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間銀器的品類之全、精品之多、藏量之大,是我國早期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就歷代民間銀器而言,清代當為鼎盛時期。具體有以下特征。
1、藝術(shù)表現(xiàn)貼近生活,題材廣泛,創(chuàng)意新奇,內(nèi)涵豐富,華貴典雅。
2、銀質(zhì)優(yōu)良,含銀量75%—85%。
3、多為彩琺制品,在明代傳承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層出新作,其現(xiàn)存?zhèn)魇谰烦咨园?新光減弱,依然光彩閃爍,絢麗動人,可謂銀器中之佼佼者。
4、器形多樣化,有人、神、佛、獸、禽、畜、花、鳥、蝶、魚、龜、蛙等形狀,還有扁圓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絲繩形及葉片形。
5、嵌寶工藝品類繁多,有單色的、多色的嵌寶,有局部的、滿體的嵌寶,用料有鉆石、翡翠、貓眼、珍珠等,有玉石、松石、蓉石、木變石、瑪瑙、水晶、琥珀、象牙、珊瑚、海貝、琉璃等,還有各種名貴木材如沉香、紫檀、黃洋、楠木、黃花梨木等。
早期的精工中、小件銀器,如單色、多色銀琺器物,模鏨鵲梅、麒麟、文字等器物,均不見遺存。重量在3克—10克的雞、狗、貓、兔、牛、羊、馬、鹿形的附屬掛件和鏨刻、浮雕、纏絲鏤空、烤藍鈿翠、鎏金嵌寶的發(fā)釵、發(fā)花、步搖、胸花等,形態(tài)極美,工藝極精,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著當時銀器制造的精湛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