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直是被認為封建思想比較濃厚的代名詞,尤其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比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三個女兒不如一個兒等等,好像誰家里沒有個男丁就似乎面子掛不住一樣,因此,一些農村家庭五個女兒、六個女兒,甚至九個女兒等,就是為了想要一個兒子,可天不遂人愿,偏偏生下來就是女兒,可如今不同了,農村年輕人寧愿要個女兒,也比愿意生個兒子,這又是為什么呢?
有人說,生兒子一生父母笑兩次,一次是出生時,一次是結婚時,其余都是哭;生女兒父母一生哭兩次,其余都是笑,說的雖然不是絕對,但也有一定道理,這年頭,兒子大了不養老的多了去了,父母生病或年邁時往往是女兒去照顧,兒子是去也不去,雖然有的兒子并不是不孝順,但是為了不與媳婦爭吵,即使來看望也是小心翼翼,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鄰居老李最近是逢人就說,要個兒子有個啥用,辛辛苦苦供其考上大學,在市里成家立業,老伴接去城里照看年幼孫子,兒媳婦每天陰陽怪氣,‘’天熱還給寶寶還穿這么厚、做飯不知道做硬點、洗碗都洗不干凈、說話都聽不懂‘’等等,老伴不帶吧兒子一家又不行,帶了吧又受氣不敢說,兒子雖然孝順,但總不至于天天吵鬧吧?老丈人來了就不同了,兒媳婦買來各種山珍海味、珍饈零食、衣服種種,就差嘴對嘴喂了,那臉笑得就像屁股炸開了花,一家人一住就許多天,吃好喝好配好,走時再拿好,你說我要這兒子有個屁用?
鄰居老李說的都是真實情況,在農村老年人生病來照看的還真是只有女兒,那些無后為大的思想漸漸就改變了,尤其女兒出嫁時的彩禮更是天文數字,所以在農村光棍漢拍成連,娶個媳婦也大多慣著,自己忍氣吞聲,畢竟每天的爭吵也是老年人不愿意看見的,更不想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搞的自家雞犬不寧,而結果導致越來越多的妻管嚴,原來國家提倡男女平等,根本是想提高男人的地位啊!種種現象表明,在農村還是生女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