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每天都要進行排尿,在排尿后的過程中,體內多余水分會代謝出去,體內部分垃圾毒素也會隨著尿液進行代謝,從而達到維持內臟器官的平衡和正常運轉。
尿液中主要成分是水,除此之外所含有的廢物和垃圾也是比較多的,排尿相當于給身體做清潔。
長時間不排尿或憋尿,除了會導致尿液反流,容易誘發尿道炎癥之外,也會損傷腎臟健康。
腎臟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腎為先天之本”是身體中最大的排泄器官,人體每次飲用的水,基本都要進入腎臟當中,而當腎臟出現問題就會誘發一系列的疾病。
近幾年患上尿毒癥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也為男性,而尿毒癥如今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腎臟疾病的是急性腎衰竭的晚期階段。
而腎衰竭轉化為尿毒癥的過程非常漫長,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患上尿毒癥呢?
糖尿病引起的
糖尿病對血管的損傷非常大,早期它會造成腎臟的腎小球呈高過濾高灌注狀態,腎小球體積增大,隨后發展為正常,白蛋白尿期此時就會引起彌漫性的糖尿病腎小球硬化。
若任由其一直發展蛋白尿越來越厲害,慢慢的人們會進入腎病綜合征狀態,腎小球濾過率也下降,腎功能逐漸減退,再過一段時間,醫生就會宣布你得尿毒癥了。
盲目使用藥物
如今很多人吃藥時會出現藥不對癥的現象,雖然藥物會緩解身體不適,但同樣的藥物也還有一定的毒性。
若經常藥不對癥胡亂吃藥的話,也會危害腎臟健康,因為藥物通常需要肝臟及腎臟進行分解和代謝。
影響男性排尿量和排尿次數的多少,受諸多因素有關,如飲水量,進食量,排汗量,運動量,情緒疾病等。
泌尿科專家經研究發現,若男性一天排尿次數接近8次,說明腎臟健康,患尿毒癥的幾率小。
若男性一天排尿次數超過13次或少于兩次,則要引起重視了,要考慮是否是腎臟出現了問題。
1、尿液顏色
健康的尿液顏色是淡黃透亮的,不會有沉淀渾濁的現象。
不過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尿液的顏色,比如飲水量,體溫的變化,以及食物藥物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飲水量過多,尿液可能像白開水一樣無色無味,喝水量少,出汗多的時候,尿液可能會呈啤酒似的黃色。
2、排尿頻率
從理論上來講,一個人每天的排尿次數不應過超過8次,白天7次晚上一次,這也是最佳的比例。
不過每個人飲水量不同,排尿次數也是不同的,但要注意夜尿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如果睡前喝水多起,夜次數增加也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晚上沒喝水卻還老是起夜的話,就要留意疾病了。
3、尿量
我們每天的排尿量應該在1500毫升左右,而飲水量不同,每天排尿量也是不同的,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沒有問題。
若少于400毫升或多于300毫升,則是少尿多尿的表現。
尿毒癥已被稱為腎衰竭,它預示著我們的腎臟不能及時的排毒和代謝,這種情況想要治療也變得較為麻煩,只能通過透析化療進行緩解。
雖然換腎也可以治療,但每個人的排異反應是不同的,并且捐贈腎的人數并不很多,我們可能等不到合適的腎源。
而且換腎需要花費的費用也是許多普通家庭不能承受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要多注意腎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