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玉山
呂后,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封建社會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比武則天要早八百多年。呂后雖然名義上沒有當皇帝,但實際掌握皇權十五年。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女人,要想駕馭群臣、掌控天下,談何容易?而呂后卻做到了,實在是不簡單。
《漢書》記載,呂后的名字叫呂雉,是碭郡單父縣人,現在屬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呂后的父親叫呂文,見識非凡,人稱呂公。呂公在單縣得罪了仇家,但沒有與他發生沖突,而是舉家搬遷到不遠處的沛縣。沛縣縣令是呂公的朋友,并且一直想娶呂雉為妻,見呂公一家前來,自然十分高興,趕快設宴歡迎。
縣里官吏和地方上的頭面人物紛紛前來祝賀,劉邦也去了。呂公一見劉邦,吃了一驚,趕快起身,到門口迎接,請他堂上入座。劉邦只是一個亭長,本應該在堂下就座,堂上貴賓有點看不起他,劉邦卻毫不理會,只管大吃大喝,旁若無人。
呂公仔細觀察劉邦的舉止言行,宴席散后,單獨把他留下,說:“我喜歡相面,看的人多了,沒有人能比得上你的面相。我有一個女兒,愿意許配給你。”劉邦年齡比呂雉大許多,家里又窮,自然喜出望外,滿口答應下來。
呂公的妻子惱怒了,責怪呂公說:“你總是說要讓女兒出人頭地,給她找個貴人,縣令想娶她,你都不同意,今天為什么隨隨便便就許配給一個窮小子。”
呂公說:“你不要見識短淺,那窮小子將來一定會大富大貴的。”呂公不顧妻子阻擾,硬是讓女兒呂雉與劉邦成了親。
當時,呂雉只有二十歲,而劉邦已經四十多歲了,地位不高,家里又窮,而且還有一個非婚子劉肥,顯然不是門當戶對。呂雉卻聽從父命,默默地接受了。這表明年輕時候的呂后,是一個孝順聽話的孩子。同時,父親的遠見卓識和果敢性格,肯定也會對呂后有很大影響的。
呂雉與劉邦在沛縣共同生活了四五年,這期間,他們先生了一個女兒,即魯元公主,又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后來的漢惠帝。劉邦愛交朋友,游手好閑,經常不回家。呂雉獨自撫養兒女、贍養公婆、操持家務,還要帶兩個孩子下田勞動,日子過得很辛苦。
有一次,呂雉帶孩子去田間干活,遇見一位老人討水喝。呂雉見他饑餓,不僅給他水,而且主動送他飯吃。老人很高興,夸贊呂雉和兩個孩子都有大貴之命。由此可見,當年的呂雉,還是挺善良的。
這樣的日子,雖說艱難,卻還平靜,但沒過多久,呂雉的厄運就接連不斷。劉邦私放徒役,成了逃犯,官府找不到他,就把呂雉抓去,關到大牢里,呂雉第一次遭受了牢獄之苦。
獄中生活苦不堪言,獄吏還對呂雉任意侮辱,呂雉只能默默忍受。有個獄卒叫任敖,實在看不下去了,把獄吏痛打了一頓。任敖后來跟隨劉邦起義,呂后掌權后,把他提拔為御史大夫。呂后還是知恩圖報的。
劉邦在芒碭山聚義的時候,呂雉經常給他送東西,別人都找不到劉邦,只有呂雉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他。呂雉神秘地對人說:“劉邦藏身的地方,上空有一團云氣,所以很容易找到。”
這是呂雉在故弄玄虛,目的是幫助丈夫擴大名氣。果然,許多年輕人聽說了此事,都去依附劉邦。劉邦就是靠著這些人,打進縣城,舉兵起義。可見,呂后是很有智慧的。
劉邦起兵走了以后,呂雉仍然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與丈夫一別就是六七年。這期間,呂雉不幸當了項羽的俘虜,第二次遭遇牢獄之災,過了兩年半的人質生活,還差點被項羽殺了。后來,韓信率軍繞到項羽背后,項羽不得不議和撤兵,放回了呂雉。如果沒有韓信,呂雉恐怕很難與丈夫團聚了。韓信是呂后的恩公。
呂雉與丈夫團聚,自然十分高興,但她發現,劉邦身邊,卻多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那就是戚夫人。劉邦是在呂雉當人質的時候,另尋新歡,娶了戚夫人。當時,呂雉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她什么也沒有說,只是默默地承受著。好在劉邦稱帝以后,并沒有完全忘記舊情,封她為皇后,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呂雉當了皇后,位極人臣,尊貴無比,她性格中剛毅的一面開始顯露出來,心中多年積累的怨氣也要爆發了。
劉邦當皇帝以后,經常帶兵外出平叛,把戚夫人帶在身邊,而留呂后鎮守京城。漢十年,劉邦率軍去平定陳豨叛亂。呂后在京城,忽然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說韓信與陳豨勾結,圖謀造反。呂后不由得大吃一驚。韓信為漢朝打下了半壁江山,是西漢開國最大的功臣,又有軍事奇才,雖然他被監視居住,虎落平川,但影響力仍然很大,他若造反,非同小可。呂后想派兵去抓,但怕韓信早有防備,想召他進宮擒獲,又怕韓信稱病不來,于是找蕭何商議。
蕭何是韓信的恩公,當年如果不是蕭何極力推薦,韓信恐怕難以成名。但此時,蕭何不僅沒有為韓信說情開脫,反而獻上一計,假裝說傳來消息,劉邦已經殺了陳豨,讓群臣進宮慶賀。蕭何還親自跑到韓信家里,說:“你雖然有病,還是勉強去祝賀一下好”。
蕭何生拉死拽,硬把韓信弄進宮去。韓信一進宮,呂后就命令武士把他綁起來,押到長樂宮的鐘室,立即把他殺了,而且滅其三族。可憐一代名將和開國功臣,就這樣死在了婦人手里。
呂后抓住韓信以后,既不審訊,也不調查核實,更不向劉邦請示,而是直接把他殺了。所以,對于韓信是否真的謀反,史學界有著不同的看法。其實,不管韓信造反也好,不反也好,他都難逃一死,因為韓信太有才了,他的才能威脅到了皇權。
呂后敢于背著劉邦,擅殺功臣,是因為她知道劉邦的心思,只有殺掉韓信,劉邦才會安心,她只不過是替劉邦操刀而已。果然,劉邦平叛歸來,聽說韓信死了,雖然有點憐憫他,但心中十分高興。
呂后為人剛強堅毅,心狠手辣。她設計除掉韓信,又力勸劉邦殺掉彭越,眾臣對她十分畏懼,呂后也樹立起了個人權威。不過,呂后自己也遇到了危機,那就是劉邦多次想廢掉劉盈,改由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
呂后心急如焚,找了一些大臣去勸說劉邦。很多大臣進諫勸阻,叔孫通、周昌更是犯顏直諫,表示堅決反對。呂后又找了足智多謀的張良幫忙,請來了“商山四皓”,費盡心機,終于打消了劉邦更換太子的念頭,保住了兒子的太子地位。
劉邦在臨終前,呂后問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蕭相國死了,誰能接替他呢?”劉邦回答:“曹參可以。”呂后又問曹參之后的事,劉邦說:“王陵可以接替曹參,不過他有些迂愚剛直,陳平可以做他的助手。陳平智慧有余,但難以獨擔重任。周勃深沉厚道,雖然缺少文才,但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他,可以讓他擔任太尉,統領軍隊。”可見,劉邦此時已經把天下托付給呂后了。
劉邦死后,呂后控制著后宮,四天秘不發喪。她擔心兒子柔弱,駕馭不了那些功高權重的大臣,便日夜與寵臣審其食商議,想借劉邦的名義,把功臣們全都殺掉。呂后真夠狠毒的!
幸虧審其食的朋友酈商知道了這一天大的陰謀,急忙跑去,曉之利害,進行勸阻。呂后也覺得這樣做風險太大,搞不好會立馬完蛋,不得已打消了念頭。不過,呂后的陰謀后來泄露了,人們都知道了呂后心腸歹毒,人人內心恐懼不安。所以,在呂后掌權期間,無論做什么事情,沒有人敢于反對。呂后牢牢掌握了朝廷大權。
漢惠帝登基時只有十六歲,性格又軟弱,面對如此剛強狠毒的母親,他的處境怎么樣呢?請看《新視角讀(漢書)》之二十四,可憐的漢惠帝和他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