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衛報The Guardian》做過一篇很有意思(味道)的報道:美國人多久換一次內褲?數據聞起來發臭……
圖源:衛報
文章引援一家內褲公司的調查數據,發現45%的美國人沒有每天換洗內褲,一條內褲可以穿2天或2天以上,甚至還有13%人的內褲每天穿,超過一周不更換……
有內味了……
并且,在這些不換內褲的人里,男性普遍要多于女性,超過一周不換內褲的男性人數是女性的2.5倍。這似乎也十分符合大眾的認知,因為男人總是對內褲有種神秘的“執著”……
一條穿了一天的內褲,上面會有多少臟東西?好奇的不只是“懶癌”患者們,微生物學家也覺得很有趣,于是他們做了一些研究,結果表明,一條穿了一天的內褲上會有:
①一些水分;
②脫落的腸上皮細胞;
③一些分泌物殘渣(尿液、汗液、生殖道分泌物、皮膚代謝物);
④0.1克食物殘渣(便便);
⑤1000萬個病毒;
⑥300萬的大腸桿菌;
⑦寄生蟲大約會超過50個;
簡單來說,就是各種排泄物和病菌。當然,上面的數據只是參考而已,實際上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但也差距也不會特別大。
這還只是穿了一天的,如果同一條內褲穿了幾天,就更不得了。在這個溫暖潮濕的地方,微生物繁殖能力特別強,內褲上的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會瘋狂地“野蠻生長”。此外,每次拉完便便后,除非用清水清洗“菊部地區”,否則殘余的便便會繼續“蹭”在內褲上,同時給微生物繁殖提供更多的“食物”。一星期過后,你的內褲就成了一個巨型微生物培養皿。
那是不是每天洗就完全干凈了?
你可能要失望了。即使你每天正確清洗、晾曬內褲,上面的微生物和殘留物也不可能完全被消滅。況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根本就不會正確洗內褲。只要你用得夠久,沒有一條內褲可以逃過發黃、發硬的“宿命”。
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穿了多久需要換一條干凈的」,二是「穿了多久要扔掉,買新的」。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穿了多久需要換一條干凈的」。
看了上文中的“內褲殘留物”,很多人會想,“那么臟,難道不是一天換一次最好嗎?”
紐約大學微生物和病理學教授Philip M Tierno在接受TODAY采訪時認為,2天不換內褲也沒那么可怕。
Philip教授表示,每個人身上和體內都有自然生存的微生物,稱為微生物菌群。事實上,雖然身上自帶微生物聽起來很可怕,但通常情況下,它們跟宿主是互利的關系。
除非你的皮膚有損傷,或者這些微生物有其他途徑進入體內,否則它們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一般來說,一兩天不換內褲不會對你的身體造成什么損害。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人能保證自己絕對沒有傷口,倒霉起來,“菊花”也可能被過于干燥的便便或者便便中的堅硬殘渣劃破,形成小傷口。因此最合理的建議是:如果你代謝旺盛,分泌物和汗液比較多,最好能半天一換;一般情況下,我們只需一天一換就足夠;如果能確保衛生和無傷口,2天一換也可以,但是通常不建議。
至于穿一周才換的,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內褲想想吧,連續工作一周,怪累的……
第二個問題,「穿了多久要扔掉,買新的」。
相對于女性而言,男性對內褲的“執念”更深,甚至穿到破洞、拉絲。很多男人表示,好不容易“馴服”一條內褲,穿到貼合了,感覺十分美好,你竟然想讓我扔掉?
圖源:Bustle
其實多久要扔掉買新的,關鍵在于穿的頻率和用途。
如果是普通內褲,穿個半年就該扔了;如果是生理期專用內褲,穿個15次就該扔了;如果是運動專用內褲,大概穿20次也該扔了;如果是沒穿過,但是也沒好好保存的內褲,超過一年還是扔了吧。
除此之外,如果內褲破洞、變形、失去彈性、稀釋效果和透氣效果都大不如前,那還是得仍。
不舍得?再窮不能窮內褲啊!
不夠衛生的舊內褲上帶有大量致病菌,甚至寄生蟲,是造成外陰部位瘙癢、尿道及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因素。伊朗一項發表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期刊上的研究表明,及時更換內衣、內褲與孕婦泌尿道感染率的降低有關。此外,每年有超過15%的女性因為穿著不夠衛生的舊內褲引發外陰濕疹,約45%的人因為舊內褲造成臀部皮膚出現毛囊炎、癤腫等皮膚病。
平時備多幾條內褲,對“下面”好一點,再不濟回南天時咱還能換著穿,既健康又省心,不是美哉?
對于“懶癌”患者而言,真希望所有衣服都能一股腦扔進洗衣機里,一次搞定!但每次這么做時,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小人在吶喊:內褲不能和襪子混洗!不能和其他衣服一起洗!會生病!
也有人會拿外國做例子。在外國,特別是歐美國家,公寓里都是公共洗衣機,別說內褲、襪子分開洗,連運動鞋都能直接扔進洗衣機……
這是不是說明內褲其實是可以混洗的?
答案是:看條件!
歐美國家能一股腦一起洗衣物,是因為他們的洗衣粉跟我們不一樣。他們的洗衣粉中通常包含清潔劑、殺菌劑、消毒劑,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產品,能有效去除衣物里的細菌、真菌和病毒,不管是襪子還是內褲,一視同仁。所以對他們來說,分開洗完全沒有意義。
但國內的洗衣粉或洗衣液,大部分是不含有消毒成分的,如果混在一起洗,其他衣物上的致病菌,尤其是襪子上的真菌,會污染內褲,造成外陰感染,如皮癬、陰道炎等。
如果你或家人得了腳氣,就更不能混在一起了。據了解,一只腳氣患者的襪子上,有超過10萬個真菌。內衣褲如果和腳氣患者的襪子混洗,容易造成真菌的轉移,后果輕則皮膚瘙癢,重則體癬、股癬,甚至私處長癬。
長癬的滋味,要多難受有多難受,用坐立不安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圖源:Bustle
?這時“懶癌”患者又發問了,我就是想一次性洗完怎么辦?
“俗話”說,偷懶是人類進步的第一動力。很多人想錯了,以為內褲一定要單獨洗,其實這種問題,還真難不倒咱們,沒有條件,咱們也要創造條件!
3種情況,內褲可以跟其他衣服混洗:
1.如果洗完的衣服能迅速烘干、曬干,或者洗衣機自帶烘干、加熱功能,就可以一起洗。干燥和高于60℃的環境均不適宜細菌、真菌的傳播和繁殖,如果有這種條件,一起洗也沒問題。
2.洗衣服前如果沒有腳部和私處不適,外觀上也沒異常,那一起洗也沒問題。普通的細菌、真菌對正常人的免疫系統而言,就是小菜一碟,對健康沒有威脅。但如果是免疫力低下人群,最好還是分開洗。
3.洗衣服時添加漂白劑或消毒劑等,將真菌、細菌一掃而光,也能一起洗。
要強調的一點是,以上情況適用于正常情況,洗完最好在太陽下晾曬。如果你已經患有腳氣,或私處出現異常分泌、瘙癢,那還是老老實實分開洗吧!
最后,小九壓來做個小調查:你多久洗一次內褲?來,評論里舉個手。
一星期才洗一次的,就別舉手了,先去洗手吧!
參考資料:
1.F.N. Amiri, M.H.Rooshan, M.H. Ahmady and M.J. Soliamani. Hygiene practices and sexual activityassociat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La Revue de Santé dela Méditerranée orientale, Vol. 15, N° 1, 2009
2.The secret is out:Lots of people don't change their underwear every day. Stephanie Larratt.TODAY.2019.8.19
3.How often doAmericans change their underwear? The statistics stink. Arwa Mahdawi. The Guardian.2019.8.21
4.內褲該多久換一次?穿多久就得扔?你一定要知道.科普中國.201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