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據《江夏紫云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黃守恭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黃守恭在泉州做官(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開拓者),非常富有,有土地三百六十莊。起初匡護禪師向黃守恭要一塊地建寺院,黃沒有答應。匡護禪師于是經常出入黃家,殷勤結交。黃守恭對匡護禪師說:“如果想要我的地,等我后園的桑樹開蓮花,我自然會把地給你。”匡護禪師歡歡喜喜地走了。第二天,匡護禪師又來了,對黃守恭說,你后園的桑樹開了蓮花,請去欣賞。果然,看見桑樹開蓮花。黃反悔,匡護禪師飄然而去,并無蹤跡。沒幾天,黃公就得了病,三年不愈,桑樹三年開花不絕。黃守恭感嘆說:這個僧人不是一般的人啊。于是張榜找尋,匡護禪師忽然到來。黃公問,不知要多少地?匡護禪師說,我的袈裟遮蔭處足夠了。黃公答應了。匡護禪師把袈裟拋至天空,三百六十莊地都被遮蔭,于是黃守恭把所有的地給了匡護禪師。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開始,先后建成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名開元寺)。因其處常有紫云蓋地(另說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云蓋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余年眾草不能繁殖。),大書“紫云”二字揭于山門。開元寺的土地是黃守恭獻的,寺內建檀樾祠,專奉黃守恭的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