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滑精即滑泄本病西醫學稱為遺精。滑精之名見于《景岳全書雜證謨遺精》:不因夢而精自出者,謂之滑精。滑精指因房事過度,腎氣不固等所致。以遺精
1月4次以上,不伴性夢而無所知,甚至因意念而精自流出為主要表現的不固類疾病。
【概述】滑泄又稱滑精,指夜間無夢而遺,甚至清醒時精液自動滑出的病癥。滑精是遺精的一種,是遺精發展到了較重的階段。在隋唐以前醫家認為遺精是虛勞所致。有夢失精夢泄精,精漏失等不同病名。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失精候》指出: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認為精液滑泄是由腎虛精關不固所致。至元代朱丹溪,除繼承前人主虛之說外,認為滑精與濕熱下注,擾動精室有關。在《丹溪心法·遺精》篇中說:精滑專主濕熱,黃柏、知母降火,牡蠣粉、蛤粉燥濕。指出了滑精又有實證的一面。本證之臨床滑精以腎虛不能攝精為多見。治療滑精以溫陽補腎、固精止遺為正治。《景岳全書·雜證謨》:不因夢而精自出者,謂之滑精。又有一種因見色相、或閱黃色書報等而精液自出者,名曰漏精。病多由于耽于色欲、腎元虛虧,精關失固所致。當溫補腎元、固澀精虧,方用右歸丸、七味都氣丸、參苓菟絲丸等方,腎陽大虛者,用鹿茸大補湯、參茸衛生丸>等方。因濕熱下注、擾動精室者,用秘精丸、大分清飲、小分清飲等方加減,因于肝郁者,又當從心肝論治。
【診斷依據】
1、遺精1月4次以上,不伴性夢而無所知,甚至因意念而精自流出。
2、常伴有精神恍惚,失眠多夢,心煩心悸,性欲下降或早泄等癥。
【鑒別診斷】
精濁:尿后滴白,排尿不暢,或偶遇性刺激或沖動時由尿道口流出少量粘滑液體,不含精子。
溢精: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每月遺精1~2次,次日并無不適感,此屬生理現象。
夢遺:夢遺必伴性夢(即夢中與異性有性接觸)。
【辨證論治】
1、腎陰虛證:滑精頻作,腰痛腿軟,頭暈耳鳴,形體消瘦,或低熱顴紅,盜汗,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滋補腎陰。
治療:腎陰虛用滋腎補陰法。腎陰虛是腎臟陰液不足表現的證候多由久病傷腎真陰不足腰酸膝軟,遺精等。當用左歸丸、知柏地黃丸、金鎖固精丸等。
2、腎氣不固證:時有滑精,面色少華,腰膝酸軟無力,精神萎靡,夜尿增多,小便清長,尿后余瀝,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補腎固澀。
治療:滑精以腎虛不能攝精為多見。滑精以溫陽補腎、固精止遺為正治。當溫補腎元、固澀精虧,方用右歸丸、七味都氣丸、參苓菟絲丸等方,腎陽大虛者,用鹿茸大補湯、參茸衛生丸等方。
3、濕熱下注證:時有滑精,或尿時亦有精液流出,陰莖易舉或莖中澀痛,陰囊潮濕,小便短熱,口干或苦,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清熱利濕。
治療:精滑專主濕熱,黃柏、知母降火,牡蠣粉、蛤粉燥濕。指出了滑精屬于實證。因濕熱下注精室者,用秘精丸、大分清飲、小分清飲等方加減。
4、心火肝郁證:臨床見到一種因見色相、或閱黃色書報等而精液自出者,名曰漏精。病多由于耽于色欲而漏泄精液。
治療:腎元虛虧,精關失固所致。治則滋補腎陰、清心降火、疏肝解郁瀉火。陰虛火旺滋補腎陰清瀉相火知柏地黃丸;肝郁化火疏肝解郁清心瀉火丹梔逍遙散。
老中醫 王圣尉 編輯 僅供參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