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復蘇指南(2016版)
1.新生兒出生后快速判斷四項指標:足月否?羊水清?呼吸(哭聲)?肌張力?;
2.評估三項(在1分鐘內完成):呼吸、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
3.心率小于100次/分,正壓通氣并監測血氧飽和度;
4.正壓通氣時足月兒用空氣(氧濃度21%)開始,早產兒開始用21-40%濃度氧,胸外按壓時用氧濃度為100%;
5.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放于動脈導管前位置(右上肢),出生10分鐘后應85-90%;
6.心率小于60次/分,氣管插管、胸外按壓;
7.腎上腺素:在胸外按壓45-60s后心率仍小于60次考慮應用,臍靜脈應用1:10000的濃度0.3-0.5ml/kg;氣管內應用0.5-1ml/kg;
8.使用腎上腺素后仍心率小于60考慮低血容量,使用生理鹽水擴容,10ml/kg,在5-10min經靜脈推入;
9.肌張力低、無呼吸或喘息性呼吸、心率小于100次,具備一項即為無活力,需快速清理口鼻,開始正壓通氣;
10.復蘇后立即進行臍動脈血氣分析,查電解質及血糖,監測血氧飽和度及心率、血壓等。
原文見中國新生兒雜志2016年第31卷第4期
過往文章閱讀:
讀書筆記: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的合理使用
讀書筆記:特應性皮炎(濕疹)的治療進展
讀書筆記:孟魯司特在兒科的應用
讀書筆記:兒童高鉀與低鉀血癥的處理
讀書筆記:兒童暴發性心肌炎的早期診斷及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