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們購買力的增強,可以買到的食品越來越多到。超市里的食品可謂是琳瑯滿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是那些食品對我們來說是健康的營養的?哪些食品對我們健康不利,食品的挑選顯得尤為重要。
大家在挑選食品的時候看標簽嗎?看食品營養成分表嗎?相信很多朋友估計只是看看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但是標簽上的內容包括很多有名稱、配料、日期、含量、營養成分表等等,其中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是標簽上比較重要的。因為配料表給我們的信息是食品的原料來源和一些食品添加劑,今天著重是看營養成份表選擇食品,當然你在日常生活買東西時標簽上的內容都要看,因為它給我們反饋的信息很重要。我們今天分享是營養成分表。
首先我們以巧克力為例:下面2張圖片一個是正面照一個是背面的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份表一欄有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說到能量我們必須知道它的單位一般是用J.KJ(焦耳)表示,但是在營養學中用卡路里表示就是kcal,它們兩者之間換算關系是: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計算能量必須知道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以內能產生多少能量?他們在體內分別的產能系數是一克脂肪燃燒產能是9kcal/g(38kJ),一克蛋白質是4kcal/g(17kJ),一克碳水化合物是4kca/g(17kJ).再回頭看看巧克力的成分表是每100g里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別是2304KJ、7.1g、32.5g、56.7g。
能量=蛋白質的產能系數x克數+脂肪產能系數x克數+碳水化合物產能系數x克數
7.1gx4kcal/g+32.5gx9kcal/g+56.7gx4kcal/g=28.4+292.5+226.8=547.7kcal
確定消費者,如果我們以一個11歲的小女孩為例,11歲女孩推薦每日能量參考值是2200kcal,如果我們把一日三餐分為10份,合理的一日三餐比是3:4:3就是你早餐、中餐、晚餐的能量要占到總能量的30%,40%,30%,以上述11歲女孩為例
早餐能量=2200kcalx30%=660kcal
中餐能量=2200Xkcalx40%=880kcal
晚餐能量=2200kcalx30%=660kcal
而一袋巧克力的能量接近一餐的能量,如果有的孩子在吃完正餐再吃幾個巧克力那么他的能量勢必要超,大家知道能量攝入過多加上不運動,長此以往能量代謝不出去就以脂肪的形式囤積在你的體內,就會造成超重肥胖,所以現在大街上小胖墩到處都是與他們日常吃的食品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家長們在選擇食物時要注意,盡量不要選擇這些高能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類似的食物還有什么油炸食品、薯片、糕點等等。不是說這些食品不能吃,您偶爾吃吃頻率要降低,如果經常吃就不好了。像巧克力屬于能量食品適合出去登山、野外露營,真的能救命的食品。就像電視上的廣告詞一樣來個巧克力橫掃饑餓。
所以我們在超市里選擇食品時一定要選擇低能量、低糖、低脂肪高營養的食品。說到營養我們怎么知道一個食品是否有營養呢?這里要用到食物的能量密度和營養質量指數(INQ),
能量密度=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薦攝入量
營養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營養素含量/營養素推薦愛攝入量
INQ=能量密度/營養素密度 INQ的評價標準
INQ=1, 表示食物提供營養素能力與提供能量的能量相當,二者滿足人體需要的程度相當。
INQ<1,表示食物提供營養素能力小于能量的能力,長期以往會造成營養素缺乏或能量過剩。
INQ>1,表示食物提供營養素能力大于能量的能力,屬于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食物。以牛奶為例
圖中的NRV(營養素參考值)就是某營養素含量x單位重量/該營養素NRV,
這張表是一般營養素參考的數值,我們首先算出能量密度,某種營養素的密度,最后算出INQ。
牛奶能量密度=268/8400=3%蛋白質NRV=3.0g/60g==5%,蛋白質的INQ=蛋白質營養密度/能量密度5/3=1.7以此類推脂肪INQ=2 碳水化合物INQ=0.7 鈣INQ=4.3 鈉 INQ=1
從上述的數據里牛奶里INQ只有一個小于1,其他的都是大于1,說明牛奶是一個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特別是鈣的含量特別豐富是補鈣最好膳食來源,所以建議每天都要喝奶如果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類食物和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就錦上添花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對事物的選擇有一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