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六年,33歲的劉墉參加會試,由乾隆皇帝親自主持。乾隆看劉墉駝背,心中不悅,心里尋思:如若用這等面目之人為官,豈不有損我大清形象,讓天下人恥笑我朝中無人?但若不用他,總得有個服眾的說法。遂心生一計:何不讓他以自己的形象為題,吟詩一首,若吟不出,豈不是有了不錄用他的說法?于是道:“劉墉,朕命你以自己為題,吟詩一首,必須五言八句。作得好,定當重用。否則,休想高中!”
劉墉不慌不忙地說:“請萬歲容我尋思片刻。”他沉思片刻,即興吟道:“胸凸滿經綸,背駝頂乾坤。獨眼辨忠奸,單腿跳龍門。丹心扶社稷,涂腦謝皇恩……”說到此處便戛然而止,不再言語。
乾隆說:“不是還有兩句嗎?”劉墉說:“下面兩句,小生不敢說。”乾隆催他快說。他遲疑片刻,面有難色:“如果非要小生說,就懇請皇上答應不殺小生。”乾隆道:“朕答應不殺你。”劉墉這才慢慢吟出最后兩句:“以貌取人者,豈是賢德人?”
乾隆哭笑不得,但也被劉墉的才氣折服。如不重用他,豈不是落下一個不賢德的名聲?乾隆半開玩笑地罵道:“好你個劉羅鍋!”聰明的劉墉已知圣意,立即上前磕了三個響頭,高呼:“謝皇上!”此次巧對,不僅讓他成功奪得狀元,也為他以后連續受乾隆、嘉慶兩朝重用奠定了基礎。 (金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