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讀錯的姓氏
朱旭
有一次,一個人遞給我一張名片。我接過來一瞧,上面印著“能xx”,于是對他說:“你姓能夠的能,這個姓我第一次見過。”那人說:“能當姓講,應該讀nài。”我聽到這里,臉刷地紅了,顯得尷尬極了!
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一些姓蓋的和姓查的。蓋和查這兩個字做姓時,應分別讀作gě和zhā,而當地人(包括這兩姓人)都喊gài和chá。我想,可能是人們叫習慣了,久了久之,連本姓人也懶得糾正了,于是將錯就錯的緣故吧。本人認為,叫錯了人的名字,顯得不夠尊重人,是不合適的。我曾給兒子買過一本少兒讀物《千字文·百家姓》,還是全國一家著名的出版社出版的,卻把姓蓋的“蓋”字,注成了gài音。這真是誤人子弟,出現這樣的錯誤是絕對不應該的。
一些容易讀錯的姓氏還有:“華”姓,應讀huà,不讀作中華的華;“任”姓,應讀rén,不讀作任務的任;“寧”姓,應讀nìng,不讀作安寧的寧;“解”姓,應讀xiè,不讀作解放的解;“仇”姓,應讀qiú,不讀作仇恨的仇;“樸”姓,應讀piáo,不讀樸素的樸;“區”姓,應讀ōu,不讀作區別的區;“樂”姓,應讀作yuè,不讀作快樂的樂;“黑”姓,應讀hè,不讀作黑白的黑;“紀”姓,應讀jǐ,不讀作紀念的紀;“燕”姓,應讀yān,不讀作燕子的燕;“芮”姓,應讀ruì,不讀作內外的內;“過”姓,應讀guō,不讀作經過的過;“繆”姓,應讀miào,不讀作綢繆的繆;”“仉”姓,應讀zhǎng,不讀作幾個的幾;“召”讀shào,不讀作號召的召;“女”姓,應讀作rǔ,不讀作婦女的女;“句”姓應讀作gōu,不讀作句號的句;種,應讀chóng,不讀作zhòng或zhǒng;“不“姓,應讀作fǒu,不讀作不準的不;“共”姓,應讀作gōng,不讀作公共的共;“員”姓,應讀作yùn,不讀作成員的員;逄字應讀作páng,人們往往容易錯把它讀作féng或péng。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還有幾個復姓最易讀錯:“萬俟”復姓,應讀mòqí;“尉遲”復姓,應讀yùchí;“單于”復姓,應讀chányú;“澹臺”復姓,應讀tántái;“拓拔”復姓,應讀tuòbá;“令狐”復姓,應讀línghú;長孫,應讀zhǎng sūn。
還有一些姓氏,也要引起我們的注意,就是同一個字,有兩種讀音,都可做姓氏講,其實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姓氏,具體姓什么,就得問問這種姓的本人了。如:“翟”姓,既可讀zhái,也可讀dí;“費”姓,既可讀fèi,也可讀bì;“覃”姓,既可讀qín,也可讀tán;“郇”姓,既可讀xún,也可讀huán。
還有一些容易讀錯的姓氏,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生活處處皆學問,當我們弄不準一些姓氏的讀音時,一定要查查工具書,或請教一下別人,以免鬧出笑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