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系:川菜。
千萬別以為“開水”就是“白開水”,這里的“開水”是最高檔的上湯,用
母雞、母鴨、
火腿、
干貝、
肘子等上料吊制,鮮美無比。只是因為吊得好,湯清亮如水,才叫這么個不起眼的名字。不叫“上湯白菜”也是反其意用之,人不可貌相,菜也不能望文生義。過去在川菜里,這是與
山珍海味在價格和口味都有一拼的頭等好
湯菜。
大白菜10公斤,老母雞2500克,鹽15克,
味精15克,
料酒10克,胡椒粉少許,蔥50克,姜5克。
[1] 1、熬湯要兩鍋,兩火。一鍋
高湯,鍋下的溫度大概7,80度就可以;一鍋上要放個網漏,文火保溫。
[2] 2、選棵小的白菜,然后去掉外面兩層,把白菜根放在調好的湯里泡下,讓外部菜莖軟化,然后輕輕剝開4,5片,根部不能斷開,平放網漏上,用細銀針在菜心上反復穿刺。
[3] 3、用勺子把湯淋在白菜上,一邊湯快完了又換鍋繼續,直到最外層菜莖完全熟軟,就可以把白菜放上菜的容器里,再慢慢倒入新鮮高湯。
嚴格地說來,這道菜應該叫“清湯白菜”,以“開水”命名,一是因看起來清湯如水,更多的是噱頭。
1、說是白菜,其實只取大白菜中間的那點發黃的嫩心,將熟未透時的白菜心是最好的。
2、所謂“開水”,是將老母雞、老母鴨、
云南宣威火腿上的蹄子、排骨、干貝等鮮貨分別入沸水鍋中,除清血水和雜質撈出再洗凈,一起放入湯鍋內,加入足量清水、姜、蔥,燒開后打去浮沫,加料酒,改用小火保持微開不沸,慢慢地熬至湯出鮮味(至少4個小時)。
3、將凈雞脯肉打成茸,用涼的鮮湯把肉茸攪成豆漿狀,倒入燒開的鮮湯中,這時鮮湯會出現奇妙的景觀:湯中的雜質爭先恐后地吸附在肉茸上,慢慢地形成一個球狀物,10分鐘左右將球狀物撈起,棄而不用。如此反復2-3次,直到把湯“清”得如開水般透澈。
4、微黃的“開水”做成,把白菜心放入沸水中斷生,再用清水漂冷,去盡菜腥后放入漏勺中,用“開水”自上淋下,直至白菜燙熟,燙過白菜的“開水”則另作他用,不能用回開水白菜之中。將燙好菜心墊在湯盆底,輕輕倒入“開水”,即成。
[4] 四川傳統名菜。“開水白菜”原系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
御膳房時創制。后來
黃敬臨將此菜制法帶回四川,廣為流傳。30多年前,川菜大師
羅國榮調來北京飯店掌廚,又將“開水白菜”的烹調技術帶回北京,從而成為
北京飯店高檔筵席上的一味
佳肴,“開水白菜”烹制不易,其關鍵在于吊湯,湯要味濃而清,清如開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著幾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見,但吃在嘴里,卻清香爽口。
開水白菜清鮮淡雅,香味濃醇,湯味濃厚,不油不膩:味道清鮮,不淡不薄,菜色嫩黃,柔美化渣,有不似珍肴,勝似珍肴之感。
開水白菜名說開水,實則是巧用清湯,開水白菜事實上是一款高級清湯菜。在這款菜中,白菜雖然選用嚴謹但卻求之易得,然而這湯卻是來之不易。
大白菜味甘性微寒,清熱潤肺,解渴利尿且通暢腸胃。現代分析認為,白菜中所含的鈣和維生素C比梨和蘋果高,核黃素的含量也很高,其
微量元素鋅的含量不但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就連肉、蛋也比不過它。且其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經常食用能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5] 每100克含: 熱量:15千卡
蛋白質:1.5克
脂肪:0.3克
碳水化合物:1.6克
鈣:90毫克
鐵:1.9毫克
磷:36毫克
鉀:178毫克
鈉:73.5毫克
銅:0.08毫克
鎂:18毫克
鋅:0.51毫克
硒:1.17微克
維生素A:280微克
維生素C:28毫克
胡蘿卜素:1.68毫克
葉酸:110微克
膳食纖維:1.1克
關于四川飯店那道“開水白菜”的傳說很多,最著名的一個是周恩來總理宴請
日本貴賓時,因那位女客看上來的菜只有一道清水,里面浮著幾棵白菜,認為肯定寡淡無味,遲遲 不愿動筷。在
周總理幾次三番的盛邀之下,女客才勉強用小勺舀了些湯,誰知一嘗之下立即目瞪口呆,狼吞虎咽之余不忘詢問總理:為何白水煮白菜竟然可以這般美味?
[6] 〔原料〕
黃秧白菜心.500克 紹酒.....10克
味精.....1克 川鹽.....2克
胡椒粉....1克 清湯....1500克
〔烹制方法〕
1.將黃秧白菜心修整齊,放在沸水中焯至剛斷生(保持原色),立即撈入冷開水中漂涼,再撈出,用刀修整齊,理順放在湯碗內,加紹酒、味精、胡椒粉、川鹽和清湯 250克,上籠,用旺火蒸 2分鐘取出,潷去湯,再用清湯 250克過一次。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湯燒沸后,撇去浮沫,輕輕倒入盛菜心的碗內即成。
〔工藝關鍵〕
1.泹菜心的水要多,火要旺;泹后要漂至冷透,以保持菜的鮮色。
2.清湯是川菜常用的高級湯汁之一。由于菜肴的要求各異,因此清湯的色味和品質也不盡相同。其品質有一般和特制之分,色味有深淺濃淡之別。“開水白菜”所用者,就是色淺、味鮮的特制清湯。制作高級清湯以老母雞、鴨子各一只,排骨、棒子骨、鮮豬瘦肉各 1250克,雞脯肉 150克,適量的梗蔥、姜、紹酒、川鹽等為原料,加水煮制。制作時,先將雞、鴨、排骨、棒子骨洗凈入鍋燒沸,撈去泡沫,再把拍破的姜、挽成結的蔥、紹酒、川鹽同時入鍋繼續再煮。豬瘦肉、雞脯肉用刀背捶成茸,先用豬瘦肉茸 150克兌 250克清水攪勻,倒入湯中,待肉茸浮起,先撈去泡沫,再將肉茸撈起,捏成三四個肉餅待用。再將以上煮制的湯,全部舀入吊子或包罐內,把剩下的雞、鴨、排骨撈起,用清水洗凈,放入湯內。再放肉餅,用旺火燒沸,移至微火上,使湯呈似沸非沸狀態。此時湯色如紹酒,清亮而鮮香,若有油當即去盡,湯即制成。
〔風味特點〕
1.因為湯清澈見底,視之如開水,故名之“開水白菜。”
2.“開水白菜”為咸鮮味型。它的特色是從選料到成菜整個過程中,都突出一個“鮮”字。菜鮮、湯鮮、色鮮、味鮮。為川菜中清鮮淡雅一類湯菜中的上乘之作。
3.“開水白菜”,湯醇淡素雅,清澈見底;菜色澤嫩綠,形態完美,見之頓覺清鮮明快;嗅之雅香撲鼻;食之柔嫩化渣。鮮香異常,真會使人有不似珍肴,勝似珍肴之感。席間繼濃味菜式之后,一款“開水白菜”入席,在味的領略中,有緊鑼密鼓、急轉直下、起承轉合的作用。多用于高、中檔筵席。
【口味】:
香 【難度】:配菜(中級)
【時間】:30-45分鐘
【分類】:
大眾菜 家常菜 老少皆宜
主料: 雞架子1副 、豬棒骨1跟 、
白菜一顆 、
雞胸肉250g 、
蔥姜少許
步驟:1、把豬棒骨和剃好的雞架子放入鍋中,上大火煮沸,把雞架子和豬骨里面的油渣,臟東西煮出來。
2、然后把涮干凈的雞架子和豬棒骨放入大鍋中,加滿水。
3、因為一會上火熬湯過程中是不能夠開蓋的。關小火蓋上鍋蓋,慢慢熬煮1個小時,中間不要開蓋啊。
4、這時候處理雞胸肉,用刀背把雞胸肉剁成雞膩子,要是用刀刃就成了肉餡了。
5、正宗開水白菜是只用白菜心,嫌太浪費,干脆把白菜切成四塊,用牙簽仔白菜根部扎一些小眼。
6、挖一勺雞膩子,放入鍋中,順一個方向慢慢的攪。
7、慢慢的那些油啊,雜質啊就會包裹在雞膩子上成了一個團。這時候用提布裹住漏勺,去撈出這些雞膩子。
8、一個漏勺架著白菜,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往白菜上澆湯,直到把白菜燙熟。因為如果你把白菜直接下鍋煮,會影響白菜的口感,這樣燙熟還是會保留白菜的清香味道。
【心情故事】 開水白菜是四川傳統名菜,原系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時創制。后來黃敬臨將此菜制法帶回四川,廣為流傳。30多年前,川菜大師羅國榮調來北京飯店掌廚,又將“開水白菜”的烹調技術帶回北京,從而成為北京飯店高檔筵席上的一味佳肴,“開水白菜”烹制不易,其關鍵在于吊湯,湯要味濃而清,清如開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著幾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見,但吃在嘴里,卻清香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