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文/音頻 by 老丁
文字內容 by 01月09日行情分析
周三,上證玩了個沖高回落。上午高開高走大漲,最高一度沖至2574點,11點左右遇阻,下午2點后開始跳水,最后收于2544點,盡管再留下了一個缺口,卻收出了一根帶長上影的小陽線。這還算好的了,看看創業板,下午直接翻綠了,遇阻跡象很明顯,追漲的人、估計跟吃了蒼蠅似的。
至于下午回落的原因,其實也不意外。上午熱點的表現、就已告訴了我們答案,因為沒一個能打的(能持續的)熱點:
1)汽車家電,這是在反應消息面,大概率一日游;
2)5G等強題材(游資題材),仍強者恒強,但龍頭開始靠接力,一些高位票、分化明顯加劇,預計大面日不遠了;
3)金融,這是反彈的主心骨,上周五的低開高走大陽,就是券商帶的;之后,金融歇了兩天,大盤也隨之不上不下、僵持了兩天;周三早盤的高開高走,是銀行大哥帶的,銀行沖不動了,券商、保險出來接力,但明顯有心無力,看看券商,沖了一波、反而趕了個頂;
4)其余輪動熱點,從可持續角度,基本可忽略。
可以說,當你熱點們數了一遍,接下來能繼續引領沖高的熱點在哪?都是問號。就像周二收評里提到的,金融的再活躍,倒是助力大盤上突了,但做多資金的出路仍不清晰,即便還有再反彈嘗試,也難打出空間來。
怎么解決?還是周二收評里提到的:從熱點的角度,需要新的強熱點出來引領,因為任何一波中級反彈,都少不了領漲熱點;從技術角度,則需要構筑有效的底部形態,借此給予市場更多的做多信心。
實戰中做股票,周期一定要清楚,你買一只股票,是做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買之前就必須清楚,因為不同周期,對應的買入策略是截然不同的。之前的收評,一般是說完行情觀點、再給應對策略,今天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老丁試著把應對策略拆分到不同周期的判斷上。
先說中周期。觀點一直不變,2440點有望是階段底,一季度大概率有一波跨春節反彈,而周三的上突、也算是加強了該預期判斷。只是,底部形態還未成型,此時要起行情、無外乎兩種可能,一是回踩構筑二底,然后再企穩反彈;二是靠持續放量、直接逼空上突。考慮到春節還在后面,靠放量逼空強推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也就是說,后面大概率有二次筑底。
根據這個判斷,那中線波段者的應對策略就是:目前只適合拿個底倉,別太高,2-3成差不多;然后,耐心等后面的二次回踩,根據屆時的回踩確認情況、再決定加倉。有底倉的,目前只需控好倉位,至于短線漲跌皆可看淡,畢竟大的波段機會還在后面;沒有底倉的,這時就要沉住氣了,適合拿波段底倉的位置、還是在2500點之下。不知道底倉拿什么票的,用指數ETF替代即可(可參考的有:510050、510300、159915等)。
對于短周期,周三的沖高回落,算是確認了上方的強阻力,基本頂著短期天花板了,接下來就要注意遇阻回撤的預期了。空間上,短線支撐仍繼續參考周一缺口2515點,若短期不補該缺口,預計會在2515點上方僵持一陣、再回落;若直接跌破缺口,那就是確認2574點的短期頂了。
若是短做者,應對策略就不一樣了:今天的沖高,無疑是給了我們賣漲的好機會(午評有提示),接下來的短做就需要多一些謹慎了。
若短期不直接回補周一缺口,短線激進者可以輕倉(3成以內)、找低吸機會或買尾盤短做,若找不到低吸機會或合適的低吸票,則直接休息觀望。具體還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但至少要記住,接下來的短做需要多一些謹慎、少一些激進,尤其是一些高位票、短期更需謹慎。
看到了吧。不同的周期,多空觀點未必會一致,所以,短做者的應對、必須要依從短線的判斷;中線波段者的應對,則需要依從中線的判斷,切不可錯配周期。而買賣周期錯配,往往是很多散戶虧錢、乃至虧大錢的根源。
比如,若大家手中有被套的股票,那你回想下,你當初買入是為了做短線還是長線?如果是做短,卻因為被套而做成了長線,你虧錢還怪得了市場嗎。
那現在, 老丁是看多,還是看空?是多頭,還是空頭?周期不同,答案也不同。所以,大家在看老丁的觀點、參考老丁的應對策略時,一定別忘了對應的時間周期。老丁語錄:不帶周期的預測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