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用具
一、印材:能用以制印的材料很多,如銅、鐵、玉、石、牙、角、竹、木,近代則有化學制品等。而以石質為印,則較為普遍。因石質易于奏刀,且能較好地表達刀法和筆意,故為篆刻家所樂于采用。石質類別很多,有昌化、青田、大松、壽山、高山、蒙古等,其中以青田石比較松脆爽利,既利于受刀,也易于掌握,為刻者所樂用。本講所述之篆刻過程,以石章為限,供初學者參考。
二、刻刀:市上出售的刻刀有多種式樣,有平口刀、斜口刀、單頭刀、雙頭刀等,還有大小之分。比較可取的是單頭平口刀。刀身宜厚重,刀刃不太銳者為佳(如圖一)。購得后,自己再加箍一道紗繩。握刀刻印時比較使得上勁,又不致勒痛手指。
三、紙墨筆硯:備作寫印稿之用,最好是蠟紙坯,取其質薄比較透明,若無蠟紙坯,毛泰紙亦可頂用。渡印稿時要用毛邊紙,蓋印時又需要連史紙。
圖
四、砂紙:宜選用較細的木砂紙或水砂紙,以便磨平印面。如砂粒過粗,印面上會出現許多紋絲。
五、印床:用來固定印章的夾具,一般采用硬木制成(如圖二)。但一般刻石章,可左手執石,右手執刀,不必使用印床。倘遇石質過硬或印面過小者,使用印床固定起來刻,較為合適。初學時,為防止刻刀戳傷手指,亦可使用,但總不如執在手里靈話方便。
六、毛刷:剃須刷或鬚毛牙刷均可,用來刷除留在印章底部和邊款刀痕內的粉屑。
七、鏡子:刻印時應備一面小鏡子,以便在刻制過程中,照看正面的效果。
八、印泥:鈐蓋印章必須印泥。印泥質量優劣的差別極大,因而價格的差別亦很大。上海、蘇州、漳州等地,都產印泥,以質細色厚而不走油者為佳;但鐵皮盒裝的劣質印泥則不甚合用,因為它不能很好表達印章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