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桃花 /誦:傾聽自然
「品讀時刻」 鳴君編輯
靈 魂 的 香 氣來自品讀時刻
00:00 05:59
世人都喜歡花香,其實一個有著美麗的靈魂的人,會如鮮花般散發(fā)著香氣讓人陶醉。記得曾經(jīng)讀過一篇文章,叫作《紫羅蘭的香氣》。當(dāng)你一腳踩在紫羅蘭上時,你會帶走她的香氣,這才是真正的高貴。
在讀歷史書時,說古代有一個女子叫鄧娞的女子,每每外婆為她理發(fā)的時候,都會因為眼花剪疼她,可是,她每次都忍著疼痛不說,怕外婆知道了會心痛而自責(zé)。家人常說我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可是,每每想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總是想,有時候我的善良距離這位女子還相差太遠。
靈魂的香氣,應(yīng)該就是一種修養(yǎng),一份修行。讀歷史故事,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當(dāng)有人害自己,甚至是自己的親人,還能夠包容對方,雖然自己不是將相,但是,也往往自愧不如這份胸襟。
一個人,一個事,就是一個心態(tài)。在心態(tài)好的人眼里,世界上皆是美事,就如東坡與佛印的一句話,你心里想的是花對方就是花,而你心里想的是屎對方就是屎。道家,佛家,包括圣經(jīng)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殊途同歸萬事皆空,悟,捕風(fēng)的道理。但是,如果心是空的,世界未免單調(diào),所以要修心,要去除雜草,心種花木,讓我們的靈魂花園充滿香氣。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到文聯(lián)工作之后,與常年寫雷鋒的張老交談,喜歡他的快樂。人已入耄耄之年,他自己仍舊那么熱情,給人帶來正能量。在他身上就能感受到那份快樂之情,那是因為他一直在奉獻,用他的愛去追求奉獻的精神,傳承著奉獻的意識。
作品是關(guān)于美的文藝。心靈美才會感知美,看見美,領(lǐng)會美,畫出美,拍出美,寫出美。平日喜歡讀畫,最喜歡王維的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人間詞話》的時候,才知原來唐朝的詩人大多信仰佛教,他畫的意境即是宗教的意境,是一個無我的境界。
陶淵明在歸隱后,只種菊花。并賦予了菊淡泊的含義。各花入各眼,陶淵明喜歡菊花,周敦頤喜歡花,我個人喜歡桃花。各花的品格不一,菊花的崢嶸,梅花的氣節(jié),桃花的燦爛。牡丹是富貴之花,雪花也是美麗風(fēng)情的。不同的花,為世界帶來季節(jié)的美麗,灑向乾坤全是香氣。
蓮花,是佛前的花。然后,在眾多的花之中,蓮花卻能夠出污泥而染,更讓人折服。人在順境中成才容易,在逆境中仍然堅持自己的品格實非不易。蓮花的品格,讓我想起司馬遷在監(jiān)獄里寫《史記》,屈原能夠在世人皆濁時,堅持我獨清的品格。這些,都是蓮的品格,讓人充滿敬意。
作家林清玄說:“一個人的質(zhì)量其實與梅香相似,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觀自我,品賞自己心靈的梅香。都說草木無情,其實萬事萬物皆有情。無論是什么樣的花,喜歡自己,并且讓自己努力地開放,散發(fā)出香氣,為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情,為季節(jié)、為大地留下自己的名字,讓靈魂充滿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