曹操領會了就再換個話題。
劉曄這次“面試”的策略值得咱們學習,首先需要保持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其次,你要掌握主動權,當面試官話題用光的時候,你能主動引導面試官打開新的話題,這樣可以引起別人的興趣,而當話題進入你的范圍時,你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獨到的見解來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其旨趣以為遠言宜徵精神,獨見以盡其機,不宜於猥坐說也)
不得不說劉曄在的策略比蔣濟、胡質等四人要高明的多了,面試結束后,蔣濟等四人分別被曹操授予縣令之類的地方官員,而劉曄則被曹操留在身邊,成為曹操的心腹謀士(太祖已探見其心矣,坐罷,尋以四人為令,而授曄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輒以函問曄,至一夜數十至耳)
這篇咱們聊過,荀攸為曹操貢獻了哪些良策?曹操后期軍事上進展不大的原因是啥?
曹操現在也急缺謀士!
撤軍時,由于不熟悉地形,又是走夜路,高祚所部一不留神繞到了陽平關的后面,張衛的軍隊正在警戒正面之敵,誰也沒想到曹軍從后面撞了上來。也不知道對手的虛實,沒有主動出擊,高祚也很慌,怎么撞到了張衛的大營!為了自保,高祚趕緊擂鼓吹號(高祚等誤與衛眾遇,祚等多鳴鼓角會眾)
三國戰爭里最搞笑的一幕出現了,高祚這邊的鼓號聲沒有把友軍引來,軍心沒了,曹軍都想著早點回關中,即使聽到也只能裝作沒聽見,卻把生活在山中的數千頭麋鹿給驚著。那鹿蹄聲聽起來亦跟馬蹄聲無異,這種情況下,張衛和他軍隊以為曹操大軍已至,再無心戀戰(夜有野麋數千突壞衛營,軍大驚)
劉曄的能力這時就體現出來,曹操給他的任務是督促軍隊安全撤退,但是敵方大營突然出現驚變。
這時候是繼續本職工作,謹慎對待,還是以大局為重,施展奇謀呢?
戰機一瞬即逝,劉曄決定賭一把。
他堅持勸夏侯惇等不要退軍,理由是啥呢?
即便現在撤,軍糧已經供給困難,一旦敵軍追擊,傷亡會很慘重(曄策魯可克,加糧道不繼,雖出,軍猶不能皆全,馳白太祖:“不如致攻。”)
夏侯惇不敢做主,追上曹操后告知了劉曄的判斷,曹操久經戰陣,一下子就明白劉曄的意圖,下令趕緊攻山,果然輕松打垮了軍心大亂的張衛軍(遂進兵,多出弩以射其營)
陽平關天險就這么被拿下了。
這就是頂級謀士的能力,一句話足以改變整個戰局,后來的法正也同樣對劉備說出了關鍵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