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阿膠湯:少陰熱化證
少陰熱化證:失眠
黃某,男,27歲
主訴:失眠7年余,加重1月。
現病史:患者7年前因家中出現蛇受驚,此后常失眠,難以入睡、多噩夢、易驚醒;膽小易怯,稍有動靜則驚恐不安,心悸動,精神萎靡;未診治。近1月來上證加重,當時至湛江市人民醫院就醫,給予口服“勞拉西泮片、鹽酸度洛西汀腸溶膠囊、富馬酸喹硫平片 ”抗抑郁、焦慮治療2周無好轉,患者自行停藥。1周來徹夜難眠,心煩、驚悸不安,遂求中醫治療。舌診:舌光紅無苔,舌根苔白稍膩,脈診不詳(網絡就診。推測:弦細數)。
黃連12黃芩6芍藥12阿膠3生地30 龍骨30 牡蠣30肉桂2 雞子黃2枚 3劑
3劑藥后覺得心煩大大減輕,自覺心情開朗,可以入睡幾小時,但仍易胡思亂想入睡困難。
黃連12黃芩6芍藥12阿膠3生地30 龍骨30 牡蠣30肉桂2 雞子黃2枚 百合30 3劑
基本能入睡,情況繼續好轉。
原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黃連阿膠湯主之。(303條)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
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
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黃連阿膠湯出自《傷寒論》少陰病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具有滋陰清熱、交通心腎之功,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心腎不交之病證。本條論述的為少陰病熱化證。素體陰虛陽亢,外邪從陽化熱,而成陰虛火旺,心腎不交之證。陽入于陰謂之寐,陰虛火旺的病人,陰不斂陽,陽不入陰,于是就出現了不寐的情況。黃連阿膠湯證以心中煩,不得眠為主癥,伴見手足心熱,口渴,盜汗,舌紅,少苔,癥狀特點為晝輕夜重。在方藥配伍量方面,《傷寒論》原文中的劑量為:“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方中黃連、黃芩清心火,以除炎上之熱;阿膠、雞子黃滋腎陰、養心血,以補陰涵陽;芍藥配芩、連,酸苦涌泄以清火;配阿膠、雞子黃,酸甘化陰以滋液。諸藥配伍,使陰復火降,水火既濟,斂陰和陽,除煩而寐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雞子黃的用法,將生雞子黃調入溫湯中,必不可燙成蛋花,否則無效。
傳統
中
醫
吳門
傷寒
研究
患失眠已七年,西醫按神經衰弱焦慮抑郁癥治療,曾服用多種鎮靜安眠藥物,收效不顯。少陰熱化本證在少陰心者,用黃連阿膠湯治療。
人身上的陽氣分為的君火(心陽),相火,命火;相火是木,命火是水,君火是火;水生木,木生火就構成了沖脈。分別對應黃連、黃芩、地黃。命火本于水,水生木,滋水涵木,生地配黃芩;上面的心火旺,由于木生火,清心火要結合清肝火,黃連配黃芩,清木可以治火。阿膠芍藥雞子黃治本。視其舌光紅無苔,阿膠治療舌上少苔癥狀效果好;阿膠治療少苔,阿膠驢皮,以皮治皮,舌苔是粘膜層,西醫認為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神經興奮性改變,從而影響睡眠。雞子黃滋腎陰,引一輪紅日潛入海底,雞子黃含有最多的是膽固醇,膽固醇是合成甾體激素的,合成我們雌激素的基本物質,雌激素代表陰,滋養腎水, 斂陰用芍藥。方中黃連12克,劑量很大。肉桂引火歸元與黃連相配為交泰之意;芍藥可收斂浮陽,芍藥還可以作用于陰蹺脈,陰虛故目不瞑;龍骨牡蠣則增強收斂固澀鎮靜安神之功。百合30,與地黃相配調神,百合地黃湯強天門填地戶之意(天門地戶為陰陽出入之樞),天門打開,陽氣漸盛;地戶打開,陰氣漸長。天門、地戶為陰陽之氣出入的樞紐。
朱雀為南神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的萬獸之祖,分別鎮守四方、調陰陽、順風水,被世人信奉稱之為“圣獸”。這些圣獸在民間被認為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傷寒論》以四方之神來命名方劑,并與風熱燥寒相互聯系,創造出青龍湯、白虎湯、玄武湯、朱雀湯,皆寓所治之邪,體現方劑之效。《傷寒論》113方中,卻唯獨沒有朱雀湯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