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長安區的離婚“限號”引起熱議,該民政局辦理離婚每日限號10到15個,排完不再辦理。不少人認為此舉有干涉婚姻自由之嫌,但該民政局稱只是為了留足更多冷靜時間,挽救盲目、沖動的離婚家庭。
限號有助審慎對待婚姻
@TITHO:我覺得如果上升為法律層面比行政更有正當性,但是這個初衷絕對是好的。在這個充斥著閃婚閃離的時代,讓人對婚姻審慎一點有何不妥呢?
@bdbk:最近幾年來,國內的離婚率居高不下,“限號離婚”說到底就是給婚姻一個冷靜期,它并不會阻礙那些感情確已破裂的夫妻離婚,但是卻可以避免那些沖動離婚的人真的離了婚。
@心理咨詢師劉瑤:等待會給當事人的心理帶來一定的緩沖,因為人的心理復雜多變。當事人經過排號后,在等待期間受周圍環境和自身心理的影響,會帶來一定的反復,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能夠影響其做出最終決定的。
@歲月可知道:出發點確實是好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小fifi費奧娜:我覺得挺好的,能讓一部分沖動的人冷靜一下,說不定就能挽回一段婚姻了。真是鐵定要離,過兩天又不是離不了,就是排個隊而已。
@Veanewei:親身經歷,管用。小時候我爸媽帶著我去離婚,我們一家三口都同意離,辦證的不同意,還把我們三個關小屋里一直勸。那個下午,離婚終于以失敗告終,我爸媽又磕磕絆絆地過到現在。
@淡定無失:雖然確實有干涉人自由的意思,不過對于一些盲目離婚的多考慮也不錯。
動機雖然良好 有違法律規定
@律師姚永安:這種排號辦理離婚的動機是好的,但是在行為上是違法的。《婚姻法》明確規定,公民有結婚和離婚的自由,只要是自愿辦理離婚,婚姻登記處就應該給辦理手續。如果真要防止夫妻由于情緒過激離婚,婚姻登記處可以事先進行了解,給夫妻雙方做工作,以達到勸解夫妻雙方和好的目的。任何制度的創新,都應該在法律的許可范圍之內進行。
@楊燕明:離婚對一些人來說,并不是一時沖動之舉,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有時候離婚也并不代表生活的失敗,而是新生活的開始。離婚限號“一刀切”的做法,的確已經在實質上對婚姻自由造成了干涉。
@東方網葉祝頤:除了少數頭腦發熱、離婚又后悔的離婚者以外,對多數離婚者而言,離婚不僅不是破壞家庭的壞事,而且是一種解脫與新的開始。平時大家工作都比較忙,當事雙方一起辦理離婚手續,好聚好散沒有什么不可以的。有的離婚拉鋸戰一拖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對方同意離婚。如果離婚時節外生枝被限號了,讓他們繼續忍受痛苦的煎熬,這不是在圍城不幸者的傷口上撒鹽,讓他們更加不幸嗎?再說,如果對方第二天又不同意離婚了怎么辦?婚姻登記處為圍城中的不幸者打開方便之門,不為難、不添亂,實際上是另一種“成人之美”與和諧穩定。
增設辦理程序 適當提高離婚“成本”
@北京晨報:可以以程序設置的方式,增加離婚成本,以保全有價值的婚姻。一些國家的戒煙組織或者醫生在幫助戒煙者戒煙時,戒煙者需要填寫諸多表格,甚至完成相關測試。如果連這些表格、程序都懶得走完,都堅持不下去,他的戒煙決心就值得懷疑。在沖動中離婚的人,冷靜之后,都能發現對方有值得留戀的地方,只是雙方沒給對方充分思考的機會,民政部門的作用應該在這里。
@董平:離婚自由并不等同于自由離婚,它的行使除了遵守法律以外,還需要顧及到社會的公序良俗。為了家庭的穩定、社會的穩定、個體生活的穩定以及心理情緒的穩定,我們提倡結婚須謹慎,離婚應小心,相識相愛不容易,婚姻更不易,且活且珍惜。我們應該適當增加離婚的“難度”,建議離婚前夫妻雙方應該先到街道辦事處婚姻調解處調解。并且在調解后應該設立一個緩沖期,三個月或者半年之后,夫妻雙方如果感覺真的婚姻無法維持了,再到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本版撰文:記者 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