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長篇法談 | 當疾病來臨時(上)之二

 當疾病來臨時(上)

隆波帕默尊者

2017年3月18日|泰國斯利納醫院



回到患了癌癥(這個問題)上。患上癌癥卻想讓它不病,那肯定會苦,因為已經病了;患了癌癥,想讓它即刻康復,肯定也會痛苦,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要活在當下,今天既然還活著,那就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至于身體,我們要學會放下。


隆波的一位弟子今天也在場,這位跟隨隆波多年的弟子早前患了癌癥,她曾告訴隆波:“我活不了幾天了,醫生說我肯定過不了多久就得死。我現在什么都修不下去,心里一團糟。”


隆波指導她說:


那就先別修行,

別想著打坐、經行了,

已經不行了。


先冷靜,

然后祈愿將色身供養給佛陀,

將身體當作花來供養佛陀。

要這樣想:

身體已經不是我們的了,

它是我們供養給佛陀的供品。


一旦不再擔心,結果呢?她活了很久,那位預言她將不久于人世的醫生名譽掃地了。已經過了好多年,她到現在還沒死,看情形,隆波反而會比她先死,好在主治醫生醫術高明,經過治療之后,隆波康復了。


對病人而言,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煩躁了,抗拒了,想要那樣、不想要這樣,要常常去及時地知道。這樣一來,心就會舒坦,苦的只剩下身體,心苦不會存在。


同樣的,這些對病人的親屬們來說也很重要。隆波有一位弟子非常年輕,他不到20歲就罹患急性淋巴癌,這個孩子從小就開始修行,他告訴隆波:“現在我每一天都感到心力憔悴,因為要不斷地安慰媽媽。”


病人要反過來安慰家屬,因為親屬們痛哭流涕、哭天喊地。病人需要花大量精力來安撫親屬,等到媽媽好不容易平復了,子女已經累得半死了。


所以,病人需要照顧自己的心,親屬們也需要照顧好自己的心。


比如,擔心、害怕等情緒,還有牽掛、依依不舍、愛戀等心境。有些人擔心費用、開銷等問題——治療費高昂,需要考慮得非常多,同樣的,也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心在擔心,要知道。

無論心是怎樣的,都要知道。

不斷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

心苦就不會被放大,

苦就僅限于身而已。


親屬們也很疲憊,需要跑來跑去、看護我們,需要買藥,需要各種未雨綢繆……有太多需要了。而且還有很多禁止:禁止吃這樣或那樣,禁止做那樣或這樣,不可計數。病人難,家屬也難。


因此我們的職責是自助,怎樣做可以苦得少一點呢?那就是呵護自己的心。


用于呵護心的工具,稱為“覺性”。覺性是指:有什么發生在心中,要及時地知道。因此,我們要不斷觀察自己的心。


心中生起的現象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苦、樂的感覺,另一類是好、壞的感覺。


苦與樂、好與壞一直在心里循環往復:一睜開眼,想起某件事,就快樂了;想起另外某件事,又痛苦了;看見這個人,覺得快樂;看見那個人,覺得難過……如此這般,我們心里就會生起苦、樂的感覺。


眼睛看見、耳朵聽見、鼻子聞到、舌頭嘗到、身體觸到、心想到的一瞬間,苦、樂的感覺就會生起。


有時候,眼耳鼻舌身心接觸到所緣——眼睛看見所緣之后,心中生起了善法,比如看見僧人托缽,生起了善心,或者也可能生起不善心,懷疑這真是出家人嗎,并且感到不快,不想供養食物給他們。


眼睛看見所緣之后,心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不善的。總之,我們要訓練去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當下這一刻心有快樂,能夠感覺到嗎?心有快樂,知道心有快樂。試著觀察心里的快樂。觀察到了吧?它在慢慢平復下來,快樂感在慢慢降低,對嗎?


接下來,心有痛苦的時候也要這樣觀察,如果以中立的心去觀察,痛苦就會減輕。一切都是生起而后滅去、生起而后滅去的。


不斷地訓練自己活在當下,無論是病人,還是病人的朋友或兄弟姐妹,都要慢慢訓練去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再補充一點:如果真的無法救治,有些人病情會惡化,這是很自然的。有些人會來請教:“臨終時要怎么做?如何快樂地死去?”這同樣是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身體病了,心會擔憂等等,要及時知道心是怎樣的。不斷這樣觀察身心,保證未來會更好,會去到善道。


因此,今天的講法已經圓滿了,包括了生病、康復,甚至救治無效。要想死得比較好,是可以選擇的。


我們觀心,我們所感覺的病痛與難受就會減少,康復就會更快——比愁眉苦臉的人康復得更快。“壓力山大”是很難康復的。心情舒暢的人,身體會康復得更快。


我們要不斷地訓練:

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


今天就講到這里,因為主辦方給的時間是半小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我的禪修之旅
《從凡夫步入圣者》法談部分完整版
心的四圣諦 下
修行——為何?如何?有何結果?(二)
《苦從何來;何從離苦》》(四)
《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之問答篇(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阜新市| 青神县| 绥芬河市| 利辛县| 电白县| 恩平市| 文山县| 凤冈县| 门头沟区| 大余县| 安宁市| 高陵县| 马公市| 广南县| 盘山县| 宁海县| 广安市| 修文县| 永昌县| 达尔| 秦安县| 航空| 南通市| 洞口县| 梁河县| 靖远县| 华阴市| 酒泉市| 神木县| 九龙县| 巴中市| 岑溪市| 宝兴县| 济阳县| 平江县| 尉氏县| 涡阳县| 贡山| 麦盖提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