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市種業協會、市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辦聯合發布重慶十大優異農業種質資源,為我市種業安全以及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種質支撐。
這十大優異農業種質資源分別是:榮昌豬、萬州古紅橘、金佛山野生大茶樹、大足黑山羊、萬州胭脂魚、石柱黃連、涪陵紅心蘿卜、麻旺鴨、秀山雞、大籽黃玉米等,涵蓋了農作物、畜禽、水產三大類。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截至目前,我市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2萬余份,種類涵蓋37個科、89個屬、109個種。同時有21個市級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其中17個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全市自育農作物新品種占比超過40%,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5%,為農業生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種業基礎。
“雖然全市種質資源較為豐富,但保護利用體系尚未建立。”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為此從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開展以來,我市通過農業種質資源普查,進一步摸清了資源種類、數量、分布和性狀等家底,搶救性收集保護了一批珍稀、瀕危、特有資源,實現了種質資源的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經過專家鑒定、評審等,我市最終遴選出上述十大優異農業種質資源。
“這些種質資源不僅珍稀,還具有顯著的優良性狀特征。”該負責人說,比如榮昌豬有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遺傳性能穩定、瘦肉率較高、肉質優良、鬃白質好等優良特性,是世界八大、中國三大優良地方豬種之一;大足黑山羊因多胎性能突出,產羔率居于全國肉用山羊品種前列,是我國肉用山羊產業發展的優良母本資源;金佛山野生大茶樹是西南地區乃至全國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古茶樹資源,被譽為茶樹資源的寶貴基因庫,對我國茶葉起源研究和品種選育具有重要意義。
十大優異農業種質資源還有一批“新成員”。比如巫山的大籽黃玉米,有高抗玉米穗粒腐病的特征,可以作為玉米穗粒腐病的有效抗原;酉陽麻旺鴨有體型小、產蛋量高、耐粗飼、適應性強、開產日齡早等特征;秀山雞有黃羽青腳體型外貌,是我國少有的中小型地方優質雞資源群體,同時有肌纖維細膩、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等特征;萬州古紅橘蘊藏著大量優異抗逆基因,是世界紅橘最大的基因庫,也是中國柑橘文化的活化石。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對優異農業種質資源進行科學分類,并建立相應的名錄和數據庫,以更好地保護和運用種質資源。”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