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了過去一周狂轟猛炸的 iPhone 4 新聞夾縫,又是新一周的開展,希望以這篇文章來為 iPhone 4 作個結論(目前看上去,應該不太可能...);撇開容易刮傷的背蓋、各說各話收訊問題,iPhone 4 依舊有相當多值得大家參考的地方,一如已經決定跳槽 Android 的小編我,或者說各位有想要等待 WP7、Symbian^3 / MeeGo 等新機的朋友,都還是可以花點時間來參考參考主站對 iPhone 4 的想法;或許有些讀者已經在 PTT 看過了善心人士的簡單整理,甚至拋出了『廣告文』這樣的評語,放心,小編會盡量針對一些疑似廣告文的部份來河蟹 提供一些新的觀點、修正原先評測上稍微偏頗的地方,希望讓大家能夠皆大歡喜。
廢話說了一堆,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請直接跳轉后收看一下主站的評測翻譯吧!
圖集: iPhone 4 review hands-on
硬件
基本上一開始最值得大家去注意的,大概是就 iPhone 4 的全新設計部份,特別是機身邊框那個具有『革命性』的設計。(根據站友龔獨牲私下吐槽,這東西其實早就有人用過了...)
工業設計
在老喬的 WWDC 主題演說中,他把 iPhone 的新設計的美感跟萊卡相機來相提并論,在主站編輯的眼光來看,他們認為老喬的看法十分中肯。
雖然 iPhone 4 小小犧牲了 iPhone 3G / 3GS 美麗的弧線,取而代之的,是有點復古設計的三元素,分別是上、下各一片的光滑亮麗的強化(但不保證防刮)玻璃,以及由不銹鋼打造、從側邊 / 上 / 下包覆手機的邊框,整體看上去的感覺還是相當利落,卻少了一絲的簡潔,邊框上面多了一些(不見得必要)細節,包括改成兩顆分離的圓形的音量按鍵,上面也多了 + / - 等標示,另外為了改善 iPhone 4 的收訊,也在邊框弄了個最近狂上頭條的缺口。
厚度方面,iPhone 4 則是比 iPhone 3GS 薄上一些,分別為 9.3 mm 以及 12.3 mm,不過在重量則是差不了多少,從原先的 135 克略為增加到 137 克,感覺更加的精實,同時整只手機拿在手上的感覺也是相當好,不過壓扁的背部,對于拿習慣 iPhone 3G / 3GS 的朋友,可能需要一點點時間去適應。
整體質感上看來,iPhone 4 當然是狂勝胖胖塑料殼的 iPhone 3GS,甚至跟 HTC 家的 Droid Incredible 相比,也讓后者感覺是很像是上一個世代的產品。(這...或許吧...)其它的外觀設計、實際感『觸』心得方面,除了背面的強化玻璃已經出包之外(但事實上他還是很硬啦!官方說法比塑料硬、耐刮上 30 倍),整個還是很不錯,正面的 Home 按鍵的按壓手感,也遠勝 iPhone 3GS。
其它外觀上值得注意的部份,除了上述提過的音量按鍵之外,在音量按鍵上方一樣有撥片式的靜音按鍵,周圍邊框也還有數個同樣功用小縫縫,Micro SIM 則是移到了右邊的側面,正上方則一樣有休眠 / 電源按鍵、3.5mm 耳機插孔以及用來降噪的收音麥克風一枚;底部方面,則沒啥太多變化,一組擴音小喇叭 / 麥克風,千年傳統的 30-pin dock 連接槽;正反兩面的強化玻璃部份,正面有躲在玻璃底下的 VGA 視訊鏡頭,背面則有五百萬畫素靜態拍照、支持 720p 攝影、LED 閃燈的攝影模塊一枚。
整體來說,主站編輯認為 iPhone 4 在工業設計上的表現,比起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型手機產品,可以說是高出一截,說他的確有個高檔手機的樣子,整體用料也是相當好,手感自然不在話下。
內部硬件
iPhone 4 除了外在上面有別以往之外,內在也跟上 iPad 的腳步,采用了 Apple A4 這顆由蘋果自行設計、Samsung 代工、以 ARM Cortex-A8 為架構的處理器 / SoC,不過 iPhone 4 所用的 A4 頻率多少,蘋果并沒有交待清楚,但是根據推測,雖然 iPhone 4 有更大的電池容量,但也有更耗電的 IPS 屏幕,因此降頻到個 700-800MHz,也是再合理不過的作法了;至于這樣會不會對 iPhone 4 的執行效能、速度上有影響呢?如果要跟 iPhone 3G / 3GS 來比,當然想都不用想,再加上 iPhone 4 內建有 512MB 的 RAM,都還比 iPad 多上一倍,所以稍微降頻,影響的層面應該不大才是。
實際使用上的順暢度來看,iPhone 4 可以說是略為優于 iPhone 3GS,特別是在影像圖形的處理上,比起前作都還要快,同時整體操作上面的反應也都有可見的進步,但整個來看,并沒有說會讓大家覺得快到登天的感覺,跟當初 iPhone 3G 跟 iPhone 3GS 間的差距相比,是來的比較沒有那么明顯。
至于內建的儲存容量上,還是維持一貫的 16GB 跟 32GB,并沒有追加到 64GB(不然 iPod touch 怎么賣?),這對于新增的 720p / 30fps 錄像來說,可不是啥好事,不過真會把內存錄爆,那也算使用者厲害了(且說是會先錄爆還是先沒電?這也是值得大家省思的問題...);其它無線通訊相關的配置方面,這回 iPhone 4 則是有 802.11n WiFi、四頻 HSUPA 以及 Bluetooth 2.1。
重新設計的外殼,雖然厚度上較薄,但實際上卻替內部增加了一些空間,也讓 iPhone 4 能夠塞入容量更大的電池,不過對于一般使用者來說,他還是不能輕易的替換電池;其它新增的硬件元素,包括剛剛在外觀里頭提過的 VGA 視訊鏡頭、LED 閃燈、降噪用的麥克風等,還有陀螺儀來增加 iPhone『動態』操作上可能性,另外其它包括加速感應器、光感應器、距離感應器等也都還在,AGPS 芯片、電子羅盤當然也不會少。
除 了這些東西之外,硬件部份最讓大家關注的,就是那個新的收訊天線設計,把一票 UMTS、GPS、WiFi 以及 Bluetooth 天線擠在邊框上面,原先的用意是要來改善收訊,但現在卻反而造成了不少災情,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也讓這新的天線設計是不是真有啥問題,也引起了眾人的懷疑;不過在主站編輯 『當時』的初步測試下,并沒有察覺到訊號掉格的問題,而且通話中斷的狀況發生率,也確實有明顯的減少,蘋果似乎也要準備推出 iOS 4.0.1 來改善該問題,但結果如何,恐怕還是要繼續觀察下去。
屏幕
屏幕的部分,也是這次蘋果大書特書的重點之一,這片『視網膜屏幕』,除了有 960 x 640 的分辨率(326ppi)、800:1 的對比以外,更是采用了 IPS 面板、LED 背光,大小一樣是 3.5寸;至于看起來怎樣呢?根據主站的親眼體驗,他們說從來沒有看過畫面這么細致的手機屏幕。
除了顏色飽滿,黑白分明之外,正眼看下去,可是一顆像素點也看不出來,除非用微距來拍攝,要不然就是用顯微鏡來觀察,再不然就是安裝的 App 還沒有依 iPhone 4 來做出最佳化的畫面顯示更新;文字的顯示方面,也是相當相當清楚,原先在 iPhone 3GS 里頭縮到看不太清楚的文字內容,在 iPhone 4 上大致上還是可以分辨。
用 iPhone 4 來看高分辨率的照片、720p 影片時,效果更是好,移動對象上面的細節可是說是讓人感到相當舒服,而對于含有相當多文字的 App 來說,這樣高分辨率、清晰的畫面,也會讓使用者的讀文字時,不會那樣的吃力,只要該 App 用蘋果的字型演算方式來呈現,就算該軟件還沒有更新,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另外在陽光直射下的使用,也受到采用 IPS 面板跟 LED 倍光的嘉惠,基本上使用起來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太陽拳并不會造成太多的損傷;另外在暗處、或者說屏幕的可視角方面,也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整體來說,『主站編輯認為』目前市面上應該沒有另一臺手機的屏幕比 iPhone 4 好了(各位要有更客觀的分析,請收看 Yeager 大大的這篇文章先!);至于黃臉婆的問題,似乎也有答案了。
相機(拍照、錄像)
這次 iPhone 4 雖然沒有跟上大家的腳步,但總算是讓內置相機功能的拍照畫素達到五百萬,也終于支持了 720p 攝影跟 LED 閃光燈,前置 VGA 視頻鏡頭的部份,先暫時擱著,先從攝影、拍照來談談。
靜態照相部份,老喬曾經在 WWDC 上面發下豪語,說像素不是一切(難得中肯),重點是捕捉了多少照片形成所需的細節,特別是進光的光量更是重點;而 iPhone 4 為了達成這個使命,則是采用了背照式的 CMOS 感應組件,用以改善低光源下的拍照質量;整體來說,照片拍出來的效果,主站編輯可以說是相當滿意,在對焦方面以及低光源下拍攝時,也都沒啥太大問題。
使用閃光燈拍攝,雖然有時候會『噴很大』造成過曝,但成像質量都算是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而要是選擇不用閃光燈,在頗暗的環境下拍出來的照片也都算可看;自動對焦方面,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沒啥問題,甚至有時候還可以用來拍些微距;整體來說,要拿 iPhone 4 當作陽春的相機替代品,并沒有啥太大的問題,同時在 A4 處理器跟 iOS 4 的加持下,拍照的操作、拍攝完的影像處理也都很明快。
其它的功能包括五倍數字變焦、閃光燈設定(開 / 關 / 自動)在操作上都沒啥障礙,而既然有了這些基本功能,蘋果不妨在將來稍微擴充一下,加個白平衡啥的,不過這可能有點想太多了,要讓蘋果加入這個功能,不如期待 iOS 的軟件開發者能夠好好利用一下新的相機功能。
圖集: iPhone 4 camera shots
影片的拍攝部份,720p 的影片畫質看起來不差,只不過那小小的鏡頭,以及手機用 CMOS 容易受晃動形成的『果凍效果』,還是讓影片沒辦法有多『好看』,但整體來說,跟 Flip HD 一類的口袋型攝影機相比,雖然不一定比較好,但是已經算是夠用了,以 30fps 拍攝出來的影像可以說是相當流暢,同時在低光源狀況下,也都可以順利拍攝,事后用 iMovie 來編輯更增添了攝影的便利。
以下為拍攝后經由 iMovie 編輯過的影片,各位可以參考參考,完整原始檔則可以在此下載。
最后則是 VGA 視頻鏡頭的部份,基本上就是個 VGA 的視頻鏡頭,可以拍照,但是他主要的目的還是視頻,不過在低光源的表現也算是堪用,甚至可以說是超過原先的預期,也提供了一些不太一樣的拍攝角度;至于視頻的部份,容后跟 FaceTime 一同討論。
擴音器 / 聽筒
雖然說過去 iPhone 的擴音能力一直給人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但也沒有啥太重大的包可以出,聽筒也一樣,就是個相當持平的表現,這次看上去,在通話時表現上,他們家確實有做了些改善;不論是擴音或使以聽筒來收聽通話,都變得更加的清晰(當然是在收訊狀況良好的地方、環境),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追上了 Motorola Droid(Milestone)的水平,甚至跟 HTC EVO 來比,也算是伯仲之間,可以說是遠遠超過了 iPhone 3GS 的表現,而這一切可以說是歸功于那個用來降噪的小擴音器;擴音的部份,就算音量沖到底,通話內容也不至于有太多的扭曲、減損。
軟件
軟件的部份,當然就要講到 iOS 4 的新變革,這部份目前有 iPhone 3GS 的朋友,除了 FaceTime 之外,其它大部分的新功能都可以體驗到了,所以下面就合在一起討論啦!
多任務
蘋果在經過一番掙扎后,終于是把這東西給納入了,過去硬件不夠硬、電池不夠持久這個借口消除(?)后,他們也終于找到了蘋果家的多任務玩法;這 iOS 4 底下的多任務,并不像一般的多任務是真的多任務(工...工你老X),而是模擬的多任務,大部分的狀況,都是透過他們家釋出的 API,讓 iOS App 能夠以類似多任務的方式在背景暫停,除了少數的 App,一如音樂播放、VoIP 撥打、GPS 軟件等等,可以真的掛在背景,不然其它就是暫時冷凍,然后之后再回到軟件上次暫停的地方繼續,而非在背景持續的運行。
總之,這個特調的多任務用起來如何呢?以下請聽分曉。
雖然一如上面所說,這里的多任務,不是真正的多任務,而是利用幾個 API 來模擬多任務,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其實也沒感覺出太大的差異,以 IRC 的客戶端軟件 Colloquy 來說,使用起來的狀況,可以說是讓主站編輯相當滿意,甚至對手機的續航力也是一點影響都沒有;不過整體來說,目前框架下的多任務還是有太多的限制,未來是否能有所改善,看來仍舊不是我們說了就算;以下就請大家參考一下主站編輯對于 iOS 4 多任務 API 的詳細分析。
軟件快速切換:該 API 讓軟件在切換上面簡單迅速,只要雙擊 Home 按鍵,就可以叫出最近使用中、處于『暫停狀態』的 App 列表,再來則是點選要切換的軟件即可進入其它的軟件,并恢復軟件的執行,也讓使用者不用再忍受在軟件中進進出出、重頭開始的麻煩;不過也不是說沒有缺點,主站方面建議,或許將來可以在里頭預先排入一些常用的軟件,或者說讓使用者調整軟件出現的先后順序,目前僅能后讓最近使用的軟件放到最左邊,也就是顯示列表的一開始,其它比較早之前使用過的軟件,則會一路往右側擠過去,使用者必須一路滑過去才能選用該軟件,這點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同時也還有改善的空間就是。
軟件程序接續:既然說了大部分的多任務軟件放在背景的時候,是處于暫停的狀態,所以很多離開原軟件還在進行中的程序完成,都要等到再次回到該軟件才會繼續進行;這個 API 的作法,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多任務的要求,以 Colloquy 為例子,只要重新回到軟件,就會自動連接服務器來更新訊息,未來應該也會為其它的 IM / 微型部落格的軟件所采用。
背景執行音樂播放、VoIP 通話:這個 API 基本上沒啥好說,就跟之前 iOS 的 iPod App、通話 App 一樣,不過這次在『冷凍中』軟件列表里頭,則多提供了音樂播放 App 的操作面板;VoIP 軟件則能夠在背景等待通話,一但有通話進來,就可以切入來聊天;另外錄音的功能方面,也能夠持續進行,一如以 Evernote 來錄音。
背景執行 GPS 功能:這個 API 就是讓 GPS 軟件可以持續在背景執行,也因此對于電力的耗損會比較直接明顯一點,同時一些運用到 GPS 功能的非導航類軟件,像是 FourSquare,也可以持續在背景進行工作。
而上述的四個 API,也可以跟先前就存在的推送通知結合,雖然整體來看,就是個模擬的多任務,但算是堪用了,所以主站編目前倒是覺得沒啥好抱怨了,但是希望將來蘋果可以繼續讓多任務完美一點,甚至升級成真多任務,而不是靠一些 API 來模擬多任務的滋味。
FaceTime
這是界上大概還沒有誰弄出了個真正好用的視頻軟件、功能,這次蘋果的表現如何呢?看來還是好壞參半;好的地方是說,蘋果并沒有把 FaceTime 的接口、API 死鎖,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不同的平臺上,只要符合蘋果的標準,未來軟件開發者還是有機會跟 iOS 4 中的 FaceTime 連接,來進行跨平臺的視頻;同時 FaceTime 視頻的進行,跟其它的第三方軟件或是平臺相比,是全然不需要其它繁雜的設定,因為通話的接口已經整合到一般 GSM 通話的接口中,一切可以說是單鍵搞定。
缺點是說,目前的 FaceTime 視訊,僅能用 WiFi 來進行,而且網絡的質量的穩定,也是有不低的要求,主站編輯在測試的過程中,其實屢屢遇到畫面因為網絡聯機問題而凍結的狀況;實際使用的狀況,各位可以參考一下以下的影片,老實說,小編覺得其實真的蠻不錯的,但聯機的問題未來希望能夠更加穩定就是。
另一個小小的 bug,是說目前僅能讓視頻靜音,不能暫時關閉視頻的畫面,要是作啥偷偷摸摸的事情不想被發現,就得請對方把鏡頭用拇指遮一下,是有點奇怪就是;總之,看了影片的示范以后,相信大家應該對于 FaceTime 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特別是將來如果能夠透過 3G 視頻,或是說有更多人加入開發支持 FaceTime 功能的軟件以后。(甚至是在 iOS 以外的平臺上...)
App 數據夾化管理(Folders)
一如上面的影片所示,Folders 這個新功能,看上去、使用上都相當直覺,開閘門一般的切換畫面,可以說是實用跟外觀兼備,唯一,同時也是很大的缺點,是說數據夾里面一次只能放 12 個 App,這點似乎讓人有點...簡單說可以一次到位的功能,難道又要等下次更新才能完美嗎?
郵件方面的改善
這次在 iOS 4 的郵件 App 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統一收件匣跟 threaded messaging,讓使用者在整理、讀取郵件的時候算是稍微方便一點,不過整體來說,能夠改善的地方還是很多,跟 Gmail 相比,更是只有吃灰的份。
iBooks / iMovie
iBooks 的部份,基本上跟在 iPad 上面大同小異,就是畫面小了一點,另外一個比其它網絡書商推出 App 站上風的地方,是說書本內做的書簽跟筆記,可以同步到其它的裝置上面就是。(iPad 到 iPhone 或是 iPhone 到 iPad)
iMovie 的部份,這套 4.99 美元的軟件,雖然跟桌機版的相比,算是相當的陽春,但已經讓在 iPhone 上頭編輯影片有更大的彈性跟創意,除了一些(相對較少)的過場特效外,還可以插入音效、影片套用主題、影片文字標題效果等,對于快速的影片編輯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好用,不過還是有些應該不算太復雜的操作,實際用起來,卻沒有那么的好用,一如分割影片,僅能讓使用者切頭去尾,如果要把影片分成很多段,則要不斷的重復切頭去尾的動作,并沒有想象中直覺;簡單說,還是有不少需要加強的空間,但是現在來看,也算夠用了。
iOS 4 還有啥該改進的地方?
第一個被嫌棄的,還是推送通知的部份,因為他實在是太容易干擾正在進行的工作,對于每秒一百萬上下的人來說,不斷地有訊息送進來,可以說是不小的干擾,希望將來 Palm 的推送通知『推手』能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氣象;再來就是一個更好用、上面可以掛上一些常用 Widget 小工具的首頁,一如持續在首頁顯示天氣、股市,甚至一些推送通知的內容,也可以轉到首頁來統一顯示,至于為啥蘋果已經到了第四版的 iOS 還是要忽視這些很直覺的需求,這咱們就不清楚了。
外圍
除了 dock 基座之外,這還多了上圖、有多種顏色可選的 Bumpers 保護殼,售價一樣都是 29 美元,不過 Bumpers 用起來,跟質感滿分的 iPhone 4,實在有點不搭,還是說蘋果一早就預料到了收訊的問題,所以才提供這樣的選擇呢?
續航力
一句話,意外的好;在正常使用的狀況下,主站單一次充電可以撐 38 小時,內容不外乎打電話、玩游戲、開啟郵件推送通知、透過藍牙將音樂傳到車上聽等等,另外還有下載 App、整理桌面圖示、更改設定等等的日常使用,整體來說跟過去的 iPhone 相比,確實有了顯著的進步。(期間應該是 3G 有開著待機,WiFi 的使用狀況就沒交待了;不過由于主站沒有交待的非常詳細,因次以上的 38 小時大家先參考參考就好,但比前代要持久,應該是沒問題才是。)
結論
主站編輯結論的第一句話,就認定了 iPhone 4 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智能型手機,從硬件方面的改善,加入了視網膜屏幕、小升級的相機,一路到 iOS 4 的新增功能,可以說是完美的整合;整個看來,雖然 iPhone 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硬件方面跟其它的手機相比,也多少有些不足,甚至不同消費者,也會有他們偏好的軟件(OS)、硬件,但不管怎樣,從整個軟、硬件方面綜合來看,他們認為至少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夠強大的對手可以壓迫到 iPhone 4,但是這樣的優勢能夠保持多久,那就看其它手機制造商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