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君主
春秋時期
齊太公1申姜:申侯之女,齊太公夫人,生女邑姜和齊丁公。
齊乙公1姬蘭:周武王季女,生子齊癸公。
齊癸公1姬氏:周朝宗室,嫁齊癸公,生子齊哀公,齊獻公。
齊襄公1周王姬:周莊王之妹,齊襄公夫人。前695年嫁齊襄公,子女:齊季,哀姜,叔姜。齊襄公死后,齊季逃往楚國。
齊桓公1王姬:齊桓公原配,東周王室女。2徐嬴 徐國女子
3蔡姬:蔡哀侯之女,齊桓公側妃。4長衛姬 生子公子無虧
5少衛姬 生齊惠公元 6鄭姬 生齊孝公昭 7葛嬴 生齊昭公潘
8密姬 生齊懿公商人 9宋華子 生公子雍
齊桓公
齊桓公 家庭 | 祖父 | 呂購 | 即齊莊公,齊國第12位國君。 |
父親 | 呂祿甫 | 即齊僖公,齊國第13位國君。 | |
平輩 | 長兄 | 呂諸兒 | 齊襄公 |
次兄 | 呂糾 | 公子糾 | |
姐妹 | 宣姜 | 嫁衛宣公,衛昭伯。 | |
文姜 | 嫁魯桓公 | ||
正室 | 王姬 | 東周王室女 | |
徐嬴 | 徐國公室女 | ||
蔡姬 | 蔡國公主,蔡哀侯之女。 | ||
妾室 | 衛共姬 | 衛國宗室女 | |
少衛姬 | 衛國宗室女 | ||
鄭姬 | 鄭國宗室女 | ||
葛嬴 | 葛國宗室女 | ||
密姬 | 密國宗室女 | ||
宋華子 | 宋國宗室女 | ||
子輩 | 長子 | 呂無虧 | 即公子無虧,齊國第17位國君。 |
次子 | 呂元 | 齊惠公 | |
三子 | 呂昭 | 齊孝公 | |
四子 | 呂潘 | 齊昭公 | |
五子 | 呂商人 | 齊懿公 | |
六子 | 呂雍 | 公子雍 | |
女 | 齊姜 | 嫁晉獻公 |
齊惠公1蕭同叔子:齊惠公夫人, 蕭同叔之女,生齊靈公。
齊頃公1姬氏: 齊頃公夫人,生子齊靈公。
齊靈公1某 齊靈公夫人,生子齊莊公,公子牙,齊景公。
齊景公1芮姬:齊景公夫人,生子晏孺子荼。
2燕姬:原是燕惠公寵姬,齊景公夫人。當時,齊國與晉國討伐北燕,前536年嫁齊景公。齊景公對其很寵愛,立為夫人,生公子壽,公子駒,公子黔。
3某氏:齊景公妾室,生公子駔,齊悼公陽生。
戰國時期
齊威王1虞娟之:又稱虞姬,齊威王夫人。深受寵愛,生子齊宣王和靖郭君田嬰。
齊宣王1鐘離春:又叫鐘無鹽,山東東平人,齊宣王正妻,齊國賢后。外貌極丑,年過四十歲未嫁,入宮勸誡齊宣王,被立為王后,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后來,齊宣王罷除女樂,進直言,使齊國得以大安。2夏姬:名迎春,戰國時齊國美女,因其貌美,頗得齊宣王寵幸。成為齊宣王嬪妃,生子齊湣王。
齊襄王1君王后:太史敫之女,齊襄王夫人,生子齊王建,田假。
齊國君主列表
序號 | 謚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年數 | 備注 |
1 | 齊太公 | 呂尚/姜尚 | 前1046-前1015 | 32 | 周朝丞相,齊國始祖。 |
2 | 齊丁公 | 呂伋 | 前1014-前976 | 39 | 齊太公子 |
3 | 齊乙公 | 呂得 | 前975~前932 | 44 | 齊丁公子 |
4 | 齊癸公 | 呂慈母 | 前931~前880 | 52 | 齊乙公子 |
5 | 齊哀公 | 呂不辰 | 前879~前868 | 12 | 齊癸公子 |
6 | 齊胡公 | 呂靜 | 前867~前860 | 8 | 齊哀公之弟 |
7 | 齊獻公 | 呂山 | 前859~前851 | 9 | 齊胡公同母弟 |
8 | 齊武公 | 呂壽 | 前850~前825 | 26 | 齊獻公子 |
9 | 齊厲公 | 呂無忌 | 前824~前816 | 9 | 齊武公子 |
10 | 齊文公 | 呂赤 | 前815~前804 | 12 | 齊厲公子 |
11 | 齊成公 | 呂脫/呂說 | 前803~前795 | 9 | 齊文公子 |
12 | 齊前莊公 | 呂購 | 前794~前731 | 64 | 齊成公子 |
13 | 齊釐公 | 呂祿甫 | 前730~前698 | 33 | 齊莊公子 |
14 | 齊襄公 | 呂諸兒 | 前697~前686 | 12 | 齊僖公子 |
15 | 齊前廢公 | 呂無知 | 前686 | 1 | 齊襄公子 |
16 | 齊桓公 | 呂小白 | 前685~前643 | 43 | 春秋五霸之一,齊襄公之弟。 |
17 | 齊中廢公 | 呂無詭 | 前643 | 1 | 名無虧,齊桓公子。 |
18 | 齊孝公 | 呂昭 | 前642~前633 | 10 | 齊桓公子 |
19 | 齊昭公 | 呂潘 | 前632~前613 | 20 | 齊孝公之弟 |
20 | 齊后廢公 | 呂舍 | 前613 | 1 | 齊昭公子 |
21 | 齊懿公 | 呂商人 | 前612~前609 | 4 | 齊桓公庶子 |
22 | 齊惠公 | 呂元 | 前608~前599 | 10 | 齊桓公子 |
23 | 齊頃公 | 呂無野 | 前598~前582 | 17 | 齊惠公子 |
24 | 齊靈公 | 呂環 | 前581~前554 | 28 | 齊頃公子 |
25 | 齊后莊公 | 呂光 | 前553~前548 | 6 | 齊靈公子 |
26 | 齊景公 | 呂杵臼 | 前547~前490 | 58 | 齊莊公之弟 |
27 | 齊晏孺子 | 呂荼 | 前489 | 1 | 齊景公子 |
28 | 齊悼公 | 呂陽生 | 前488~前485 | 4 | 齊景公子 |
29 | 齊簡公 | 呂壬 | 前484~前481 | 4 | 齊悼公子 |
30 | 齊平公 | 呂驁 | 前480~前456 | 25 | 齊簡公子 |
31 | 齊宣公 | 呂積 | 前455~前405 | 51 | 齊平公子 |
32 | 齊康公 | 呂貸 | 前404~前379 | 26 | 齊宣公子 |
田氏宗主
稱號 | 姓名 | 年數 | 在位時間 | 身份 |
田敬仲 | 陳完/田完 | 34 | 前682-前649 | 陳厲公子 |
田孟夷 | 田稚 | 42 | 前648-前607 | 陳完子 |
田孟莊 | 田湣 | 26 | 前606-前581 | 田稚子 |
田文子 | 田須無 | 23 | 前580-前558 | 田湣子 |
田桓子 | 田無宇 | 56 | 前557-前502 | 田須無子 |
田武子 | 田開 | 29 | 前501-前473 | 田無宇子 |
田僖子 | 田乞 | 13 | 前472-前460 | 田無宇子,田開弟。 |
田成子 | 田恒(田常) | 10 | 前459-前450 | 田乞子 |
田襄子 | 田盤 | 9 | 前449-前441 | 田恒子 |
田莊子 | 田白 | 30 | 前440-前411 | 田盤子 |
田悼子 | 田利 | 6 | 前410-前405 | 田白長子 |
田齊君主列表
稱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年數 | 身份 |
齊太公 | 田和 | 前404-前384 | 21 | 田白次子 |
齊侯/齊廢公 | 田剡 | 前383-前375 | 9 | 田和長子 |
齊桓公 | 田午 | 前374-前357 | 18 | 田和次子 |
齊威王 | 田因齊(田嬰齊) | 前356-前320 | 37 | 田午子 |
齊宣王 | 田辟彊(田辟強) | 前319-前301 | 19 | 田因齊子 |
齊愍王 | 田地 | 前300-前284 | 17 | 田辟彊子 |
齊襄王 | 田法章 | 前283-前265 | 19 | 田地子 |
齊王建 | 田建 | 前264-前221 | 44 | 齊襄王子 |
趙國世系
序號 | 謚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注 |
1 | 趙成子 | 趙衰 | 前635~前622 | 晉國大夫 |
2 | 趙宣子 | 趙盾 | 前621~前601 | 趙衰子 |
3 | 趙莊子 | 趙朔 | 前600~前582 | 趙盾子 |
4 | 趙文子 | 趙武 | 前581~前541 | 趙朔子 |
5 | 趙景子 | 趙成 | 前540~前527 | 又作趙景叔 |
6 | 趙簡子 | 趙鞅 | 前526-前476 | 又名志父,亦稱趙孟。 |
7 | 趙襄子 | 趙毋恤 | 前475~前425 | 趙襄子封于邢臺,改邢臺為襄國。 |
8 | 趙桓子 | 趙嘉 | 前424 | 趙毋恤子 |
9 | 趙獻子 | 趙浣 | 前423~前409 | 追謚為趙獻侯 |
10 | 趙烈侯 | 趙籍 | 前408~前400 | 前403年冊封為諸侯,稱為趙侯。 |
戰國形勢圖
1 | 趙烈侯 | 趙籍 | 前408~前400 | 9 | 前403年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
2 | 趙武侯 | 前399~前387 | 13 | 又作趙武公,趙烈侯子。 | |
3 | 趙敬侯 | 趙章 | 前386~前375 | 12 | 趙武侯子 |
4 | 趙成侯 | 趙種 | 前374~前350 | 25 | 趙敬侯子 |
5 | 趙肅侯 | 趙語 | 前349-前326 | 24 | 趙成侯子 |
6 | 趙武靈王 | 趙雍 | 前325~前298 | 28 | 前323年稱王,后去王號。 |
7 | 趙惠文王 | 趙何 | 前298~前266 | 33 | 趙武靈王子 |
8 | 趙孝成王 | 趙丹 | 前265~前245 | 21 | 趙惠文王子 |
9 | 趙悼襄王 | 趙偃 | 前244~前236 | 9 | 趙孝成王子 |
10 | 趙幽繆王 | 趙遷 | 前235~前228 | 8 |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
11 | 代王嘉 | 趙嘉 | 前227~前222 | 6 | 前222年王賁攻代,擄代王嘉。 |
12 | 武臣 | 前209年8月~前208 | 1 | 前209年自立為趙王 | |
13 | 趙王歇(趙歇) | 前208~前204 | 4 | 前208年張耳,陳余立其為趙王,都信都。 |
趙國君主
趙成侯1某 趙成侯夫人,生子趙肅侯,趙范。
趙武靈王1韓夫人:出身韓國宗室,趙武靈王夫人,生子安陽君趙章,趙惠文王,平原君趙勝和趙國公主。
2吳孟姚:大臣吳廣之女,武靈王側室,生子平陽君趙豹。
趙惠文王1趙威后(前302~前264)趙惠文王王后,生趙孝成王和長安君,又稱趙惠文后,孝威太后。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趙丹繼位,史稱趙孝成王。趙惠文王死后,曾臨朝聽政多年,其中記錄中包括觸龍說趙太后,齊王使者問趙威后的語錄。前264年去世,享年39歲。
趙孝成王1某 趙孝成王夫人,生子趙悼襄王。
趙悼襄王1倡后:趙悼襄王王后,生子代王嘉,幽繆王遷。
秦國君主
秦襄公1某 王后 生子秦文公
秦憲公1魯姬子:魯國公主,生子秦武公與秦德公。
2王姬:生秦出子,秦憲公側室。
秦穆公1穆姬:也稱伯姬,申生同母妹,秦穆公夫人,嫁秦穆公,生子秦康公,女簡壁,文嬴。2某 秦穆公側室,生子公子弘。
秦惠文王1惠文后(前350-前305)本名魏紓,秦惠文王后,前334年嫁秦惠文王,前329年生秦武王。前307年武王因舉鼎而死,支持立公子壯,前305年病死。
2宣太后(前343-前265)即羋八子,楚國宗室。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生母。后成為王太后,謚號宣太后。初入選秦王宮,得到秦惠文王寵愛,生子秦昭襄王,涇陽君芾,高陵君悝。昭襄王即位后,以太后名義執掌朝政。執政期間,率軍攻滅義渠國。前267年被奪權,兩年后病死,享年79歲。
秦宣太后
秦武王1悼武王后:秦武王王后,魏國女子,結局不明。
秦武王舉鼎
秦昭襄王1葉陽后:秦昭襄王王后,不聽鄭衛之樂。
2唐太后:又稱唐八子,后成為王太后,生子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1華陽夫人(前296-前230)羋姓,熊氏,陽泉君之姊,秦孝文王正妃。孝文王時封夫人,收莊襄王為養子。秦孝文王封安國君,冊為安國君夫人。前267年太子去世,前265年立為正夫人。后收子楚為嗣子,秦昭襄王死后,安國君繼位,冊立為王后,子楚為太子。秦孝文王去世,子楚繼位,尊其為華陽太后。前230年去世,后與秦孝文王合葬壽陵。
2夏姬(-前240)秦孝文王夫人,秦莊襄王生母,秦始皇祖母。莊襄王繼位后,尊稱為夏太后。前240年病逝,埋葬在杜縣。
秦莊襄王1趙姬(-前228)河北邯鄲人,秦莊襄王王后。原是呂不韋歌姬,侍候子楚,生子秦始皇。秦莊襄王時立為王后,前247年立為王太后。曾與嫪毐私通產子,前238年秦始皇將嫪毐車裂處死,其子皆被摔死。前228年去世,秦始皇追尊母親為帝太后,與秦莊襄王合葬芷陽。
趙姬劇照
秦始皇1羋夫人 初封楚國夫人,生子扶蘇。2胡姬 生秦二世胡亥,韓國宗室。3韓美人 4趙美人 5劉美人
南越君主
武帝趙佗1任靈兒:秦將任囂之女,嫁趙佗,生子趙始。
文帝趙眜1趙藍 右夫人 2左夫人 3泰夫人 4部夫人
明王趙嬰齊1橙氏:南越人,趙嬰齊王后,生子趙建德。
2樛王后(~前112)河北邯鄲人,樛氏女,生子趙興,趙次公,后被尊為王太后。曾經陪伴趙嬰齊多年,因此趙嬰齊請求將其立為王后,趙興立為太子,得到漢武帝的批準。趙嬰齊病死,太子趙興繼位,尊為王太后。
西楚
項羽1虞姬(前230-前202)山西人,項羽妾室,后在垓下之圍中自盡身亡。容顏傾城,才藝并重,舞姿美艷,有虞美人之稱。
霸王別姬
西漢君主
劉太公妻妾
王含始 | 史稱劉媼,昭靈皇后,生武哀侯劉伯,合陰侯劉喜,漢高祖劉邦,宣夫人生母,名為王始含,尊為太上皇后。 |
李夫人 | 側室,生楚王劉交,漢初封太上皇后,前197年崩。 |
漢高祖1呂雉(前241-前180)字娥姁,呂文之女,山東單縣人。前221年嫁給劉邦,經常補貼家用,勤儉持家。楚漢之爭中,曾與項羽挾持,后被釋放。前202年立為皇后,生魯元公主和漢惠帝。漢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前188年臨朝稱制,大封諸呂為王,史稱高后,西漢著名女政治家。前180年8月病逝,終年62歲,陪葬于長陵。
呂后
2薄姬(前230-前155)父薄氏,追封為靈文侯。前夫魏豹,丈夫死后被劉邦收入后宮,生子漢文帝。初為代王太后,文帝時尊為太后。魏豹為韓信所敗后,進入劉邦后宮,生下兒子劉恒。劉邦駕崩后,隨兒子劉恒前往代國,尊為代王太后。前180年呂后死后,其子劉恒迎立為帝,次年尊為皇太后。漢景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前155年去世,葬于南陵。
3戚夫人(前224-前194)又稱戚姬,戚鰓之女,山東定陶人,漢高祖寵姬。生趙王劉如意,意欲恃寵奪嫡未果,漢高祖死后,前194年被呂雉虐殺,時年31歲,棄于廁內,稱為人彘。
4管夫人 5趙子兒:漢高祖嬪妃,前204年劉邦打敗魏王,將魏王宮里的宮人擄到滎陽。管夫人與其被擄,還有薄姬,三人因年齡相當,并以姐妹相稱,相約富貴莫相忘。后來,她們三人同被劉邦看中,管夫人與其冊封美人。
6傅夫人 7石美人:趙國邯鄲人,石奮之姐,漢高祖寵姬。
8曹氏:漢高祖情婦,青年時婚外姘婦,生齊王劉肥。9趙姬:張敖所獻美人,生淮南王劉長。10唐姬:史稱唐山夫人,曾著房中祠樂,后成為劉邦妃子,漢初女詩人。
漢惠帝1孝惠張皇后(前202-前163)名嫣,字孟英,小字淑君,張敖之女。前192年立為皇后,呂后死后被廢黜,后被周勃等廢處北宮。前163年病死,時年40歲。
2呂美人 生前少帝劉恭,被太后呂雉殺死。3樊美人 4王美人 前168年令得嫁,人數不詳。
后少帝劉弘1呂皇后:呂祿之女,前180年后被周勃等殺害。
漢文帝1王后呂氏: 劉恒為代王時封王后,所生四子皆早逝,文帝即位后,沒有任何追封。
2孝文皇后竇氏(前205-前135)名漪房,安成侯竇充之女,河北衡水人,漢文帝皇后。初為代王妃嬪,前179年立為皇后,景帝時尊為皇太后。漢武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生子漢景帝,梁王武,女館陶公主劉嫖。前135年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3慎夫人:長安人,漢文帝寵妃。當時,可以與孝文竇皇后同席而坐。頗有美色,能歌善舞,擅鼓瑟,漢文帝寵妃,有寵無子。
4尹姬:出身貧寒,父母早亡,后入宮為妃,得到劉邦的寵愛。
漢景帝1薄皇后(~前148)字阿渝,江蘇蘇州人,薄太后侄孫女,漢景帝廢后。初立為太子妃,前157年立為皇后,前151年被廢黜,退居別宮。前148年正月去世,葬于長安。
2王皇后(前181-前126)名娡,陜西興平人,父王仲,漢景帝皇后。前夫金王孫,生女金俗。后棄夫改嫁,送入太子宮,景帝時封美人,冊立為皇后,生平陽公主,南宮公主,隆慮公主,漢武帝。前141年漢武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前126年崩,與漢景帝合葬陽陵,謚號孝景皇后。
3栗姬(-前147)齊國人,漢景帝妃子。因與館陶公主交惡,被館陶公主與王夫人聯手陷害,失寵后憂憤而死。生太子劉榮,河間王劉德,臨江王劉閼。
4程姬:漢景帝嬪妃,封魯王太后,生魯恭王劉余,江都王劉非,膠西王劉端。5賈夫人:生趙王劉彭祖,中山靖王劉勝。
6唐姬:原為程姬婢女,生長沙定王劉發。
7王兒姁:漢景帝夫人,王皇后之妹,生廣川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王劉乘,常山王劉舜。
漢武帝1陳皇后(-前114)名阿嬌,世稱陳阿嬌,館陶公主和陳午之女。初為太子妃,前140年立為皇后,后因巫蠱被廢黜,改居長門宮,留下了金屋藏嬌的傳說。
2衛子夫(前154-前91)山西臨汾人,漢武帝皇后。前139年選入宮,次年封夫人,前128年立為皇后,后被漢武帝廢黜,謚號思皇后。原為平陽公主歌女,母衛媼,弟衛青,甥霍去病。生衛長公主,陽石公主,諸邑公主,太子劉據,前91年陷巫蠱之禍而自盡,享年64歲,謚號思。3王夫人:追賜為齊王太后,生齊懷王劉閎。4李姬:漢武帝妃,生燕王旦,廣陵王胥。
5李妍(-前110)河北定州人,原是歌伎出身,兄李延年,李廣利。選入宮后冊封夫人,追封孝武皇后,生昌邑王劉髆。
6趙夫人(前113-前88)河北河間人,漢武帝劉徹寵妃,封婕妤,或稱鉤弋夫人,追封皇太后。生子漢昭帝,漢武帝臨終時被處死,時年26歲。7尹婕妤 8邢娙娥 武帝妃子,封夫人。 9某氏 生夷安公主 10某氏 生蓋長公主(鄂邑長公主)
漢昭帝1上官皇后(前89-前37)甘肅天水人,上官安之女,霍光外孫女,漢昭帝皇后。前83年被漢昭帝納入宮中,初封婕妤。晉封皇后,前74年昭帝駕崩,過繼劉賀為兒子,立為皇太子,尊為皇太后。劉賀被廢,漢宣帝過繼給昭帝為兒子,仍為皇太后。前49年漢元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前37年崩逝,享年52歲,與漢昭帝合葬于平陵,謚號孝昭皇后。15歲成為皇太后,后晉升太皇太后,歷史上最年輕的皇太后與太皇太后。
上官皇后劇照
2蒙氏:漢昭帝時宮女,曾得漢昭帝臨幸。3周陽氏:漢昭帝妃
漢宣帝1許平君(前89-前71)漢宣帝皇后,山東荷澤人,許廣漢之女。前74年立為婕妤,再立為皇后。不久生漢元帝,后被霍顯所派女醫淳于衍暗殺。前71年3月大將軍霍光夫人派女醫淳于衍將其毒死,時年19歲,謚號恭哀,葬于杜陵南園。
2霍成君(前88-前54)霍光幼女,漢宣帝皇后。前70年立為繼后,曾數次謀殺劉奭未果,前66年被漢宣帝廢黜,最后自盡。
3王皇后(前87-前16)王奉光之女,漢宣帝皇后。前73年封婕妤,前64年立為皇后。前49年尊為皇太后,史稱邛成太后。許平君死后,由其撫養太子劉奭。前33年漢成帝繼位,尊為太皇太后,故稱邛成太后。前16年去世,終年72歲,居后位49年,與漢宣帝合葬于杜陵,稱為東園。
4張婕妤:漢宣帝妃子,生淮陽王劉欽。5衛婕妤:兄弟衛子豪,生楚王劉囂。6公孫征史:初封婕妤,后為東平王太后,生東平王劉宇。7梁美人:漢宣帝妃子,宣帝時封美人。8戎婕妤:漢宣帝嬪妃,后為清河王太后,又改中山王太后,生中山王劉竟。
9華婕妤:漢宣帝嬪妃,生館陶公主劉施。
漢元帝1王政君(前71-13)河北大名人,王禁次女,漢成帝生母,漢元帝皇后。王莽姑母,生子漢成帝。初為太子妾侍,封婕妤,前49年立為皇后,前33年尊為皇太后,前7年加封太皇太后。漢哀帝去世后,奪取傳國玉璽,支持王莽出任大司馬,把持朝廷大權。后來得知王莽篡位時,勃然大怒,將傳國玉璽砸在地上。 13年2月逝世,時年84歲,葬于渭陵,謚號孝元皇后。
2傅昭儀(-前2)河內溫縣人,漢元帝嬪妃。前49年立為婕妤,加封昭儀,前33年隨其子劉康回到定陶,稱為定陶太后。前7年封恭皇太后,后被尊為太皇太后,死后被廢黜。生平都公主,定陶恭王劉康,漢哀帝祖母,與王莽交惡。
3馮媛(前64-前6)山西潞安人,馮奉世長女。前47年選入后宮,初為長使,前42年生子劉興,封婕妤。前37年封昭儀,后成信都王太后,改封中山王太后。漢平帝祖母,晚年被傅昭儀陷害,服毒自殺。 4衛婕妤:河北定州人,衛子豪之女,生平陽公主。姑母系宣帝衛婕妤,妹衛姬是平帝生母。
5司馬良娣(前72-前54)長安人,漢元帝妾室。前56年選入宮后,冊封良娣,早死。
漢成帝1許后(前52-前8)山東巨野人,漢成帝皇后,平恩侯許嘉之女。初為太子妃,前33年立為皇后,生下兒女,早夭。前18年被廢位,改居長定宮,謚號孝成皇后。色藝俱佳,擅于文章,后因趙氏姐妹陷害,因此被廢,囚禁于昭臺殿,后被逼服毒自殺。
2趙飛燕(前45-前1)原名宜主,山西澤州人,趙臨之女。初入陽阿公主家,學習歌舞,前18年封婕妤,前16年封皇后。前7年成帝去世,尊為皇太后,前1年降稱孝成皇后,后來自殺身亡。
趙飛燕劇照
3趙合德(前45-前7)漢成帝寵妃,趙飛燕之妹。曾出入陽阿公主府,擅長歌舞,前16年封婕妤,后成為昭儀。前7年成帝死后,被迫自盡,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
4班婕妤(前48-2)名恬,班況之女,山西樓煩人,西漢著名女詩人。生1子1女,皆夭折。前32年召為少使,不久立為婕妤。趙氏姐妹入宮后,被誣陷參與巫盎案。此后,便請居深宮侍奉王太后。現存作品僅三篇,《自傷賦》《搗素賦》和《怨歌行》。公元2年病逝,時年49歲,葬于成帝陵中。
5李平:賜姓衛氏,封婕妤,班婕妤的侍者,向漢成帝所薦,立為婕妤,漢成帝乃賜其姓衛。 6馬婕妤(前):馬援姑姑,葬于延陵。
7馬婕妤(后)馬援姑姑,死后葬于延陵。8王美人 漢成帝嬪妃
9許美人:山東巨野人,許皇后侄女,生有1子,被殺害。10張美人 王鳳妾室妹妹,后為漢成帝妃嬪。11曹宮:字偉能,原是宮婢,生1子,后與子皆被害。
漢哀帝1傅皇后(-前1)史稱傅黛君,河內溫縣人,孔鄉侯傅晏之女。前8年立為太子妃,次年立為皇后。前1年漢哀帝去世,退居桂宮。隨后,被廢為庶人,在陵園中自殺,謚號孝哀皇后。
2董昭儀: 董恭之女,董賢之妹,漢哀帝妃,前8年封昭儀。
漢平帝1孝平皇后王氏(前10-23)史稱孝平皇后,王莽嫡女。公元4年立為皇后,6年尊為皇太后。新朝時被封黃皇室主,但忠于漢室拒絕改嫁,23年自焚而亡。
新朝君主
新帝王莽1王皇后(前46-21)王莽正室,宜春侯王咸之女,新朝王莽皇后。生子王宇,王獲,王安,王臨,女孝平皇后。因丈夫連續殺三個兒子,后來悲傷而死,謚號孝睦皇后。
2史皇后:京兆杜陵人,史諶之女,21年立為皇后,23年在亂軍中失蹤。史諶投降綠林軍,但仍然被處死。3增秩:原為侍妾,生子王匡,女王曄。4懷能:原為侍妾, 生子王興。5開明:王莽侍妾,生女捷。6原碧:原為王莽侍妾,因與王臨私通,密謀殺死王莽,后被逼迫自殺。
東漢君主
漢光武帝1郭圣通(6-52)真定藁城人,郭昌之女,真定王劉揚外甥女。光武帝首任皇后,生東海王劉強,沛獻王劉輔,濟南王劉康,阜陵王劉延,中山王劉焉及涅陽公主。24年劉秀隨軍征戰河北,嫁劉秀。次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被冊封為貴人,不久受封為皇后。41年封中山王太后,遷居北宮。43年太子劉彊亦被廢,并改封為沛太后,52年病逝,葬于邙山。
2陰麗華(5-64)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原配,陰陸之女。東漢第二任皇后,生漢明帝,東平王劉蒼,廣陵王劉荊,臨淮公劉衡,瑯邪王劉京。以美貌著稱,昆陽之戰后,劉秀于宛城迎娶其為妻。東漢建立后,受封貴人,41年郭圣通被廢,冊封為皇后。明帝即位后,尊為皇太后,64年正月崩,謚號光烈皇后。
陰麗華
3許美人:光武帝嬪妃,冊封為美人,生楚王劉英。
漢明帝1馬皇后(39-79)馬援之女,陜西興平人,漢明帝皇后。52年選入太子宮,初為太子侍妾。57年漢明帝即位,封貴人,60年立為皇后。待人寬厚,約束外家著稱,75年封太皇太后,79年去世,享年41歲,謚號明德,葬于顯節陵。
明德馬皇后
2賈貴人:河南南陽人,漢明帝妃,漢章帝生母。初選為太子妾,57年封貴人,生漢章帝和平陽公主。3陰貴人:陰麗華族人,有寵于漢明帝,生梁節王劉暢。4閻貴人 尚書閻章之妹
5秦貴人:潁川太守秦彭之妹,冊封貴人。 6閻貴人 尚書閻章之妹 7賈貴人:賈復孫女,賈武仲長女,漢明帝嬪妃。
漢章帝1竇皇后(60-97)祖父竇穆,父竇勛,陜西咸陽人。收養漢和帝,東漢首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77年與妹同時入宮,次年立為皇后。88年漢章帝去世,漢和帝即位,尊為皇太后,臨朝攝政。97年去世,與漢章帝合葬敬陵,謚號章德皇后。
2宋貴人(61-82)生清河王劉慶,后被迫自殺,追謚為敬隱皇后。父親宋楊,74年選入太子宮,章帝即位,被立為貴人,生慶皇太子。旋以讒廢,被迫自殺。
3宋貴人(62-82)小宋貴人,漢章帝貴人,扶風平陵人,父宋楊,敬隱皇后之妹。與姐同為漢章帝妃嬪,74年選入太子宮,章帝即位,被立為貴人,后來一同飲藥自殺。4梁貴人(62-83)褒親侯梁竦之女,生漢和帝。年少失母,為舞陰公主所撫養。77年選入掖庭為貴人,79年生漢和帝,追謚恭懷皇后。
5竇貴人:章德皇后之妹,生平春王劉全。6梁貴人:梁竦之女,梁貴人姐姐,又稱梁大貴人。7申貴人:漢章帝貴人,生濟北惠王劉壽,河間王劉開。
漢和帝1陰皇后(80-103)河南新野人,陰識曾孫女,陰綱之女,漢和帝皇后。聰明穎慧,喜好書法。92年選入宮,受封貴人,得到漢和帝寵愛。96年立為皇后,同年鄧綏入宮。鄧綏入宮后,漢和帝對其寵愛減少,便以祝詛之術詛咒鄧綏。102年事情敗露,廢黜皇后之位,遷居桐宮,次年憂郁而死,時年24歲。
2鄧綏(81-121)河南南陽人,漢和帝皇后。祖父鄧禹,父鄧訓,95年選入宮,102年封皇后。105年漢和帝駕崩,殤帝年幼,由其臨朝稱制。執政期間,派兵鎮壓西羌之亂,臨朝稱制達16年,朝中多有非議。殤帝駕崩,決定立安帝劉祜,仍然臨朝聽政,尊為太后,謚號和熹皇后。121年崩逝,享年41歲。
3周貴人(~127)漢和帝妃子,103年冊封貴人。
4馮貴人:漢和帝嬪妃,103年冊封貴人。
漢安帝1閻姬(96-126)河南滎陽人,北宜春侯閻暢之女,漢安帝皇后。114年選入宮,冊封為貴人。次年立為皇后,專寵妒忌,漢安帝與李宮人生下劉保,便將李氏毒死。124年與江京等誣陷太子劉保,將其廢為濟陰王。漢安帝去世,便與兄弟閻顯等擁立劉懿為帝,尊為皇太后。不久,劉懿患重病,閻顯與江京等害怕劉保繼位會報復他們,勸其征調諸王王子繼位,中黃門孫程等合謀殺死江京等人,立劉保為帝。閻顯兄弟及黨羽都被誅殺,遷到離宮居住,謚號安思皇后。
2李宮人:生子劉保,被閻姬毒殺,追謚恭愍皇后。
漢順帝1梁妠(116-150)將軍梁商之女,甘肅平涼人,漢順帝皇后。善做女工,精通經史,13歲時入宮,被冊封貴人。132年被立為皇后,144年漢順帝去世,漢沖帝繼位,封為皇太后,臨朝聽政。次年沖帝去世,與梁冀商議擁立漢質帝劉纘,仍由其秉持朝政,146年其兄梁冀毒死漢質帝,擁立漢桓帝,繼續臨朝聽政。150年還政于漢桓帝,同年去世,謚號順烈皇后。
2虞美人(118-179)漢順帝時美人,舞陽公主和漢沖帝生母。13歲以良家子身份選入掖庭,生下女兒舞陽公主。143年生漢沖帝,175年加封憲陵貴人,179年去世。
3梁茱 梁商之妹,梁妠姑母,立為貴人。
4竇貴人:竇章之女,漢順帝妃,冊封貴人。
5伏貴人:山東瑯邪人,伏晨孫女,漢順帝妃。
6友通期:支姓,梁商進貢美女與順帝。初封美人,被驅逐后改嫁,與梁冀私通,生子伯玉。后來,孫壽使子梁胤將其誅殺。
漢桓帝1梁女瑩(-160)甘肅平涼人,梁商之女,漢桓帝皇后。梁冀之妹,147年被立為皇后。生活奢侈,使得漢桓帝對她冷落,不久憂憤而死,謚號懿獻皇后。
2鄧猛女(-165)南陽新野人,鄧香之女,桓帝第二任皇后。永興年間入宮為采女,得到漢桓帝寵幸。159年立女為皇后,為人驕橫忌妒,與郭貴人互相誣陷控訴。165年下令廢黜其皇后之位,將其送至掖庭暴室。不久憂郁而死,葬于北邙。
3竇妙(140-165)陜西咸陽人,漢桓帝皇后,竇武長女。165年選入宮后,受封貴人,同年立為皇后。167年漢桓帝去世,尊為太后。因漢桓帝無子,故立劉宏為帝。后來,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失敗,竇妙失勢,被遷于南宮云臺,謚號桓思皇后。
4田圣(141-167)漢桓帝妃子,初為采女,后立為貴人,后被竇妙斬殺。167年漢桓帝寢疾,遂以田圣等九女皆為貴人。竇皇后素忌忍,積怒于其等人,便將其殺害。5郭貴人
6馮貴人 7陰貴人 8宋貴人 9李貴人 10甄貴人 11張貴人
12湯貴人 13胡貴人 14寇貴人:寇榮孫女,漢桓帝時封貴人。
漢靈帝1宋皇后(155-178)扶風平陵人,執金吾宋酆之女,漢靈帝皇后。170年入選掖庭,被封為貴人,次年立為皇后。178年遭中常侍王甫等人誣陷,被廢黜后位,不久憂郁而死。
2何皇后(158-189)河南南陽人,大將軍何進之妹,漢靈帝第二任皇后。漢少帝生母,選入掖庭,得到漢靈帝臨幸,生子劉辯,受封貴人。180年立為皇后,189年漢靈帝去世,劉辯繼位,尊為皇太后,董卓進京,廢黜劉辯,不久被人毒殺,謚號靈思。
3王榮(160-181)河北邯鄲人,王苞孫女,漢靈帝妃,漢獻帝生母。選入宮后,封美人,181年生子劉協,后被何皇后毒殺,時年22歲,謚號靈懷。4馬貴人:漢靈帝妃,生女萬年公主。
漢后少帝1唐姬:漢少帝妃子,唐瑁之女。劉辯死后,回到家鄉潁川居住,196年拜弘農王妃。
漢獻帝1伏皇后(180-214)名壽,山東諸城人,父親伏完,漢獻帝皇后。190年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跟隨漢獻帝,入宮后封貴人。195年立為皇后,董貴人被殺后,曾給父親寫信,214年被曹操廢黜殺死,時年35歲,兩子皆被曹操殺死。
2曹節(196-260)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女,魏文帝之妹,生長樂公主劉曼。213年三姐妹同時選入宮,封為夫人,次年并封為貴人。曹操廢掉皇后伏壽,將其囚禁而死。曹操要漢獻帝立其為后,漢獻帝只得依從。220年曹操去世,曹丕襲封魏王位,曹丕授意華歆去逼漢獻帝讓位。她極為憤怒,漢獻帝廢為山陽公,貶為山陽公夫人。260年去世,謚號獻穆皇后。
曹節
3曹憲:曹操之女,214年立為貴人,曹節之姊。4曹華:初封貴人,曹節之妹,漢獻帝嬪妃。5董琳(181-200)董承之女,封貴人,懷孕時被曹操殺死,時年20歲。
6宋都:常山太守宋泓之女,漢獻帝妃嬪,建安間封貴人。董卓死后,李催部將楊奉和董承叛離,擁獻帝退往陜縣,渡黃河退到大陽,與伏皇后等人一同渡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