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老板的評估標準,員工應該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1.你有什么?
這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白掉的餡餅。要想他人給予,自己必先付出。付出的前提是對自己個人的了解。你有什么?這個問題問的可能比較直接,但實際上就是要員工了解自身的優劣勢及職場實力。沒有“金剛鉆”,別人怎么能給你“瓷器活”?你有什么?有能力?有什么能力?能力可以持續嗎?能力發揮的空間有多大?能力的價值在哪里?你有什么?有優點,有什么優點?優點與企業的需求匹配嗎?與你的崗位職能匹配嗎?你的優點的比較價值有多大?穩定和可持續性有多強?
觀點: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是員工對自身進行深入了解的過程,不能自欺欺人,也不能人云亦云。也是得到老板重用的基礎條件。
2.你想要什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目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場需求,這是人之常情。但人和人不同,實力不同、需求和目標也不同。你想要什么?你現在想要什么?將來又想要什么?你的需求符合實際情況嗎?在現實情況下,企業能滿足你嗎?如果能滿足你,為什么?如果不能滿足你,又為什么?怎么辦?只有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夠理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才能夠找出自己成長和發展的路徑,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觀點:只有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夠理解和知道所謂“重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否則也只是漫無目的的一廂情愿罷了。
3.你舍得什么?
A.為了得到老板的“重視”,你能舍棄什么?
能舍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嗎?能舍棄自己的幸福快樂嗎? 能舍棄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嗎?能舍棄什么代表了你的視野與格局,越是得到重用,越是要大的格局,越是要放棄屬于個人的一些東西。否則,你什么都舍不得,老板憑什么舍得把重要的機會和崗位給你?
B.舍得的過程也是個人去粗取精、去劣存優的過程。
本質上來講,個人在職場的進步,也是一個自我“新陳代謝”的過程,要不斷丟掉自己過時的、陳舊的和已經無效的思維、觀念、技能與知識,要吸取并學習新的思維、理念、知識與技能。不斷自我否定與自我重塑。
觀點:只有真正明白自己職場的舍得,才能夠真正得到想要的東西。德才得到老板的“重用”。
最后的兩點建議:
1.放棄得到“重用”的念頭
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獲得,所有的結果都是你奮斗歷程的自然“產品”。梳理正確的職業觀念和目標,通過不斷自我努力一步步前行,當你在能力、格局與業績達到一定程度后,老板自然“重視”你。相反,如果將職業的目標放在得到老板“重視”這個焦點上,你很容易迷失自己的職業方向,很容易選擇錯誤的努力路徑和方法。最后一事無成。
2.理清自己的職業目標并持續努力
所以,要知道自己的職業前途到底在哪里,要明白自己持續進步的根本是什么。不斷努力,強大自己才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