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麻黃、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棗、白芍
項強、頭痛、發熱、喉嚨痛。(倪說有無汗均可)
初起感冒、前額頭痛、后腦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不舒服。
一直在流汗的時候不用要用葛根湯、平常吃不會發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時則會發汗。
初起感冒,若有汗要去掉麻黃,或用桂枝湯。
處方內容是葛根15克麻黃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大棗十枚,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后會得到微汗出來,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發燒喉嚨痛時,這是因為病人是在發汗時得到的感冒,主要癥狀是后項強痛,頭痛又怕風吹,身體肌肉疼痛,喉嚨痛,口渴等等,同時這個處方我們也可以給正在發水痘而發燒的小孩吃,在退燒的同時可以將水痘逼出體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會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嚇人,其實病已經好轉,病人燒退,體力也同時會好轉,當病人燒退同時胃口恢復時就可以停藥了。
發燒、頭痛、身疼、無汗、喉痛,頸、后腦、前額痛,下利。
葛根18g、桂枝10g、麻黃6g、白芍12g、大棗劈三枚、生姜六片(小兒可減至四片)。
患者癥狀:發熱(或不發熱)、無汗(自身不無故出汗)、害冷(小兒不會說話者,用手撫摸其背脊,無汗即害冷)。服此方后,再出汗者,仍是屬于發熱、無汗、害冷。如開始此證有惡心、嘔吐者,于葛根湯中加半夏12g,即葛根加半夏湯。
說明:此方已變換麻黃的劑量(4~15g),可使教難治愈之感冒,迅速痊愈,以下有麻黃的方劑,與此方相同。陸淵雷先生稱此方對感冒應用最廣。
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棗、白芍
有汗、怕風吹、頭痛、有點發燒、肌肉有些酸痛。
處方內容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紅棗十枚,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后會得到微汗出來,這個處方使用的最多,民眾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湯藥后,感冒癥狀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湯藥后需要喝一點粥,來幫助藥力達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將感冒病毒清除于體外,病人會迅速恢復過來,使用此方時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癥狀,當你發現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時全身肌肉痛,不喜歡被風吹到身體,加上一點發燒又沒有胃口時,你就可以按照我說的比例來抓藥服用,在服用過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復,就代表病已經完全好了。
發燒、頭痛、身疼、有汗、鼻鳴、干嘔。
桂枝10g、白芍12g、甘草5g、大棗劈三枚、生姜六片(小兒稍減)。
患者癥狀:發熱、害冷(小兒不會說話者,只憑發熱,有汗足夠)、有汗(任何時候,身上總是汗津津的)。
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能按證選方,選得此方者,即可痊愈。如感冒開始此證即帶喘者,可將桂枝湯中加入杏仁12g、厚樸10g,即桂枝加杏子厚樸湯。治此證中的咳嗽,亦用此方。
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
完全無汗、極度怕冷、發燒、身體疼痛。
處方內容是麻黃5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炙甘草10克,每付藥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時服用,這個處方是專門治療一種特殊的感冒,主要癥狀是非常怕冷,身體關節疼痛,發燒,沒有汗,這個感冒癥狀多發生于冬天寒冷時,但是也有時會發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記住一點,只要出現這個癥狀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臟病的記錄,就不可以服用它,其他的都可以服用。
發燒、頭痛、身疼、無汗、鼻塞、全身酸痛。
麻黃6g、桂枝10g、杏仁12g、甘草5g。
患者癥狀:發熱、害冷、無汗、全身骨節疼痛,或無骨節疼痛而帶喘者。
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能按證選方,定能痊愈。此方比葛根湯所治為更重一層的感冒。如患者骨節酸楚微痛者,可先服葛根湯為宜。此方用于輕證反而無效。此即所謂解毒劑并非是退熱劑。
麻黃、杏仁、炙甘草、石膏
咳嗽不止、痰出黃粘、胃口尚好。
熱性的氣喘、急性肺炎、熱郁肺葉(胸悶、呼吸急促,唇紅似擦胭脂,量體溫卻不一定發高燒)。
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咳嗽、流涕、痰飲、熱證、黃痰膿綠。
麻黃8g、杏仁10g、石膏18g、甘草5g。
患者癥狀:低熱或無熱、不害冷、呼吸困難、咳嗽口渴或帶喘者。
說明:此方所治亦為溫病,感冒而帶喘、咳嗽、呼吸困難者。即此方可治不害冷帶喘者,與此相對麻黃湯可治害冷帶喘者。
麻黃、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棗、石膏
怕冷、無汗、發燒、咳嗽重、咳出黃痰、身體痛、口渴重、喜喝冷水、沒有胃口。
處方內容是麻黃10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生姜二片大棗十枚,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后會得汗出來,此方主要的感冒癥狀是發燒,咳嗽吐濁痰,病人自覺體外怕冷體內很熱,體表沒有出汗,有身體疼痛現象,口渴又沒有胃口,此時就可以服用這個處方,大青龍湯是我國千年來專門用來治療瘟疫之類的傳染病時所使用的最有效處方,近來發生所謂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龍湯證,民眾一旦發現得到此病而當你們當地的西醫與中醫都宣布無法治療時,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來保命。
桂枝10g、麻黃8g、杏仁12g、石膏20g、甘草6g、大棗劈三枚、生姜六片。
患者癥狀:在《傷寒論》中共有兩條論及大青龍湯所治病癥,一是發熱、害冷、無汗而煩躁者,一是身重、無少陰證者。以上說法當然都是對的。在臨床中,此方可治發熱或不發熱、害冷或不害冷或反害熱型的感冒。用時應先弄清楚前三方沒有之癥候,即用此方治療。
說明:前三方即葛根湯、麻黃湯、桂枝湯都與要求條件不符者,方可用此方,而不能把他看成治感冒的全能藥方。另外,他還可以治愈感冒所帶哮喘癥候。
麻黃、桂枝、炙甘草、干姜、細辛、半夏、白芍、五味子
怕冷,無汗,發燒,咳嗽重,出白痰,無渴,身體痛,沒有胃口。
處方內容是麻黃10克白芍10克干姜5克細辛5克桂枝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后會得汗出來,此方主要的感冒癥狀是發燒,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覺身體里面非常冷,體表沒有出汗,也有身體疼痛現象,沒有口渴也沒有胃口,喉嚨中時常覺得癢癢的想咳嗽,有時感覺背后兩肩胛骨之間有一塊如拳大的冷塊區,此時就可以服用這個處方,服用后身體會出汗,之后高燒就會退去,咳嗽就會好轉。
不輕易用小青龍湯,流清涕(白稀)----葛根湯加蒼耳散;流濁涕(白黏稠)----葛根湯加辛夷散,不過這一組的缺點是蒼耳散、辛夷散都很難吃,有怪味道;葛根湯加苓桂術甘湯,有時稍嫌力道不足,但是很好吃。
小青龍湯來治療流清涕,容易割雞用牛刀,風寒表邪很盛時,急速用五味子收斂,很容易有「康X六百」之類西藥收斂過度的副作用;鼻涕沒了反而胸悶,鼻子難受,更加不舒服;或感冒初起,雖有風寒表證,可是正準備要化熱,一吃小青龍湯下去,干姜剛好助熱,立刻轉成唇紅涕黃…等熱象,這樣不好,所以我喜歡將他放在第二線使用。
鼻涕或痰稀白似蛋清、吃冰或吹風就喉嚨不舒服或寒咳。
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癥狀,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發燒惡寒通通可以痊愈。
寒性的氣喘、氣喘而有惡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
過敏性鼻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動不動就打噴嚏、流稀白鼻涕。
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咳嗽、流涕、痰飲、寒證、清白痰由咽喉以上分泌。
射干、麻黃、細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棗
若小青龍湯證但表癥(惡寒怕熱頭痛)不明顯→射干麻黃湯。
柴胡.黃芩.炙甘草.生姜.半夏.黨參.大棗
忽冷忽熱、加上嘔心、胸脅苦滿或女性生理期感冒。
處方內容是柴胡15克半夏15克黃芩15克黨參15克生姜二片大棗十枚炙甘草10克,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此方主要癥狀是病人自覺忽冷忽熱,有嘔心感,同時兩胸肋位感覺有脹滿感,這時就可以服用此方,還有要注意一點,就是女子在月經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時,無論妳其他感冒癥狀是如何不同,請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復過來,千萬不要去吃其他處方,如果妳同時有嚴重的痛經問題,妳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與服用方法不變。
感冒中間期(已不再發燒.惡寒,或有輕微的發燒,而不惡寒)口苦.咽乾.目眩,心煩.胸脅悶痛.食欲不振.有想吐的感覺.眼睛.耳朵.咽喉不太舒服.耳鳴.淋巴結癤。
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癥狀時亦可服用。
往來寒熱(發燒時不惡寒,惡寒時不發燒,但兩者明顯交替發作)。
柴胡18g、半夏12g、黃芩10g、黨參10g、甘草6g、大棗劈三枚、生姜六片。
患者癥狀:胸部脹滿、嘔吐或惡心、寒熱往來者(所謂間歇熱,此證就是。寒熱往來是指上午不發熱、下午發熱,發熱即害冷)。上述癥狀共有三項,如見有二項,即用此方無疑。
說明:初期感冒的,服此方約三劑,即可治愈。感冒患者,大多初期不是此癥,經過一周以左右后,才變成本癥者。另外,感冒嚴重性強的患者,不管以前的使用藥方多么正確,按《傷寒論》的說法,不少人仍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此經,而應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柴胡、半夏、芍藥、生姜、大黃、黃芩、枳實、大棗
便秘、又有忽冷忽熱、胸脅苦滿、發燒。
知母、粳米、石膏、炙甘草
(反覆發燒)若熱勢重柴葛解肌湯加一點點(白虎湯或石膏)。
石膏20g、知母10g、甘草6g、大米20g(自備)。
患者癥狀:發熱或高熱、害熱、口極渴全身出大汗。
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患此癥的極少。大多數的患者感冒后一周以上而變成此證者方用此方。此方與西醫的開始感冒即以消炎退熱為主,經方派中醫這時和西醫相同,也是以求退熱為主。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
發燒、頭痛、身疼、咽痛or咳嗽、流涕、痰飲。
麻黃6g、炮附子12g、細辛3g。
患者癥狀:害冷、無汗、沒有精神(大多光想瞑上眼睡覺,典型的是難以入睡,也有的能睡著)。
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愈。此即中醫所謂少陰直中。也有經過感冒多日,以變成此癥者,急服此方,即可痊愈。此證屬于危險癥候,醫務人員多視為輕癥感冒,以致轉歸于死亡。如本方證與葛根湯證不易分辨時,應先服本方為佳。
(如本方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與葛根湯證不易分辨時,應先服本方為佳。)費教授此說,是站在早點吃對藥,不要耽誤病情的觀點.老皮倒覺得:(如本方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與葛根湯證不易分辨時,應先服葛根湯為佳。以免吃錯藥,造成誤治變證。)
茯苓、白術、白芍、炮附子、生姜
茯苓15g、白術10g、白芍10g、炮附子12g、生姜六片。
患者癥狀:害冷、多不發熱或發低熱、站立時則頭暈。
說明:初期感冒的,服此方即可治愈。但大多是中、老年人,孩子較少,患此方證久治不愈,不論患病年月,用此方大多皆可治愈。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當歸、桂枝、白芍、木通、細辛、吳茱萸、甘草、大棗
當歸10g、桂枝10g、白芍10g、木通10g、細辛3g、吳茱萸8g、甘草6g、大棗劈三枚、生姜六片。
患者癥狀:害冷、四肢冰冷、發熱或不發熱。
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服上述對證的方劑不能治愈,按要求試服此方。
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黃芩、石膏、白芍、甘草、桔梗、生姜、大棗
反覆發燒,有內熱唇紅臉紅→柴葛解肌湯
柴葛解肌湯證(包括不明原因的發高燒)----很多小孩子今天發高燒,發到41度,到第二天又好了,媽媽以為好了,到了傍晚又繼續發燒,一直這種接替的現象,叫波狀熱,這種小孩子一發燒臉頰紅紅、嘴唇也紅紅乾乾。
比較:兩者都是外寒內熱,大青龍湯證以“咳嗽”為主,柴葛解肌湯證以“發高燒”為主。 補充:柴葛解肌湯的科學中藥劑量不夠,必要時要加重石膏或加白虎湯。 例如:柴葛解肌湯3g加石膏0.5g或柴葛解肌湯3g加白虎湯1g。
麥門冬、人參、炙甘草、粳米、大棗、半夏
熱咳,干咳無痰或咳嗽痰黃黏稠、咽喉痛、發炎、沙啞,扁桃腺發炎。
麥門冬湯會影響葛根湯發汗作用,所以初期感冒發燒惡寒,欲汗不得汗時不用。
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咳嗽、流涕、痰飲、干咳無痰,因喉嚨癢而咳。
茯苓、桂枝、白術、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