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純有詩句曰:“林無靜樹,川無停流。”畫家們對于美的追求猶如渴望愛撫的孩子,那么迫不及待,仿佛自然中萬千之美是條條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的心,那月光下的山林,林中的溪流以及溪流中的落花讓他們每一思及,便坐立難安。
老路必然是其中的一員吧!所以雖遠隔重城,我依然能夠通過網絡編織出他一幅忙碌而充滿創作激情的身影。因自己生性疏懶,我特別羨慕勤勉的人,如果這勤勉再擁有天賦才具,那簡直會讓人驚艷了。上一次見到老路,是在兩年前的京城,他租住的公寓明亮潔凈,除了簡單的桌椅,最多的便是滿墻大大小小的畫板和隨處擺放的畫具顏料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原作,欣喜已讓我無法言語,目光在各個已完成或未完成的畫幅之間流連。他指著一幅牡丹小品無不遺憾地說,這幅的白描我最喜歡,設了色反而失掉了很多味道。老路的書法功力深厚,那靈動蒼勁的筆力常常在線稿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這讓他的傳統功底一覽無余。而近兩年,老路致力于禽鳥翎毛題材的畫法研究,表現手法更加變化多端,金碧重彩、山水皴染一一信手拈來,為其胸中萬象排兵布陣,花木之搖曳情狀,禽鳥之偃臥俯仰,自然列布于心中,而不知不覺現之于筆下。
老路為人性情豪爽,熱忱直率,常讓我暗度其人有“橫素波、干青云”之氣象,而他于畫余不綴書法篆刻、精研樂器攝影之術,但凡感興趣的便一一親歷親為,著實讓人欽佩。近兩年因網友畫友遍及全國各地,在越來越高漲的求學熱情下,老路開始分余力于工筆畫教育事業,常常是一呼而千百應。這些事情對其日常創作并未有影響,反而有益于他教學相長,重新審視傳統與現代的矛盾統一,深入基礎理論的研究;而書法攝影與音樂更是滋養了他的藝術性情,這些都構成了老路作品中獨一無二的基石,所以才有了枝柯的起伏轉折、山石的古拙奇譎、氣韻的清和婉轉。
鄭路迅作品 羅天尋真一 66X66厘米
鄭路迅作品 羅天尋真二 66X66厘米
有首歌里唱道:“我想要更好更圓的月亮,想要那未知的瘋狂。”沒有一點狂熱的激情對于藝術創作來說,簡直是個噩夢,注定會成為面目可憎的機械匠人。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們前赴后繼,在朝圣的路上孤獨前行,尋找那代表美與永恒的祭壇,向心中的神衹奉上自己虔誠清潔的靈魂。你我于黑暗中前行,若偶與老路并肩,投過一縷詢問的目光,也許他會這樣笑著回答你:“人間何處說相思,我輩鐘情在此!”
李春輝
2016年2月29日
畫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