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摘錄自《工筆花卉實用技法》,王慶華編繪;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節(jié)選網(wǎng)絡(luò)共享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xué)習,請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一、撞
包括撞水、撞色、撞粉等。
1.撞水。
也稱積水。以墨或色畫出物體的形態(tài),趁濕滴入入,使水色相互沖撞,形成斑駁的水痕。當代畫家的許多作品均為先積水后分染,特點是畫面靈動,饒有趣味。
步驟一:勾線。用細而勻的線條以重墨勾描荷葉的輪廓。
步驟二:先用花青調(diào)墨按荷葉結(jié)構(gòu)分染,后用清水撞入色彩之中。
步驟三:用相同方法畫完整片葉子。
步驟四:俗話說,大膽落墨,細心收拾。撞過的效果有一定的偶然性,干后需要進一步刻畫,如此圖可用石青加墨按需要分染結(jié)構(gòu)。
2.撞色
以色畫出物體的形態(tài),趁濕滴入其他顏色,使顏色間相互沖撞,形成斑駁的痕跡。
步驟一:用細而勻的線條勾勒紅蓼的外輪廓。
步驟二:用胭脂分染紅葉,顏色稍重一點兒,撞色時顏色變化才明顯。
步驟三:趁濕撞入藤黃,葉尖多點兒,葉根少點兒。依次撞出其他葉子。反面葉子用赭石分染,葉尖趁濕撞入藤黃,葉脈部分撞入石綠,黃中帶綠的葉子效果就出來了。用胭脂平染花莖,撞入花青。用淡胭脂平染花。
步驟四:紅葉根部用花青分染。用淡胭脂分染花,重的部分加少許花青。調(diào)整完成。
以撞水法、撞色法畫秋塘:用淺一些的花青跳躍地分布在畫面上,撞入胭脂色,用赭石加墨皴染荷葉,鈦白分染鴨子。
3.撞粉
和撞色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趁濕撞鈦白色。
步驟一:把熟宣覆在草稿上面勾出正稿,用藤黃調(diào)土黃平刷底色。
步驟二:用稍重一些的胭脂色分染花瓣,趁濕從瓣尖撞入鈦白(鈦白稍濃一點)。
步驟三:依次撞出其他花瓣。
步驟四:用胭脂分染瓣根(顏色深的部分可加少許花青)。
二、揉
揉的技法最早是重彩畫用得多,因為高麗紙韌性大、耐折,所以為達到豐富的肌理效果,可不斷揉折。如用宣紙作畫,必須將紙打濕,才不容易破損。可先起稿,然后揉紙作肌理。也可先揉紙,根據(jù)肌理勾描物象輪廓。將調(diào)好的顏色潑在畫面上,形成斑駁的色彩,可同時撞水、撞色。
步驟一:在熟宣紙上用噴壺均勻地噴上水。
步驟二:從不同方向揉折,如紙厚可稍微摔打一下,折痕明顯。
步驟三:展開鋪平。
步驟四:根據(jù)需要用羊毛刷均勻或斑駁地刷上底色。刷底子時先調(diào)好喜歡的底色,以寬的平板刷刷在紙面上。也可用清水沖刷畫面,有折痕的部分因為漏礬顏色已固定,其余部分則被清水沖走,干后有深淺、粗細不一的紋理形成。
用揉紙法刷色,干后形成不同色彩的斑駁效果。
揉紙法在創(chuàng)作中的應(yīng)用:先用揉紙法畫背景,后用赭石平染馬尾草,用赭石加墨分染馬尾草。用墨分染鵪鶉。
包括噴水、噴色
噴水:本是托畫或裝裱紙張用的,現(xiàn)代人繪畫時,為使背景有整體感、富于變化,采用噴的技法比較常見。
噴色:是在所噴的水中調(diào)入顏色。
噴水、噴色所用工具,有噴嘴和噴壺。噴嘴噴出的顆粒細而勻,噴壺噴出的顆粒較粗。
此圖背景為噴色效果。
四、洗
畫面基本完成時,發(fā)現(xiàn)結(jié)構(gòu)不準確,影響畫面效果,尤其是人物畫,結(jié)構(gòu)不準更是別扭,這是該怎么辦?答案是洗。將用過的勾線筆剪成平頭,周邊修剪成橢圓形。用清水把要洗的部分打濕,面積大一點兒。用自制的小筆蘸清水輕輕地把浮色洗去,要分多次洗,不可一遍過重,易損壞畫面。面積較大時可用畫水粉畫的羊毫水粉筆。
調(diào)整階段,一些地方需要虛一點兒,這時就需要大面積沖洗。也可以將畫的反面噴濕,用大排刷均勻地刷在瓷磚上,整體打濕畫面,需洗的部分邊用噴壺噴水,邊刷洗。無論洗局部還是整體大面積沖洗,洗完須小心修補畫面,進行分染調(diào)整。
此圖中前景的葉子為洗過數(shù)遍的效果。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