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有個外號——歐洲的墊腳布。
波蘭在歐洲地處四戰之地,西邊是德國,南邊是奧地利(奧匈帝國),東邊則是俄羅斯。這三個帝國只要向外擴張,波蘭就是必經之地,這也是波蘭歷史上被三次瓜分至亡國的地緣因素。
現在的波蘭
1、波蘭被瓜分的歷史
第一次被瓜分:1772—1795年,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亡國
波蘭崛起其實要早于德國(普魯士)和俄羅斯,波蘭第一共和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在公元1618年左右達到極盛,其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曾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當波蘭強大之時,東普魯士也屬于波蘭王國。當普魯士開始崛起,打通道東普魯士與勃蘭登堡成為必然。俄羅斯崛起后同樣視波蘭為自己通往西歐的障礙。奧地利帝國在與普魯士的領土爭奪中已失去西里西亞,不能坐視普魯士繼續擴張,也要求參與瓜分波蘭。波蘭的悲劇遂不可避免。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
1772年,1793年,1795年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波蘭第一共和國滅亡。
第二次被瓜分:公元1809年,拿破侖一世擊敗普魯士后在波蘭中部建立了附屬國——華沙大公國。
但隨著拿破侖入侵俄國的失敗,普魯士和俄國迅速重新瓜分了波蘭,西部歸普魯士,東部國王由俄國兼領。
拿破侖戰敗后華沙大公國被俄普瓜分
第三次被瓜分:一戰后,德國戰敗,俄國自顧不暇。公元1918年,自1795年波蘭被瓜分滅亡以來,歷經123年波蘭復國,成立了波蘭第二共和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的命運我們都清楚,隨著1939年希特勒閃擊波蘭,二戰爆發,波蘭重新被德國和蘇聯瓜分。
蘇德瓜分波蘭
如今的波蘭是波蘭第三共和國,成立于公元1989年。
2、也曾輝煌的波蘭歷史-波蘭立陶宛聯邦
波蘭立陶宛聯邦
公元1241年,瓦爾斯塔特之戰抵抗蒙古
1241年,蒙古大將速不臺率領三路大軍向中歐挺進,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向整個歐洲的王公貴族求救。在勢不可擋的蒙古軍隊面前,波蘭、奧地利、圣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醫院騎士團,這些帶著世仇的國家和團體組成了一支聯軍,集合了當時歐洲最優秀的騎士,由波蘭亨利二世統領,迎擊蒙古人。
蒙古入侵歐洲
瓦爾斯塔特一戰,蒙古人大破歐洲軍隊,波蘭聯軍陣亡兩萬五千人,蒙古人從每個陣亡的歐洲人頭上割下一支耳朵,歐洲騎士精英盡滅。隨后,速不臺在大破匈牙利軍隊,蒙古大軍血洗布達佩斯。
蒙古人大敗歐洲騎兵
波蘭作為作為歐洲最后的屏障,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雖然并未戰勝蒙古人,但延緩了蒙古人千金的步伐。同年12月波蘭人等到了一個好消息——蒙古大汗窩闊臺病逝。正是這一意外拯救了歐洲,隨后蒙古軍隊撤離了歐洲。
公元1683年,維也納之戰抵抗奧斯曼帝國
與蒙古人的來去如風不同,奧斯曼帝國一直是歐洲的心腹大患。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帝國拜占庭滅亡,從此整個歐洲都在奧斯曼的威脅之下。
公元1683年7月14日,奧斯曼大軍25萬人抵達多瑙河之濱,圍攻維也納。土耳其人宣稱,這次進軍,他們的目標是羅馬,如果維也納淪陷,歐洲就將門戶大開。
奧斯曼帝國
此時的波蘭國王是具有遠見卓識揚三世索別斯基,他早已認定,和內部的恩怨相比,奧斯曼帝國才是歐洲的命門。1683年初,正是在他的堅持下,波蘭和奧地利這兩家世仇在奧斯曼這個外敵面前結為同盟。
波蘭翼騎兵
1683維也納之戰,波蘭傳奇的翼騎兵大勝奧斯曼土耳其。從此奧斯曼土耳其開始衰落,猶如此前它滅掉的拜占庭一樣,在一戰后終于走向了滅亡。
公元1920年,華沙之戰抵抗蘇俄
波蘭人是斯拉夫人的一支——西斯拉夫人,但卻信仰天主教。俄國人視波蘭人為斯拉夫民族中倒向歐洲的叛徒,因為斯拉夫人信奉東正教。
斯拉夫人
一戰后,波蘭在亡國123年后復國成功,而俄國變成了蘇俄。新生的波蘭政府力圖恢復1772年的俄波邊界線,新生的蘇俄希望穿越東歐,將革命輸入歐洲,蘇波戰爭遂不可避免。
1920年4月,波軍進占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廣大地區,蘇俄紅軍進行反擊,并將戰火燒到波蘭的首都華沙,而華沙之戰役蘇俄被波軍擊敗,最終兩國在英國調停下議和。
華沙之戰
華沙一戰的歷史意義在于迫使蘇聯人改變了策略,由向歐洲輸出革命轉為扶植遠東代理人,對于歐洲來說,此戰波蘭阻止蘇俄革命功不可沒。
但由于蘇俄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片領土,此戰也為二戰時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