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科普大賽#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農作物如果在不同生育期缺少有機營養和各種礦物質,都會影響正常生長。合理施入底肥是農作物高產優質的基礎。
不管中指哪一種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蔬菜、果樹、花卉和中藥材,如果每年能施入一定數量的農家肥或者購買的有機肥,才能確保全價營養,保證土壤肥力不下降,甚至于讓土壤肥力逐年提高,才能提高有機質含量,增強保水保肥能力。
有些地區已經放棄使用有機肥進行種植農作物,每年大量施入單素化肥或者復合肥,雖然也可以獲得高產,但是施肥量必須逐年提高,會導致成本逐年提高和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問題出現也會出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缺素癥,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一般而言,每年需要給同一個地塊施入腐熟農家肥3立方米以上,否則就會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和微量元素缺素癥。不同作物吸收的微量元素數量不同,所以才會出現不同的缺素癥,比如缺硼、缺鋅、缺鐵等。
不過,不同的地塊和不同的作物需求的養分不一致,具體一畝地需要施入多少有機肥,需要根據土壤養分檢測結果和不同的農作物進行施肥。
磷肥移動性很小,也很容易被土壤的負離子所固定,從而成為無法利用的化合物。根據大量的實踐和研究證明,將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等磷肥混合在廄糞里面進行腐熟,或者將磷肥摻合在已經完全腐熟的農家肥里面,磷元素與有機質緊密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最大限度防止磷元素被固定,從而提高磷肥利用率。
通常而言,除了果樹等生長期較長的作物,在花果期需要補充一部分磷鉀肥以外,生育期較短的農作物,可以直接一次性在底肥當中施入所有的磷肥。
不管是播種還是移栽幼苗,在幼苗長到三葉一心的時候,種子的養分被耗盡,就需要從土壤里吸收各種礦物質營養。在底肥當中施入一部分氮肥,是促根、促苗和形成壯苗的必要條件。最佳的方法就是將氮肥或者復合肥與農家肥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營養價值更高的有機肥再施入土壤深層,而不是撒在表面。
當然,如果將農家肥作為種肥施在種子、幼苗的底部或者覆蓋在種子表面的時候,就不要加入氮肥,避免根系接觸氮肥而出現燒苗、燒根現象。
自古以來,農民總習慣于將農家肥撒在地表,然后再犁地、挖地或者機械翻耕,這樣的操作習慣,會讓農家肥的一部分氮素營養被散發出來,也會有一部分磷肥被固定,一部分草木灰被風吹走。
正確的方法就是條施或者穴施底肥。比如在播種土豆的時候,先深翻地,再精細整地,然后根據行距開深溝,將農家肥、全部的磷肥、一部分氮肥混合均勻以后施入。
在施肥溝一側根據播種深度開溝,掩埋底肥。如果有草木灰,可以將草木灰撒在播種溝底部,然后播種,播種以后,覆土。
如果選用的是專用肥,按照肥力要求和產量目標,與農家肥混合以后施入。
如果是選用復合肥,根據農作物種類選擇高氮高鉀型、等比型或者高鉀型復合肥,再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求量添加一部分鉀肥或者磷肥,這是在測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制定的最佳底肥施入方案。
當然,再好的肥料,如果沒有底墑也是枉然。在整地的時候,趁墑翻地,及時整地,保證土壤墑情是必須要做到的。如果土壤干旱,最好造墑以后整地,在土壤墑情合適的情況下施肥,既可以保證肥料利用率,也可以促進全苗和形成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