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踮腳尖走路1分鐘,趕走5大疾病!98歲老中醫天天做
人人可學~最近天氣逐漸回暖,不少人都趁著好天氣想出去走走、運動一下,這其實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畢竟我們都知道,久坐很傷身!
但是專家也經常提醒中老年人運動要合理。那么入春后有哪些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養生方式呢?
一、98歲女中醫,每天這樣做
全國首批名中醫陳彤云陳老在60歲的時候還能參加運動會擲鐵餅,到了98歲還能每天走2000步,這與陳老經常運動大有關系。陳老自己會在家走圈,家里沒有太多障礙物,環境也相對熟悉,不太容易摔倒。她每天走100步,一分鐘之內走完,走完以后陳老還會做20次呼吸鍛煉。走路養心,呼吸養肺,這樣在家就能做到全身運動。
二、每天該走多少步?
身體非常健康,膝蓋沒有疼痛感的,每天可以走10000~15000步,大概是一個小時左右的運動量;
膝蓋偶爾會疼痛,但是基本能自己恢復的,每天可以走6000~10000步,大概是半小時左右的運動量;
如果膝蓋經常疼痛,或者是腿部做過手術還在恢復期,每天走1000~5000步即可,運動量要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三、踮腳尖走路,肺好腿腳靈活
1、保護膝關節有研究發現,每天缺少運動,尤其是走步運動的人,膝關節的發病率在44%~50%,而堅持走路和慢跑的人,膝關節的發病率只有3%~4%。但要注意,年紀較大的人群,建議適當減少運動強度與時間。
2、增強肌肉、骨骼腳部連通全身的經脈,反復踮腳能夠調動起腳部肌肉、骨骼的力量,矯正脊椎的生理弧度。
3、緩解疲勞持續踮腳直立1分鐘再放下,還能夠明顯感覺到全身放松。如果踮腳不便,也可以坐在椅子上或扶著墻壁踮腳尖,注意不要摔倒。4、促進血液循環李醫師告訴我們,踮腳走路時,小腿承重多,消耗及所需要的能量也多。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加快。
平時在家里不一定真的要走起來,在原地也可以做這樣一個動作。同樣能夠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或者平時坐在凳子上,躺在床上做一個勾腳尖的動作也是可以的。有精力的也可以躺著做一個踩自行車的動作。
5、保護心血管健康踮腳尖的確是個不錯的有氧運動,它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
運動不分年齡、不分狀態,這些動作簡單易做,在家里看電視、休息時稍微動動腳,就能幫您促進血液循環,讓手腳靈活更健康!
其作用是通過搖動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蕩,輕輕按摩五臟六腑,從而消除各種疾病。
腳尖有氧運動無膝關節損傷
?踮著腳尖,每次收縮時,兩腿后部肌肉擠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于心臟的脈搏輸出量。它不僅能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還能使血液向心肌提供足夠的氧氣,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腳尖運動還可以移動四肢和大腦,消除長期大腦集中和突然站立導致眼前發黑和頭暈的問題。
?腳尖可以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腳尖可以避免損傷膝蓋,對于許多膝關節不太好的老年人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法。
每天踮著腳走路很好
一。抗抑郁
抑郁癥是由于陽氣不能到達和滋養腦髓,導致腦內氣血循環不暢,陰氣蒙蔽而清竅。它能同時刺激膀胱經和足三陰經,包括腎經、脾經、肝經、足三陰和陽氣一足,促進陽氣上頂,讓更多的氣血到達頭部。
2。補腎益氣
腎氣虛弱、腎陽虛者常有畏寒怕冷、腳跟冷痛、下肢水腫等癥狀,搖晃腳跟可補充腎氣,從而促進腎氣的正氣化作用,且效果明顯。
三。治療腰痛
由于風、寒、濕侵入膀胱經絡,氣血不暢,否則會傷人。因此,它能刺激膀胱經絡,預防背痛、頸椎病和腰背痛。
四。預防中風
中醫認為中風都是陰盛陽虛證,腦出血是陰盛陽衰所致陽氣上涌的癥狀。刺激足根不僅可以刺激腦內血液循環,還可以誘發浮陽下移,這可歸因于足底從膀胱通道和腎通道下移。
5個。排尿困難的治療
男性排尿不暢,在西醫是前列腺疾病,多見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從中醫角度看,是膀胱不利于氣化所致。刺激腳跟是治療前列腺疾病的秘訣之一。
中老年人腳尖運動
?保持身體直立,雙腳并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然后慢慢地踮起腳尖,用腳尖牢牢地抓住地面,然后重心從腳尖下降到前腳,使身體放松;
?最后,做自由落體運動,讓腳后跟輕輕地撞擊地面,引起輕微的震動,并沿著腿上傳到上身;
?顛簸幾次后,全身舒適,回味無窮。
[腳尖]
?每次走30-50步,稍作休息,然后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重復幾組。速度適宜于感到舒適和放松。最初的實踐者可以拿著墻,熟能生巧之后,就不需要用外來的東西了。
[踮著腳]
?保持膝蓋和大腿水平,大腿上放兩個礦泉水瓶或寵物,進行負重鍛煉,每次小費30-5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踮著腳尖躺著]
?在床上睡覺時,雙腿伸直,腳趾并攏。你們可以一起做,也可以做一條腿的運動。如果你覺得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一次做20-30次,調整你的速度。
中老年人小貼士
?踮腳走路需要全身高度協調。對于患有高血壓和骨質疏松癥的中老年人,不要試圖避免意外傷害。
?循序漸進,不要用力過大,否則會引起腳后跟疼痛。如果它引起疼痛,不要擔心。休息幾天,用熱水泡腳,你很快就會好的。
?下棋、打牌、玩電腦或長時間站立時,最好每小時左右做一次腳尖運動,這樣可以使下肢血液流動順暢,不會因久坐而使下肢麻木。
現代人由于社會環境、工作壓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響,導致陰虛火旺、陽氣上浮,因而很流行扶陽。
那么有沒有一個簡單方便而且隨時可以練習的辦法呢?
有,這種方法就是踮腳!!踮腳跟是上天賜給那些懶人們最簡單、最有效的保健方法。
踮腳對人體的影響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泌尿外科男性保健專家陳卓副主任醫師介紹說,從中醫經絡學的角度來說,踮腳尖有利于刺激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這三條經脈。
有助于補腎固本,非常適合男性。在寒冷的冬天里,經常踮踮腳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陽大法。
踮腳或常用腳跟行走,可以刺激腎經及膀胱經,而且根據全息定位理論,腳跟與大腦也有很密切的關系。
經常踮腳跟,可以有效改善腦部的氣血循環。
對于那些工作壓力大、經常用腦的朋友來說,趁休息的時間,一邊顛腳后跟。
一邊進行深呼吸,可以提神醒腦,而且能緩解緊張的精神壓力。
別以為中風都是老年人的事兒,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增大,人際關系緊張,趕時間等都導致了中青年的發病率增高。
中醫認為,凡中風皆是真陽衰損的陰盛陽虛證候,腦溢血就是“陰盛格陽”導致的陽氣上沖的癥狀。
陽氣上沖,聚于腦部,中樞神經就會受到比平日更多的刺激。
踮腳跟是一種潛陽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腦部氣血運行,預防中風,踮腳跟即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手段。
在西醫里多見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
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由于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的,腳跟外側即是膀胱經所循行之處。
如果堅持踮腳跟或用腳外側走走路,就可以健運膀胱,使小便通暢起來。
踮腳運動不僅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避免下肢麻木的感覺,也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有利于自身的的健康保護。
踮腳運動加提肛,就是踮起腳尖,同時肛門上提,讓肛門的經脈淤血難以形成。可以預防痔瘡的發生。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的醫藥研究中心負責人、少林寺養生專家禪一大師介紹了一個病例;有位病人久坐辦公室,各種應酬多,結果痔瘡上身。
禪一大師建議他踮腳走路,經過一年多的練習,這位病人,終于脫離痔瘡,進入了“良性軌道”。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李靖副教授介紹說,中醫傳統健身氣功八段錦中有踮腳的鍛煉。能有效而快速地減輕疲勞。
踮腳方法簡單易學
方法:
1、保持身體立正的姿勢。雙腳并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2、然后慢慢踮起腳尖,百會虛領,用腳趾緊緊抓住地面;
3、將重心從腳尖落到前腳掌,放松身體;
4、最后做自由落體運動,讓腳跟輕撞地面,引發柔和的震蕩,沿兩腿上傳到上半身。
當然,踮腳跟也不要心急,要循序漸進,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會導致后腳跟疼痛。一旦疼痛了,也不用擔心,休息幾天,并天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很快就好了。
“肚腹三里求”,足三里穴位于足陽明胃經上,《內經》強調“氣脈常通”,“脾胃乃后天之本”,想長壽就得保持足陽明胃經的通暢,常推長壽筋,則有延年保健之效。
足陽明經筋在小腿循行的區域稱做“長壽筋”。小腿前面的骨頭俗稱“迎面骨”,在迎面骨的外側是脛骨前肌,這條肌肉與長壽筋大部分重合。
胃有病時,筋肉會發生“離股”,就是迎面骨與肌肉之間有了一條縫,寬幾毫米至一厘米,長從幾厘米到數寸,輕則短、窄,重則寬、長。此時我們將筋肉推回原位,胃病可以應手而愈。
推長壽筋治療胃病:平時摸摸按按,發現筋變硬,就可以自己推一推,推到不痛不酸,放松后筋肉柔軟即可。
推長壽筋法:
1、以掌根著力,接觸皮膚的面積盡量大。
2、 推筋時力量向下,同時偏向里,就是向骨頭方向推。
3、速度不應過快,以3~4秒鐘從上至下推一遍為度。
4、每天推三到五次。
按推筋方法,從小腿到腳趾都可以推筋,能把筋都推順,經脈自然通暢,可謂“常推長壽筋,健康享天年”。
踮腳具體鍛煉方法
經常踮踮腳,看你能活多少歲保持身體立正的姿勢,兩腳并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然后慢慢踮起腳尖,用腳趾緊緊抓住地面,然后將重心從腳尖落到前腳掌,放松身體,最后做自由落體運動,讓腳跟輕撞地面,引發柔和的震蕩,沿兩腿上傳到上半身。
當你顛過幾次后,就會感覺全身舒暢,回味無窮。
2踮腳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組,速度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初始練習者可扶墻,熟練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坐著踮腳尖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或寵物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腳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臥床休息時,兩腿并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也是自我調節。
1、顛腳跟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易導致足跟疼痛。如果導致了疼痛,不用擔心,休息幾天,用熱水泡泡腳,很快就沒事了。
2、另外,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不至于因坐得時間久了下肢麻木。
沒想到經常踮一踮腳,竟有這么多的養生功效!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夠做,尤其適合中老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