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油脂的走勢與宏觀經濟層面幾乎是共振的,呈現下行趨勢。產地棕櫚油長期累庫以及國內大豆壓榨將逐步回升及菜油產量增加的預期下,整體偏弱的需求難以支撐油脂市場的上行,再者隨著多頭炒作熱情退散,油脂走勢高位下跌。雖然美聯儲加息告一段落,但全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仍在。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油脂基本面的一個情況:供應方面,豆油現階段國內1-3月月度產量預估為330.15萬噸,同比去年減幅1.09%,在剛剛發表的USDA報告中3月中國豆油的產量也是減少的,根據Mysteel農產品統計,我們1月豆油產量約為101.83萬噸,2月約為128.32萬噸,而三月按去年同期左右的水平核算,是同比去年減少的。雖中國2023年1-2月大豆進出口數據顯示,進口量為1617.3萬噸,同比增加223.3萬噸,增幅16%,相比同期其他年的相同月份來說是偏多的,而根據我們Mysteel農產品統計所調研數據顯示,1月大豆進口量約為669.4萬噸,2約大豆進口量約為591.5萬噸,3月大豆到港量約為617.50萬噸,因此與現階段市場偏緊的預期相對應。棕櫚油:根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B)1-3預估產量為396.78萬噸,同比去年增幅4.36%。1月產量為138.04萬噸,2月約為125萬噸,3月馬來進入增產季,產量相對有所增加,按去年同期141.12萬噸核算,總體較去年是有所增加的。菜油:1-3月沿海油廠菜油產量約為54.75萬噸,同比去年增幅359.31%。主要原因是去年加籽的豐產,買船利潤的打開,以及原料的集中到港,國內原料供應的充足,國內壓榨也是全產能的一個狀態,相比去年加籽干旱減產供應較少的一個狀態相比,是增加的,由此可見,三大油脂的供應除豆油外其他是相對寬松的。
需求方面,豆油截至上周末國內豆油全國油廠成交總量約為90.74萬噸,同比去年減幅3.46%。由此可見,歷經三年疫情經濟恢復還需要時間,需求并未達到預期;棕櫚油:截至上周全國重點油廠棕櫚油成交總量約19.41萬噸,同比去年增加271.86%,棕櫚油的成交增加,主要是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盤面價格下跌,終端適度補貨,另一方面國內棕櫚油價格較低,且溫度逐步上升,18度以及24度成交都較為活躍,下游化工業需求再起,不再是拿別的油脂做替代,恢復市場份額,再者國內相繼洗船,需在國內買貨補充,因此成交好轉。菜油:截止上周沿海油廠菜油提貨總量約為43.45萬噸,同比去年增幅196.99%。主要原因還是原料菜籽的供應端的增加。因此,除豆油外,棕櫚油和菜油的需求較去年都是有所增加的。
庫存方面,豆油:截至第11周全國豆油總庫存約為67.41萬噸,同比去年減幅11.21%,主因大豆延期到港以及豆粕脹庫或是需求不佳停機檢修等原因,導致庫存相對偏低。但3月15日之后大豆到港逐步增加,隨卸港到廠還需時間,但后期供應會相對寬松。棕櫚油:截至第11周全國棕櫚油商業庫存約100.63萬噸,同比增幅261.07%,相較上周有所減少,原因也主要與成交好轉有關。菜油:截至第11周沿海油廠菜油庫存約4萬噸,同比減幅32.20%。菜油油廠庫存相對減少,因為前期油廠鎖利以及貿易商等備貨,現大部分貨源集中在下游貿易商手中,而去年四季度還儲持續延續到了今年一季度,還因去年四季度的產能因年久磨合并未達到預期的產量,因此現階段庫存低于去年。
以上為一季度油脂基本面的情況 ,下面讓我們來總結以及展望一下后市:
豆油方面,隨4-5月大豆到港量的增加,產量和庫存會逐步增加。而現階段盤面持續走低,部分地區4-5月基差略有上漲,且按往年慣例,5.1假期下游會有補貨預期,有提振市場可能,緊平衡狀態將成為后期最理想的狀態,但多半為供大于求的狀態。棕櫚油方面,產地來看,從3月前15日出口數據看,3月受益于印尼棕櫚油出口限制環比增長幅度較大,預計3月仍是馬來去庫預期。國內棕櫚油庫存高企,由于進口利潤倒掛較大,國內相繼洗船,4-5月進口量來看偏低,預計國內棕櫚油將降庫。菜油方面,國內菜油隨供應和宏觀情緒因素,一季度處于資金空配格局。當前需求仍處于弱勢,因提貨較好,菜油表觀庫存處于低位,終端庫存處于高位。隨供應逐步增加,表觀庫存或逐步起量,二季度菜油價格與相關油脂價差縮小格局背景下,菜油需求或起量,但中短期仍處于累庫態勢。
資訊編輯:曲國娜 0533-7026636
資訊監督:王濤 0533-7026866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