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去畫風景寫生或面對一組靜物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許許多多具有不同色彩變化的物體,要想準確、真實地把它們描繪出來,正確的觀察和分析就是第一位的了。
在觀察過程中,整體意識的形成是一個畫家走向成熟的標志。一幅作品整體意識的貫穿是成敗的關鍵,整體意識包括:整體觀察、整體理解、整體表現、整體調整。
應把所要畫的所有物體的整體都包括在我們的視線里,同時去看,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背景、光線等因素一塊去分析,不要把注意力陷在某一物體或某一局部上。
在實際繪畫過程中,初學色彩的美術愛好者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繪畫色彩之大色調
一幅畫中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這種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籠罩著某一種色彩,使不同顏色的物體都帶有同一色彩傾向,這樣的色彩現象就是色調。
同樣的物體如果在暖色光線照射下,物體就會統一在暖色調中;如果在冷色光線照射下,物體又會被統一在冷色 調中。當光線帶有某種特定的色彩時,整個物體就被籠罩在這種色彩之中。在戲劇舞臺上,不同顏色的燈光對舞臺色調的影響就是光線決定色調最明顯的例子。
2、繪畫色彩之大明暗
指畫面中主要物體色彩之間的明暗對比。色彩的明度和亮度變化,在繪畫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學者在開始作畫時,往往忽視這一問題,特別是素描基礎不好的人,更容易在這方面出問題。畫面色彩如果沒有明度變化,沒有深淺對比,那整個畫面不是漆黑一團,就是灰白一片。
色彩明暗深淺的差異程度.白色最高,黑色最低,黃色最高,藍紫色最低.在明度對比中,最好的方法是把顏色劃分為三個大的明度基調,即高調、中調、低調,然后再根據需要進行組合、搭配.當其中任何一個高明度和低明度的顏色相配合時,可產生強烈、醒目、明快的感覺,當顏色為黑和白或黃和紫時,其對比效果最強烈.
因為,隨著逐漸深入,畫面的層次會逐漸增多,色彩之間的對比也就會被逐漸減弱,正好與實際對比一
3、繪畫色彩之大冷暖
人們便把這一系列的色彩稱為暖色。藍、綠、青等色給人以寒冷、沉靜之感,人們便把這一系列的色彩稱為冷色。色彩的冷暖感覺又被稱為色性。色彩的冷暖感覺是相對的,除紅色與藍色是色彩冷暖的兩個極端外,其他許多色彩的冷暖感覺都是相對存在的。如紫色和綠色,紫色中的紅紫色比較暖,而藍紫色則較冷;綠色中的草綠色帶有暖意,而翠綠色則偏冷。
某種顏色,如果不把它放在整體環境中去觀察分析,是很難確定它的冷暖關系的。例如:一組水果靜物,有杏、梨、蘋果、李子、紅棗等許多品種,如果孤立地去看,便很難分出它們的冷暖關系。
色彩的冷暖涉及到個人生理、心理以及固有經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是一個相對感性的問題。色彩的冷暖是互為依存的兩個方面,相互聯系,互為襯托。并且主要通過它們之間的互相映襯和對比體現出來。
在風景畫中,天、地、物之間大的冷暖關系;靜物畫、人物畫中的主體與背景之間的冷暖關系;
一般而言,暖色光使物體受光部分色彩變暖,背光部分則相對呈現冷光傾向。冷色光正好與其相反。
把握住這些大的冷暖關系,比局部冷暖變化更為重要,因為它關系到畫面的整體關系與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