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黨參30g , 五味子5g , 麥冬10g , 白術9g , 茯苓9g , 陳皮5g , 法半夏9g , 當歸12g , 熟地30g , 灸甘草6g ,
【功用】益氣健脾,補腎納氣
【方解】虛喘之證,皆由長期咳喘,內傷肺脾心腎演變而成;而咳喘無有不因痰濁引起,“脾為生痰之源”,關鍵在于脾失健運,濕聚蘊蒸為痰;“肺為貯痰之器”,壅阻氣道則咳喘,故有“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心腎不傷不喘息”之說法。治喘必先杜其有形之痰,始能理順無形之氣。三臟養肺湯乃周炳文老中醫長期治喘癥經驗自擬要方之一,以臨床運用每收長效。其組成即以“六君子湯”健脾守中利痰化飲為主,含生脈散益氣強心生津養肺以通心,可防心衰喘脫之變;腎為氣之根,再合腎元飲,填陰補腎,填補元海,攝納肺氣,3方合成,取從心脾腎間接養肺納氣定喘之義故名。
【主治】老年虛喘,眩暈氣短,痰盛喘息,心悸氣怯,動則氣促欲脫,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之證。
【臨床應用】三臟養肺湯是用于虛喘之癥,對痰阻阻肺、久咳成喘之肺脾心腎俱傷者,最為切合,肺源性心臟病發展至陰竭陽微,呼多吸少,之際,亦有良效。
【加減化裁】既化痰制飲,益氣定喘,又救本培元納氣防脫,一般主方不宜刪減,藥量增減須按比例。兼肺燥象,加北沙參12g,強心潤肺活血疏絡;苔膩納呆,加谷芽15g,以醒脾健胃消食;腰酸氣短促,加山萸肉9g,補谷脂15g,以加強補腎納氣;痰稠心悸,加遠志、化痰鎮心、痰多飲盛,胸膺痞滿,加葶藶子10-15g,以其質輕味淡,入肺行飲消水;痰稠黃加川貝、橘絡各6g,以清痰通絡;面浮、足腫,加桑空芪15g,以益氣固表;脈微弱手足不濕加明附片6-9g,溫陽救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