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姓李,名耳,又稱老聃,道家學派創始人,騎青牛,出函谷關,西游記中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的傳說。老子所著的書為《道德經》,是道教的經典,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多年至今。老子的名言匯集在道德經一書。老子講究無為而治,有消極的因素,但他所創道講究陰陽和諧的思想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人類目前和未來的文化和生活提供著積極的智慧。
1.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的壽命是最長久的.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地本身并不謀求它壽命的長久,因此壽命才會長久.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這所惡,故幾于道.
最高尚的美德就象水一樣,水以其美好的品德滋潤萬物而沒有愿求,居于別人都厭惡的地方,因此水已接近道了.
3.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大江和大海所以能成為百川的王者,是因為它善于處百川的下游
4.曲則全、枉則直、洼者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虛心則能完滿、屈己則能剛直、淺溥往往容量自滿、舊的往往是新的開始,少的蘊含著多,多的容易迷惑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夠了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夠正確估價自己的人是明白的人。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夠戰勝自己的是強者。
6.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質地越純真的物品好象含有雜質、大的平面沒有角落、大的器皿須經過長時間的燒制才能完成,特別大的聲音反而聽不到聲音。
7.吾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三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我有三樣寶貝:十分珍視,一叫做慈、二叫做儉、三叫做不敢為天下先,仁慈一定能勇敢、節儉所以能富有,不敢為天下先所以能當國家的領導。
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善于做官的人不用武力,善于作戰的人不發怒、善于戰勝敵人的人不把自己的人給別人,善于用人者能團結人。
《道德經》宣揚自然無為,聽天由命,要求人們無欲、少智、守柔,退讓,有很消極的因素,但它也是真正的中華國學精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