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和具體臨床意義如下:
1、尿白細胞(LEU)
正常人離心尿白細胞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每高倍視野下超過5個以上,稱白細胞尿。大量白細胞時,稱膿尿。
正常參考值:0-5/HP
臨床意義:增高,見于泌尿道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學檢測尿白細胞和紅細胞只起過篩作用,臨床診斷以鏡檢結果為準。
2、尿酮體(Ket)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見于重癥糖尿病、妊娠中毒、長時間禁食、嘔吐、腹瀉、脫水或脂肪攝入過多時。
3、尿亞硝酸鹽(NIT)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提示有泌尿道結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標本放置時間過久也可呈假陽性。
正常參考值:陰性(-)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正常尿常規檢查一般無蛋白,或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續出現多見于腎臟疾病。但發熱、劇烈運動、妊娠期也會出現一過性蛋白尿。故尿中有蛋白時需追蹤觀察,明確原因。
6、葡萄糖(Glu)
正常人如短時間內服用大量葡萄糖液時、運動后、妊娠期可發生一過性尿糖增高。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血糖檢測及其他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由于尿中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響尿糖結果,故查尿糖前24小時要停服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
7、尿比重(SG)
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檢測腎功能的指標之一。
正常參考值: 1.010-1.030
臨床意義:尿比重減低: 常見于慢性腎盂腎炎、尿崩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見于高熱脫水、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8、尿酸堿度(pH)
pH值(酸堿度)一般情況下在6.0左右。正常尿為弱酸性。尿的酸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
正常參考值:5.0-8.0
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淀后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
正常參考值:0-3/
臨床意義:常見于泌尿系統結石、感染、腫瘤等。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
10、尿潛血(ERY)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正常情況尿潛血試驗陰性。尿潛血陽性同時有蛋白者,首先考慮腎臟疾病、出血性疾病,可進一步做腎功能檢查;如尿蛋白陰性應到有關專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質。一般認為,下尿道出血因紅細胞未被破壞,潛血可不明顯。尿潛血也有假陽性的時候,這時應結合尿沉渣檢查明確其真假,必要時可做尿紅細胞位相檢查。
11、尿管型(KLG)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性損害的標志。
12、尿上皮細胞(SPC)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細胞臨床意義不大。大量出現時,如能排除陰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慮泌尿系統炎癥存在。此時,如加做尿上皮細胞形態檢查,可確定上皮細胞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