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已知,抑郁癥常會伴隨多發性硬化癥(MS)而發生,但臨床上仍然容易漏診、漏治。因此,近期發表于使用神經病學雜志上的一篇綜述,提供了一系列實用性建議,用于指導臨床醫生篩查并治療 MS 患者的抑郁癥。具體內容如下:
多發性硬化癥常與抑郁有關,但目前很少有針對 MS 患者抑郁癥狀治療情況的臨床研究,并且評估與隨訪性建議并未達成一致。臨床上,約一半 MS 患者伴有抑郁癥狀,而嚴重抑郁癥狀,與殘疾進展或疾病持續時長沒有直接相關性。目前,已報道的風險因素包括:女性、<35 歲、重度抑郁家族史、壓力水平較高。
另外,MS 患者也可能伴有疲勞、認知障礙,這兩者均能夠使抑郁癥惡化;另一方面,抑郁癥同樣可以導致疲勞、認知的惡化。抑郁這種負面情緒,能夠導致患者高估認知障礙與疲勞程度。抑郁癥還有可能影響,疾病修飾藥物的堅持治療。
目前,篩查抑郁癥狀的建議很少。大多 MS 患者,并未進行廣泛的神經系統學檢查;也沒有相關指南,指導 MS 患者抑郁癥狀的治療。因此,本綜述提出一系列基于證據的建議,包括 MS 患者抑郁癥的篩查,其它伴發神經精神癥狀、自殺風險、殘疾、疲勞、認知、堅持治療、藥物療效的鑒別,以及有可能治療 MS 患者抑郁癥狀的藥物。
一.抑郁癥診斷標準:
使用 DSM-IV (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的標準,診斷抑郁:在連續兩周的時間里,至少有下述癥狀中的 5 種,并且與喪親或藥物濫用無關。
1. 患者主觀報告(感覺悲傷或空虛)或別人的觀察顯示,患者每天大部分時間心情抑郁;
2. 每天大部分時間內,對所有或者大多數平時感興趣的活動失去了興趣;
3. 未控制飲食的情況下,體重顯著減少或增加(一個月內,體重改變>5%);
4. 幾乎每天失眠或者睡眠過多;
5. 幾乎每天精神運動亢進或遲緩(不僅主觀感覺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動,旁人也可以觀察得到);
6. 幾乎每天感到疲勞,缺乏精力;
7. 幾乎每天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或者沒理由的自責;
8. 幾乎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均減退,或猶豫不決;
9. 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懼怕死亡),有自殺念頭或傾向,或者有自殺具體計劃。
當疲勞為抑郁癥診斷標準之一時,需要特別注意,因為許多 MS 患者具有疲勞癥狀,但并非一定罹患抑郁。超過一半的 MS 患者有嗜睡或白天嗜睡癥狀。MS 患者思考能力降低也可能與認知障礙相關,抑郁并不是必須條件。考慮到這些可能的混雜因素,DSM-IV 標準或許更適合用于需要更廣泛或更專業評估的 MS 患者的篩查。
建議:臨床醫生應該熟悉 DSM-IV 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并且牢記 MS 患者的疲勞、睡眠過多以及認知障礙等癥狀,可能干擾診斷。
二.篩查抑郁癥的簡易方法:
實際上,沒有簡單并且完美的篩查抑郁癥的方法。除近期報道的 MS 抑郁量表外,大多量表并非特異針對 MS 患者。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量表為:Beck 抑郁問卷(BDI)以及醫院焦慮和抑郁量表(HADS)。對臨床醫生來說,這兩者均比較簡單,可以在常規咨詢中使用;但是對患者來說并不簡單,這可能導致常規抑郁癥篩查受阻。因為 BDI 及 HADS 需要對相關癥狀分級(從來沒有 -- 經常,中間有其它若干選擇)。
因此,Spitazer 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更簡便方法 -- 檢測抑郁情緒和興趣缺乏的 2 項問題。
1. 在過去一個月內,你是否經常因為情緒低落、沮喪、絕望而困擾?
2. 在過去一個月內,你是否常因做事缺乏興趣或快樂而困擾?
這兩項問題的特異性為 96%,陰性似然比(LR)為 0.07,陰性預測價值為 98%,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準確鑒定 99% 的 MS 伴抑郁患者。當然,這兩項問題無法代替 BDI 或 HADS,并且不符合神經精神系統完整評估手段。然而,將這兩項問題作為 MS 患者的常規咨詢項目,有助于提醒神經科醫生注意需要更廣泛評估的案例。
建議:臨床醫生應該詢問所有 MS 患者“檢測抑郁情緒和興趣缺乏的 2 項問題”。如果答案均為“沒有”,則罹患抑郁癥的可能性低于 2%。如果兩個答案均為“是”,則抑郁癥的可能性為 99%。
圖表一:總結性建議
常規篩查抑郁癥狀的路徑能夠被簡化,但如果有必要,可以開展更多詳細的評估以及神經系統學檢測。實線箭頭為作者的建議,虛線箭頭為懷疑其他情況時的選擇。MS 患者伴疲勞、認知障礙、無法堅持治療等問題,可能有潛在抑郁癥。
(圖注)Screening depression-- 抑郁癥篩查; Two simple questions--2 項簡單問題; Mor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更詳細的調查; Neuro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神經心理學評估;
Other conditions-- 其他情況; Suicide ideation-- 自殺念頭; Anxiety-- 焦慮; Fatigue-- 疲勞; Cognitive dysfunction-- 認知障礙; Adherence to treatment-- 堅持治療; Depression-- 抑郁癥; Obe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強迫癥。
三.伴隨的精神類疾病:
焦慮:近一半 MS 患者報道有焦慮。抑郁、女性、殘疾、壓力等因素能夠增加其發病率,但只有抑郁為獨立預測因素。文獻提示,焦慮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下降明確相關,但與神經系統殘疾無關。
強迫癥:強迫癥可能影響 16% 的 MS 患者,在正常人群中強迫癥與兩極化、焦慮、抑郁相關,但目前沒有研究針對 MS 患者中,這些因素的相關性。
其它精神類疾病也常見于 MS,例如睡眠障礙、軀體化、人際敏感、憤怒 - 敵對、恐懼性焦慮、偏執、精神質、自卑。
建議:臨床醫生需要注意 ,MS 患者出現焦慮、兩極化、強迫癥行為的風險顯著增加。另外 MS 伴抑郁癥的患者,可能還會發生其它少見但同樣嚴重的精神類癥狀。
四.自殺風險:
MS 患者自殺風險顯著增加,與抑郁相關,但與殘疾無關。風險因素包括:抑郁、社會孤立、低收入、年輕人以及女性、殘疾、絕望、失控。有效治療抑郁能夠降低自殺風險,但遺憾的是,許多 MS 患者伴有的嚴重抑郁癥以及自殺傾向,仍然無法診斷而延誤治療。
建議:臨床醫生應該警惕 MS 患者的自殺風險,對于中重度抑郁的患者,需要評估其自殺念頭。
五.殘疾與抑郁:
殘疾本身,看似不會導致抑郁。但是急性復發性殘疾有可能引起抑郁,并且殘疾康復后仍持續存在。相比于沒有抑郁的患者,抑郁患者更常抱怨有殘疾相關的執行能力障礙。
建議:臨床醫生應該懷疑報道有一定程度殘疾但與體征不相符的 MS 患者,罹患抑郁癥的可能。
六:疲勞與抑郁:
疲勞,通常指勞累造成的身體或精神疲倦,精神不振,常見于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疾病。疲勞顯著降低了 MS 患者生活質量,并且許多 MS 患者同時有疲勞與抑郁。疲勞與精神不振,通常與睡眠障礙相關。近期影像學研究顯示,MS 患者中,彌漫性灰質萎縮與疲勞及抑郁相關。
建議:MS 患者出現疲勞癥狀,提醒臨床醫生考慮抑郁癥的可能性。
七.認知障礙與 MS 患者的抑郁:
目前沒有評估 MS 患者認知狀態的標準方法。MS 患者情緒抑郁可能導致認知功能惡化,尤其在注意力以及興趣等方面。一些研究顯示,MS 患者的抑郁與認知障礙間沒有特異相關性,這可能由于抑郁并不影響認知表現。實際上,MS 病例中,疲勞與抑郁是和認知障礙主要相關的因素。因此,盡管認知表現沒有惡化,但抑郁癥可能使認知障礙特征擴大。
失業及貧窮的社會生活,有時(但并非總是)與身體殘疾相關,可能對認知有負面影響,導致進一步孤立及無奈。
建議:抑郁癥可能會影響認知,患者有明顯記憶抱怨,但與認知狀態無關時,需要篩查抑郁癥狀。
八.堅持治療:
MS 伴抑郁癥的患者,中斷疾病修飾藥物治療的可能性高出兩倍,尤其對于至少 6 個月內沒有使用抗抑郁藥物的患者來說。在一項針對 MS 患者的大型研究中,19% 的患者有飲酒過量,處方藥以及非法藥物濫用等問題,抑郁癥患者尤為明顯。盡管沒有針對 MS 患者的特異性研究,但飲酒患者堅持治療的可能性降低,因為他們認為與藥物的聯用會產生毒性。
建議:對于 MS 伴抑郁的患者,臨床醫生應該在每次咨詢時,評估其堅持用藥情況。飲酒與毒品問題需要被解決,因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堅持用藥。
九.疾病修飾性藥物(干擾素 -β、醋酸格拉默、那他珠單抗、芬戈莫德):
疾病修飾性藥物,有可能加重抑郁,改善抑郁或者對抑郁癥沒有影響。這一方面的問題,需要長期研究,但目前只有傳聞報道或小規模研究,無法得出實質性結論。
干擾素β:臨床上需要警惕干擾素β在抑郁癥狀中的使用,并且評估患者之前的精神病史。但目前存在爭議,有報道稱干擾素β治療之前沒有精神病史的 MS 患者后,可能導致嚴重抑郁與自殺問題。而另一方面,許多研究并沒有發現,單獨使用干擾素β能夠導致或加重抑郁癥的證據。盡管如此,由于使用干擾素β治療的 MS 患者,抑郁風險明顯增加,因此,干擾素β治療應篩查抑郁體征,如果需要,可以進行合適抗抑郁治療。
醋酸格拉默:抑郁癥為該藥物的副作用之一。但目前沒有,使用醋酸格拉默患者罹患抑郁的特征或風險等相關數據。目前有一假設性理論但未經證實,醋酸格拉默有潛在抗抑郁效果。整體來說,醋酸格拉默導致的抑郁風險,并未高于干擾素β,并且兩者風險均很小。因此,類似于干擾素β ,醋酸格拉默治療的患者,進行抑郁體征的篩查是明智的選擇,并且如果需要,應該進行相應抗抑郁治療。
那他珠單抗: SENTINEL 試驗,一項那他珠單抗的 III 期研究顯示,許多患者納入實驗前沒有抑郁癥,但在研究期間,發展為抑郁。使用該藥物時應警惕,抑郁癥成為一種潛在不良事件。
芬戈莫德:少于 5% 的、使用芬戈莫德的患者,可能發展為抑郁;并且抑郁并不在該藥物 15 種常見副作用中。分析芬戈莫德副作用的研究顯示,在抑郁的發展與惡化中,藥物沒有產生顯著差異。然而,在進行芬戈莫德治療時,仍然應該警惕抑郁癥成為一種潛在不良事件。
建議:MS 患者在開始疾病修飾藥物治療之前以及治療期間,應該篩查抑郁癥狀。
十.MS 患者抑郁癥狀的治療:
藥物治療:盡管 MS 患者抑郁癥狀發病率較高,并且具有潛在自殺風險,但應對方法較少。一項綜述鑒定了兩項研究,一項使用帕羅西丁,另一項使用去甲丙咪嗪。每項研究,只納入少量患者,并且治療時間較短。副作用頻繁,一些患者終止治療,或隨訪失訪。這些研究很難得出明確結論,但是兩種藥物均顯示有改善 MS 患者抑郁癥狀的作用。但在其它預后方面,任何一種藥物與安慰劑間,沒有顯統計學差異。
有開放性試驗,針對舍曲林,嗎氯貝胺和氟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療 MS 患者抑郁癥的療效問題。另外有孤立性研究,但樣本量較少且隨訪期較短。使用選擇性 5 羥色胺受體再攝取抑制劑是有道理的,因為三環類抗抑郁藥能夠導致嗜睡、降低認知表現并加重疲勞。
非藥物治療:一項開放性研究,比較了個體認知 - 行為療法,集體精神治療或舍曲林治療 MS 患者抑郁癥的療效。這些治療間,沒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盡管樣本很小,并且中斷率近 20%。至少,在短期時間內,針對 MS 患者的抑郁癥狀來說,個體認知 - 行為療法是一種合適的非藥物治療選擇。
建議:目前沒有基于證據的指南,指導 MS 患者抑郁癥的治療;因此治療選擇主要依據藥物治療一般抑郁癥時的療效與耐受性。
結論:
盡管已知 MS 患者抑郁癥的風險很高,包括自殺風險,但少有針對相關管理措施的高質量研究。在等待合適治療研究的同時,我們建議應該積極篩查每一名 MS 患者的抑郁癥狀,并且需要時,使用有效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
編輯: neuro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