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老年恐慌會加速身心老化?為什么有的人身在天堂心在地獄?為什么老年人的性活動能保持到120歲?本書為老年人提供一張身心健康的簡便地圖,幫他們畫出健康的路標。
有這樣一件蹊蹺事:
尤大伯63歲,身板一直很硬朗,可是2006年的夏天,當他得知姐姐患肺癌的消息后,心里特別緊張。因為他有40多年的煙齡,他覺得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得肺癌。后來他去醫院探視姐姐,看到姐姐全身插著導管痛苦不堪的情形,他自己也腿發軟,渾身無力。回家的路上,越想越不對勁,他突然感覺自己呼吸不暢,胸口脹痛,懷疑自己也得了肺癌。后來他終于去醫院做一次胸透,結果發現肺部正常,這才放了心。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上網無意中看到一組皮膚腫瘤的圖片,圖片文字說很多皮膚癌是由痣發展而來的,聯想到自己身上的幾個黑痣,他立即緊張起來。他把身體上的黑痣與網上的圖片進行對照,越看越緊張,雖然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沒有問題。
然而這一次,他卻對醫院的診斷半信半疑。就這樣,他整日忐忑不安,面色無華。兩年后,尤大伯的疑病癥最后變成了抑郁癥,還曾兩次試圖割脈自殺。
老年疑病癥,就是沒病的人懷疑自己有病,小病看成大病。由于老年人身體逐漸走向衰老,他們對自身的健康產生消極想象,所以常常有疑病心理。說到底,老年疑病心理還是源于老年健康恐慌。如果老年疑病癥不能得到及時的緩解和治療,在心理上就有可能會引發多種老年恐慌,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后果。
最常見的老年疑病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心腦血管病的疑病癥,因為心腦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發病,經常可以看到因腦溢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去世的老年人,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常常讓老年人感到緊張不安,尤其是那些有慢性心腦血管病的人更是感到恐慌。
還有一類是癌癥疑病癥。在一般人的常識中,癌癥就是無可救藥的絕癥,得了癌癥就意味著等死,這種恐懼心理使人談癌色變。癌癥疑病癥患者會將身體上出現的任何不適都看做是癌癥癥狀,比如嗓子痛,懷疑是喉癌;頭痛,懷疑是腦癌;胃疼懷疑是胃癌;肝部痛認為是肝癌等等。
很多疑病癥老人因內心恐慌,都會伴有相應的身體反應,而且會逐漸出現日趨系統化的疑病癥狀。疑病癥狀可為全身不適、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礙,甚至是具體的疾病。癥狀以骨骼肌肉和胃腸系統多見,就部位而言,以頭、頸、腹部居多。
疑病癥和諱疾忌醫都會給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一個人有病不治,會耽誤治療時機,使病情加重。而一個人總是懷疑自己身患重病,更會因過度恐慌而使身心崩潰。很多原本健康的老年人就是因為疑病癥惶惶不可終日,最后真的誘發了癌癥。
疑病癥是老年健康的天敵。要解決這個心理問題,根本不用吃藥打針,心病還是心藥醫。就是要用正常的心態看待自己的身體,一是如果身體不適就要去醫院檢查,要相信醫生的判斷,有病要認真治療,要有信心;二是不要把自己的小病小痛過分夸大,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不要自己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