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放療的毒性反應常與腫瘤的部位、患者的個體差異、治療時的腫瘤大小、照射劑量、療程長短密切相關。
一、中醫藥如何緩解放射性炎癥?
中醫治療:中藥與放療結合可以減少放療所致的毒副作用.中醫認為放射線是一個熱性物質,其在殺傷癌細的同時,亦作為'熱毒'作用損傷人體氣陰,臨床中,我們常選用益氣養陰、涼血解毒之品,如:沙參、麥冬、玉竹、紫草、丹皮、生地等以減少毒副作用.對于放療而致的皮膚及粘膜損傷,中藥外用亦有很好的療效.此外,中藥與放療結合提高放療的臨床療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藥能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病變部位癌細胞的氧含量,使乏氧癌細對放射線敏感,從而增加放療效果.臨床常選用桃仁、紅花、三棱、莪術、赤芍等.
頭頸部腫瘤:包括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癌癥在放射治療時幾乎百分之百引起口腔黏膜和唾液腺損傷,造成唾液腺分泌減少,口腔、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腫、疼痛,甚至出現潰瘍,更嚴重者可合并聲音嘶啞、進食困難等
胸部腫瘤:如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及縱膈惡性腫瘤在接受放療期間或放療后,常可見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可造成食道黏膜充血、水腫,嚴重者可見進食梗阻、黏膜潰瘍、吞咽時胸骨后疼痛;放射性肺炎可見口咽干燥,干咳少痰。
盆腔腫瘤:如子宮頸癌、卵巢癌、直腸癌等在放射治療時,放射線常損傷結腸、直腸黏膜,導致腸壁黏膜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黏膜潰瘍等,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放射性腸炎和慢性放射性腸炎。急性放射性腸炎一般出現在放療期間或放療結束后3個月內,主要表現為里急后重、腹痛、愎瀉、黏液便或血便。
二、化療后,手腳麻木
病因:手足麻木是由于腫瘤患者化療所致周圍神經毒作用引起的,我們稱手足綜合征,是手掌-足底感覺遲鈍或化療引起的肢端紅斑,是一種皮膚毒性,主要發生于受壓區域。腫瘤病人在接受化療或分子靶向治療的過程中可出現。特征表現為麻木、感覺遲鈍、感覺異常、麻刺感、無痛感或疼痛感,皮膚腫脹或紅斑,脫屑、皸裂、硬結樣水泡或嚴重的疼痛等。
中醫治療:手足綜合征,屬于中醫“藥毒”范疇,多為血熱血瘀、血脈不通所導致。我們辨證論治,以中藥滋陰養血、祛瘀通絡,可以很好的治療這些副作用。
發病時間:一般在用分子靶向藥物或者化藥后2周時最為嚴重,此后會逐漸減輕,疼痛感一般在治療至第6-7周時會有明顯的減輕甚至消失,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手足綜合征發生率也隨之降低
三、出血
主要病因如下:
第一,腫瘤組織浸潤性生長,侵犯了腫瘤周圍的毛細血管致使血管破裂出血。
第二,腫瘤組織由于生長過度,血供不足,營養不良,發生自身壞死潰破而出血。
第三,放射治療損傷了血管管壁,使血管壁纖維化,通透性增加,造成滲血和溢血。
第四,放療、化療以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生成減少;或者放、化療損害了肝功能,在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量減少,都會造成出血。
第五,惡性腫瘤病人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要消耗掉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物質,也會造成出血或加劇出血傾向。
治療:大量出血應采用西醫治療
對于長期慢性的出血以及血液病患者出現的皮膚紫癜、瘀斑等癥狀,則可應用中醫中藥進行辨證治療,我們根據中醫病因病機和辨證施治的原則。
四、胸腹水
危害:嚴重大量的積液會壓迫體內臟器,引起人體呼吸困難、心臟壓迫感、腹脹等許多不適癥狀。
惡性胸水:發病原因主要是胸膜轉移結節侵犯和阻塞毛細血管和淋巴管所致
惡性腹水:惡性腫瘤所致腹水,腹脹是最早最基本的癥狀。以婦科腫瘤,消化道腫瘤和肝癌多見,同樣以血性腹水為主
特征:多有腹部隱痛,并呈漸進性加重;常伴低熱、乏力、全身惡液質等表現。患者腹部膨隆,腹壁繃緊高亮,可呈鼓狀或蛙腹狀改變。手掌觸摸腹部常可能觸及包塊,邊界不清、活動度差、表面不光滑及有壓痛等特征。
西醫治療:西醫治療起來比較棘手,基本以對癥治療為主:針對中等量的惡性胸腹水,主要是補充白蛋白,提高血液中膠體滲透壓,減少滲出,再使用大劑量利尿劑加速排水,必要時行穿刺放液,同時胸腹水引流后可以胸腔或腹腔給藥,促使免疫細胞和纖維蛋白滲出,使臟、壁層胸膜粘連,達到封閉胸膜腔的目的。這樣雖然可以迅速緩解壓迫癥狀,然而卻有很多
抽水副作用:
(1)穿刺抽放水后短期內復發(反復)。穿刺后一般3天開始增加,一周后增至放水前的水平。
(2)穿刺抽放水,胸、腹水越抽越多。
(3)抽放水后患者體內丟失大量蛋白,消耗極大,一般狀況更差,更加消瘦,惡液質加重。
(4)反復多次抽放水后出現包裹性積液,患者咳嗽、氣短、胸痛進一步加重,呼吸功能更差。
(5)胸、腹腔內注射藥物,可出現惡心、嘔吐、乏力、胸痛、發燒、寒戰、白細胞下降等。
(6)頻繁利尿藥可導致電解質紊亂,造成惡性循環,使上速癥狀加重。
中醫治療:中醫認為,胸腹水屬于“懸飲”、“臌脹”的范疇,其形成非旦夕之間,是各種致病因素長期作用導致,病機虛實夾雜。雖然攻逐水飲是有效的治療手段,而腫瘤患者多為虛實互見,體虛不耐攻伐,若攻逐太過,則有傷正之虞,因此我們在臨床中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根據虛實多少,全面分析,辨證論治。常用藥物有葶藶子、桑白皮、豬茯苓、澤蘭瀉、螻蛄、龍葵、蟋蟀、水蛭、膽南星、生半夏、懷牛膝、車前子等,也可加用藥膳輔助治療,如千金鯽魚湯.
愛友會是國內首家醫患共同參與的腫瘤健康公益組織,有專業的醫療團隊為大家答疑解惑。歡迎您加入我們的微信愛友群,群內您可以實時與愛友交流、溝通抗癌經驗,同時愛友會定期邀請專業的醫療人士為大家答疑解惑。
您只需添加愛友會小助手(18810297752)邀請碼“頭條”,審核通過即可加入到微信愛友群。歡迎癌癥朋友及家屬加入我們,一起攜手抗癌快樂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