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各省市的優秀考生,學霸,狀元紛紛浮出水面。
很多家長發現,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最大的優點是自控能力特別強,可以自己完成學習任務,根本不用家長督促,讓父母很省心。
其中一篇報道中,一位學霸自述,“從小到大,我都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讀書從來不用父母勞心。”
這位優秀考生的媽媽說,“孩子自控能力很好,在學習上很自覺,從小就養成了好習慣,從來不用我們監督,我只需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好了。”
高考成績優異的學霸養成,都離不開父母從小的培養。
那些優秀的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自控的好習慣,好習慣終身受益,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將來的工作上,都將對孩子一生受益。
點擊加載圖片
1
聰明的父母,
懂得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學家認為,自控主要是能做到兩個方面:
1. 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2. 能控制好自己的行為。
周末聚會,一個朋友講了與女兒安安的事情。
每次朋友帶女兒安安去超市,總是先和安安商量好計劃要買的東西。要買玩具還是零食,是一件還是兩件,零食是一種還是兩種。
做好計劃后,再一起去超市,到了超市,一切按照計劃行事。
朋友說,有時候安安看到花花綠綠的東西也特別想多買,然后朋友就和安安說,“我們都定好計劃了喔,想買也要等下次哦”。
后來安安習慣了,每次都很自覺,遵守規矩,不吵不鬧。上了幼兒園后,在學習上,安安也按照制定的計劃,每天學習認字,作息上,每天按時睡覺。
幼兒園老師說,安安的自控力特別好。很多小朋友剛上幼兒園,脾氣大,性子急,不聽管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行為。
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會發脾氣;喜歡的玩具不能立刻擁有,就會大哭大鬧。
父母從小教孩子學著做生活和學習的計劃,讓孩子日常都有計劃約束,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而提升自控能力。
現在,安安上了小學。學習上基本不用父母監督,就可以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然后按計劃背完古詩再去玩。
朋友感慨的說,幸好小時候,教安安養成了好習慣,現在比起那些一陪孩子做作業,就焦慮的父母省心多了。
心理學家說,3-5歲這個階段,大腦自控相關系統會發展很快,5歲左右會開始慢下來,直到青春期,才會發展出更高水平的自控力。
聰明的父母,懂得抓住孩子成長的時機,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提升孩子的耐性,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成績自然會更優異。
2
有耐性的孩子,
自控力更好,學習能力更強
前幾年很火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里面,趙薇飾演的虎媽和貓爸像很多年輕的夫妻一樣,因為平時工作忙,就把5歲的女兒交給爺爺奶奶照顧,過著簡單又輕松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虎媽趙勝男發現,女兒在大人的溺愛下如同一個小公主,被嬌慣壞了。不懂禮貌,挑食,什么都不會做,只要愿望沒得到滿足就哭鬧不止。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從小愿望一直被大人滿足著,吃穿用度都隨心,要什么給什么。不受約束,沒有忍耐和吃苦的精神,讓孩子從小養成了不少的壞毛病,自控能力自然很差。上學后,也很難在學習上做到嚴格要求自己。
現實中的趙薇,帶娃如同電視劇中的虎媽,絕不寵溺,而是從小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生活優渥的星二代小四月,從小就跟著趙薇學洗碗洗筷子,做簡單的家務,被媽媽從小培養動手能力。外出需要排隊時,也是耐心的等待。
點擊加載圖片
孩子在做這些小事情的時候,不但可以鍛煉動手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學會有耐性,有耐心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這樣,孩子就會學著控制自己,而不是發脾氣,使性子的哭鬧。上學后,孩子自然也會自覺學習,成績也會比較好。
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做了一個有名的棉花糖的實驗。實驗以600個孩子為對象,給這些孩子美人發了一塊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可以在15分鐘內忍住不吃,就可以得到另外一塊棉花糖。
結果,15分鐘后,大部分的孩子不能忍耐,吃掉了棉花糖。只有少數的孩子為了得到另外一塊棉花糖,堅持了15分鐘。
二十年后,研究人員找到這些少部分的孩子發現,他們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生活上都更優秀。
就像這個棉花糖的實驗,生活中處處充滿誘惑,從小有自控力的孩子,他們長大后更容易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做出正確的選擇,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3
自控力好的孩子,
經得起誘惑,更優秀
自控力很重要,它是決定一個人是否經得起誘惑,取得成就,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些在社會上表現出色的優秀人士,都有著超強的自控能力。
前段時間新聞報道,一個女大學生被騙入傳銷,讓人心痛。
這個孩子來自農村,上了大學后,結交了很多朋友。她發現朋友穿的,用的都比自己的好,就抵制不了誘惑,控制不住自己,再加上虛榮心作祟,就開始萌發購買奢侈品的欲望。
于是她想盡各種辦法賺錢。一開始兼職,她嫌來錢慢,錢又少。一次上網的時候,她發現有個工作內容簡單,時間自由,來錢還快,就去面試了。
面試很快就通過了,不過手機和身份證被收了起來,自己也被控制了。這個時候,她才發現自己進了傳銷組織。
甚至還有上了大學的孩子,自控能力差,經不住誘惑,參加校園貸的,而誤入歧途的都不勝枚舉。
人生中,我們會面對很多的誘惑,每一個誘惑的后面,都有一個深不可測的陷阱,等著吞噬那些自控力差的孩子。唯有經得起誘惑,把控住自己,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高考675分的武昌實驗中學學霸王希來,在他高考放榜取得好成績時,講了這么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王希來是個游戲迷,高三學習緊張不能玩手機,但他又不想讓自己的手游號“涼”了,就拜托媽媽幫他代練“保級”。
媽媽答應了。結果等他高考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媽媽不但圓滿的完成了兒子的保級任務,王希來微笑著說,“媽媽現在比我玩的還好。”
如果沒有很強的自控力,王希來在學習和游戲的選擇上,一定會選擇玩游戲,而不是學習。
有自控能力的孩子,更有能力把控住自己的未來,無論是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會展現出良好的一面,讓自己的人生過得踏實幸福,自在安樂。
巴金說,孩子成功的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好的習慣不是一早一夕就形成的,要從小培養。
孩子的自控力不是天生的,越早培養越好。自控一旦形成好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家長慧”學習無止境,智慧做家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煩惱,歡迎關注家長慧,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答復。
聲明: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聯系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