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影響我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目前,我省冶金、有色金屬、橡膠、造紙等行業的原料對國際
酸鹽的49%,鈷礦石的41%,大多數礦床品位高,分布連續,便于大規模開采
剛果(金)號稱“世界原料
倉庫”,面積234.5萬平方公里,是我省面積的15倍,人口7000萬人。已探明的銅礦金屬量儲量7500萬噸
,鈷礦4500萬噸,鋅礦700萬噸,錳礦700萬噸,鉆石3億克拉,鈾、鉭、錫、鎢、鎘、鉻儲量可觀
剛果(金)還有150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沒有開發。
幾內亞國土面積雖小,只有24萬平方公里,但鋁釩土探明儲量高達400億噸,遠景儲量700億噸,露天開采,品位高達50%以上,新發現的鐵礦儲量100多億噸,含量56-70%,其它礦種尚未普查。
尼日利亞面積92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人,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
石油輸出國。已探明石油儲量50億噸,可開采33年、天然氣16.2萬億立方米,天然瀝青儲量400億噸,鉭
、鋰、鉍、鈦、鋁、鋅、高齡土、黃金儲量可觀,也是西非唯一的產煤國。
80年代,西方控制了非洲36%的鐵礦,10%的銅礦。
幾內亞含量65%以上的鋁釩土,約85%的地塊被美國鋁業公司和加拿大、俄羅斯公司控制。
近年新發現的儲量達100億噸的鐵礦被澳大利亞必拓公司搶先購買。
尼日利亞的石油開采權被美孚、殼牌等跨國壟斷。
2001年,西方公司借剛果(金)經濟困難,國有礦業公司經營不善的機會對其銅、鈷資源展開新一輪搶占,其富礦已被美國、比利時、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瓜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韓國和印度也開始插手非洲的礦產資源開發。
不允許鋁釩土出口,政府官員私下還要索取高額好處費。
目前,距大西洋岸邊500公里范圍內,方便鐵路運輸的礦區都已被西方公司控制,而政府僅持15%的股份。西方公司,維持其壟斷地位。
中鋁公司在幾內亞投資5000萬美元,拿下了5萬平方公里的勘探權,將投資建設氧化鋁和基礎設施。
中國有色總公司投資2000萬美元的剛果(金)魯本巴西冶煉廠,
據我們觀察,盡管像剛果(金)、幾內亞歷經多年戰爭,基礎設施相當落后,但總體情況比我們改革開放初期好,尼日利亞條件更好些。如果防范措施得當,潔身自好,也不會輕意感染疾病。
六十年代,李氏集團從香港進入尼日利亞,從生產搪瓷制品起家,成為全國華人巨商,建成了拖鞋、軋鋼、塑膠、印刷、包裝材料等40多家工廠,當地員工達3萬余人/
臨沂東方路橋公司在幾內亞投資300萬美元興建的制藥廠竣工在即,建成后幾乎山東省所有藥品都可當地生產,在當地和周邊國家銷售。
臨沂中洋工業公司在尼日利亞辦起膠合板廠,雇傭了80多個當地員工,去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今年可再翻一番。他們反映,當地每方木材260元人民幣,比國內低80%以上,除發生小偷小摸現象外,從未發生危及安全的事情。
目前,除尼日利亞東部地區,剛果(金)與盧旺達、烏干達交界地區還有反政府武裝外,其余地區已無戰爭。
注重搜集一切有關礦產資源的信息,并延伸到產業、產品進行統盤的評估和研究。
在東非地區,應以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贊比亞等國為重點,西部非洲,應以尼日利亞為重點,南部向剛果、加蓬、多哥擴張,北可向幾內亞、加納等國延伸,北非可以蘇丹、阿爾及利亞為重點,南部非洲以安哥拉、博茨瓦納、納米比亞為重點。這些國家的特點是,地域遼闊,國土面積都在幾十萬平方公里,蘇丹達200多萬平方公里;資源豐富,特別是礦產資源儲量可觀;政局穩定,對我友好,與我省已有一定基礎的經貿關系;經濟落后,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日用品和工業品基本依靠進口解決,與我省的經濟互補性很強。要以新的角度和視野看待資源開發。
像西方國家那樣,基本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產業鏈,就會提高資源開發的質量和效益,也會贏得當地朝野各界的認同。
最近兩年,我國政府調整了對非經貿合作的方針政策,在一些國家采取了“工程換資源”、“工程換產品
”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也為我省擴大對非經貿合作開拓了思路。我們認為,可采取以
下幾種辦法:
個省,全部是土路,近期需修公路13萬公里,7個機場,300萬套住房。幾內亞及需修建的公路有3000-
5000公里,客運鐵路基本癱瘓,政府正在與世界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協商,擬新建1100公里鐵路和港口。
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給尼日利亞政府帶來巨大收益,去年外匯儲備800多億美元,急于改變目前公路老
化、港口壓船、電力供應不足,鐵路營運處于崩潰的狀況。據我們了解,凡承攬或中標尼聯邦政府的項目
,平均利潤率在50%以上,高出國內8-10倍。各州政府也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凡政府的項目很少有賴賬
的支出是6.6億美元。由于采用這一方式,到2002年,勘探費用下降到2.6億美元。西方的做法是,由跨國
礦業公司派生出的專業的草勘公司,在探明儲量后,或有償轉讓,或與跨國公司結成戰略聯盟,盡快使潛
在財富變為現實財富。非洲多數國家對資源家底不清楚,只知道有資源,但具體位置、品位、儲量都缺乏
準確的統計。我們接觸的技術人員,業務水平遠遠低于國內,試驗室設備也很落后。我省在這方面具有明
顯優勢,部屬及省屬專業機構近百個,5萬多人,大有作為。其一,要積極推動國家和省一級層面的合作
交流。剛果(金)、幾內亞和尼日利亞的兩個州長,對我們提出的以勘探合作換取資源開發的建議很感興
趣,還提出你們的公路修到哪里,哪里的資源開發權歸你們。可考慮今后將有償或無償幫助有關國家開展
地質勘探作為援外項目,為下一步進入礦業開發奠定基礎。其二,我省可在非洲幾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主礦
區,建立省州友好關系,從幫助勘探及合作起步,推動礦業開發的合作。其三,省里盡快建立境外地質勘
探風險基金。礦產勘探前期投入大、風險大、收益小。西方一般采取政府給予風險基金資助,或由政府出
面擔保,使勘探單位得以多渠道融資。目前有些國家對礦產勘探權控制不是太嚴,用很少的投入就可占據
大片面積,省里應按照“補缺、補緊、補劣”的原則和“急需、盈利、戰略儲備”的順序,制訂各類補助
標準。
三是探索以農業開發方式換取資源開發。非洲人均占有土地資源十分可觀,北部適宜棉花、糧食種植,中
部適宜天然橡膠等熱帶植物。按照現行法律,取得所有權土地下面發現的礦藏歸土地所有人。我駐剛果(
金)、尼日利亞大使介紹,許多州長和地方官員,多次要求我國到該國搞農業開發,有的甚至提出可無償
提供幾十萬公頃土地。駐剛果(金)維和部隊的孟加拉藉旅長,也多次對我使館提出要求國內派人到他們
控制的地區,借農業開發的名義,占據土地,進而搞鉆石開發,并由他們提供安全保障。據承擔聯合國糧
農組織援尼日利亞農業開發項目的中方組長介紹,尼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資源豐富、病蟲害少,適宜
各種作物。明年實施二期,聯合國總投資近3億美元,比一期投資增長10多倍,建議我省盡早派技術人員
或企業參加項目的實施。我們分析,“十一五”期間,我省棉花、天然橡膠、木漿、棕櫚油、大豆和水海
產品等大宗進口商品可能要出現問題。去年,我省天然橡膠進口量分別占世界產量和國內進口量的6.7%
和20%以上,木漿進口115萬噸,植物油進口39萬噸,大豆270萬噸,水海產品109萬噸,由于進口國集中度
過高,僅局限在幾個國家,而且在日、韓插手下,東南亞產膠國實行了價格同盟,有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
局面。應從進口安全戰略的高度,研究和制定農業“走出去”的政策。近期,一要探討棉花種植問題。今
后十年之內,國內受土地問題的制約,全國50%的棉花要依靠進口。應探討在北部非洲植棉及加工問題。
二要探討天然橡膠種植問題。 我省海宇集團在幾內亞承包了3萬公頃膠園,在試點成功后,鼓勵橡膠加
工企業建立自己的膠園,改變進口受制于人的狀況。三要探討木漿加工問題。“十五”期間,我省木漿進
口增長了57倍,到2010年,全省造紙產量將達到1500萬噸,產量的擴大和品質的提高,都需要木漿作為支
撐,預計需求量達到700萬噸。從現在起,要研究海外木漿基地建設問題。
四是探索用國內過剩產能換資源。目前,剛果(金)三國沒有獨立的工業體系,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基本
依靠進口解決。據我們調查,剛果(金)年產水泥50萬噸,尼日利亞200萬噸,幾內亞50萬噸,鋼材及各
類建筑材料也不能自給,電力供應緊張,尼日利亞是產油和出口大國,但汽、柴油完全依靠進口。我們建
議,要把省內產業結構調整與擴大對非經貿合作結合起來,可能取得更好效果。首先,要研究省內小火電
、小煉油轉移。前些年,省內上了一大批5萬千瓦以下的火電機組和小煉油。因環保和能源原因,國家要
求分批關停。而這些正是非洲,特別是礦區急需要的。尼日利亞的一些地方要求我們去建中小型煉油廠,
并答應提供原油。應抓緊調查研究,制定規劃,分步實施。其次,研究建材行業轉移問題。去年,我省水
泥產量高達1.49億噸,因高嶺土耗盡,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均等需靠外省原料,省內大量生產設備閑置。
應考慮逐步向外轉移。再是高能源、高污染產品轉移。西方跨國公司之所以在非洲掠奪幾十年而立于不敗
之地,一個成功的經驗是把粗加工放在產地,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增加了政府的稅收。因此,要引導
企業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結合境外資源開發,分步在產地建立起初加工基地。再次,機電、電子、
農產品深加工和紡織服裝。三國對我一般性產品的進口征收高額關稅,尼日利亞政府甚至禁止我包括紡織
服裝、水泥等41個大類產品進口,但對我在當地建廠給予鼓勵補貼,出口產品給予30%以上的退稅。從現
在起,應以降低風險、效益最大化為目的,逐個行業、產業進行專題分析研究,加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