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老師能對課程標準有較深的理解,深入挖掘教材,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地落實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究,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空間。杜老師善于追問,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羅老師的課堂,注重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引導,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基本的活動經驗。劉老師的課堂上,教師能緊緊把握單元訓練重點,學段訓練重點,設計自己的教學目標,通過抓重點詞語理解感悟,在讀中與作者產生共鳴,升華情感,同時注重語文工具性的應用,真正實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但個別教師還缺少在課堂中隨機應變的能力,按自已設計好的程序進行,對課堂中出現的突發情況,處理的還不是得心應手,有待于繼續培養、提高。
八節課結束后,還組織了研討交流。交流過程中,大家所欲言、真誠溝通。王校長對每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通過交流共梳理了這樣幾點問題:
1.教師沒有學會等待,總是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也就是沒有給學生足夠是時間去思考。
2.評價語單一,缺少針對性。
3.教師還是牽著學生走,不敢放手,新課程理念沒有很好地落實。
4.課件使用不合理。
5.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小。
最后對青年教師提出了要求:一定要認真備課,認真鉆研參考書,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備課,課堂上,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關注學生,扎實有效的落實目標,要像準備公開課一樣去準備每一節常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