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案就像一場長跑,而且是從荒蕪跑到綠洲。
想一步到達終點是不可能的,別人也沒辦法把你一下拽到終點。它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自我迭代,最需要戰勝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從來沒什么放之天下皆準的通用模板,海量的知識能讓你更加豐滿,但真正的成長還是得靠自己一點一滴地磨練。
正因如此,每個文案人都應該有一份專屬自己的日常自檢清單,作為行為準則和指導標準,不斷修煉。
經常對照自檢清單,你肯定能規避很多不該犯的錯誤,躲開那些自己容易忽視的問題,明確那些自己該重視的點,還能刻意去練習學到的技巧,將寫文案各個環節做得更好。
這里,老賊還是梳理了一份文案人日常需要注意的問題清單,這更多是以我的角度,供你參考。
01、我有深入了解行業上下游、市場情況、公司現狀、業務線嗎?
02、我真的了解這個產品了嗎?有全面及詳盡的了解產品的各個細節嗎?
03、我有深入對比競爭對手及潛在對手嗎?進入現在的行業有做過相關分析報告嗎?
04、本次文案的核心需求我有了解清楚嗎?項目的背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知道了嗎?
05、我有想清楚這次文案為什么而寫嗎?重點是銷售、公關、傳播還是品牌塑造......?
06、我的文案目標用戶是誰?人群具體畫像是什么樣的?
07、我的目標用戶有哪些長期需求,有哪些是急需要解決的需求?
08、我的文案是要在什么平臺發布?平臺特征是怎么樣的?平臺用戶的喜好是怎么樣的?
09、在開始文案創作前,是否有提前構思規劃文案具體策略,提前做好了準備?
10、文案構思角度及初步想法是否有和領導、老板或需求方溝通,并達成一致?
11、文案選題(切入點)是否符合品牌定位,并且是目標人群感興趣的?
12、我的選題(切入點)和別人有什么不同嗎?有比別人的認知和思考更深一層嗎?
13、這個選題的用戶覆蓋度是否足夠大?能否滲透到用戶不同圈層?
14、這個選題切入是否有話題性,會不會存在什么風險?
15、這個選題是否能帶來分享動機?比如提供談資、幫助別人、展示形象、幫助表達、促進社交比較。
16、我的文案脈絡是什么?我是如何層層遞推過渡的?
17、我整篇文案的邏輯結構是什么?是否能環環相扣?每個部分的目的有想清楚嗎?
18、我的每一段的目的又是什么?對于整體文章推進是否有幫助,還是可有可無?
19、我這次寫文案的時候,除了收集資料,思考文案邏輯結構,有留出一定的時間讓所有信息在腦子里醞釀發酵嗎?
20、讀者在閱讀每一句文案之后,內心會產生什么疑問?我后面的文案是否有對此疑問解答?
21、我寫文案是站在企業專家角度去寫的?還是會切換到用戶視角去創作?
22、你的文案信息與目標用戶的關注圈(長期興趣、切身利益、熱門話題、正繼續的、正在做的事情),有強關聯嗎?
23、文案標題是否能吸引目標用戶群點擊?為什么?
24、標題是否會讓用戶預期過高,造成對文案的不利影響,會不會成為標題黨?
25、這個標題我自己愿意轉發到自己朋友圈嗎?為什么?
26、在朋友圈看到這個文案標題的人會愿意點開嗎?為什么?
27、如果需求重點是傳播,這篇文案用戶會分享嗎?為什么?
28、如果需求重點是銷售,文案有激發用戶興趣,刺激欲望,引導轉化,并提供一個合理靠譜的購買理由嗎?還是平鋪直述講產品?
29、我的目標是讓文案調起用戶的什么認知?什么情緒?什么欲望?
30、寫完的文案,是否能達到上面這個目的?
31、文案開頭是否能吸引用戶閱讀,或刺激痛點、或引發好奇、或直接拋出亮點?
32、我介紹的產品,用戶能感知到對他具體的價值嗎?
33、用戶會相信我說的話嗎?為什么?是有權威轉嫁,事實證明,親身體驗,顧客證言還是有細節對比?
34、我的文案是在戳痛用戶,刺激需求感?還是真的把他們嚇跑了?
35、我的產品營銷文案里,有清晰的解決這幾個問題嗎——1)用戶為什么要選?(產品賣點);2)憑什么能這樣說?(支撐點);3)然后呢?與用戶何干?(用戶利益)
36、人們看了這條文案后,會立即采取你希望他們做出的行動嗎?如果不能,那可能的原因在哪?
37、如果人們有沖動采取行動,他們能知道如何,且能最快地完成購買流程嗎?
38、如果讓用戶選擇購買,他會存在哪些顧慮,我的文案有打消這些顧慮嗎?
39、內容有沒有說人話?會不會帶來閱讀阻礙?
40、假設讀者對我的品牌或產品一無所知,他能看懂你的文案嗎?
41、假設讀者對我認知的東西一無所知,他能看懂你的文案嗎?
42、文案中復雜的事物或概念,在描述時,有關聯到用戶腦中熟知的場景、事物,或者已有的認知嗎?
43、文案中信息點有沒有太多,是一定要一次性都拋出來,還是可以降低信息密度?
44、我文案說出的東西或表達的觀點,與用戶平時接觸,有什么反差嗎?會更吸引注意嗎?
45、文案中要傳達的關鍵價值點、情緒、觀點等是否有清晰傳遞出來?
46、內容還能否再精簡一點?你自己修改了多少次?有沒有和其他人/用戶討論?
47、我的文案修改是源自領導命令被動修改,還是自己主動在迭代?
48、有沒有把完成的文案讀出來?最好大聲讀出來,或找其他人讀出來,優化它的節奏感。
49、我寫這篇文案的時候有一直一邊寫一邊改嗎,甚至一邊寫一遍翻資料?如果是,好好檢查一下整體邏輯和內容是否沉冗。邊寫邊改是大忌,先初稿再集中改稿。
50、我的文案寫完后,有沒有先晾著,隔一段時間再來看。這個時候會發現,很多之前沒發現的問題都會冒出來。
51、看完我的文案用戶需要花多長時間,這個時間是否值得花?
52、如果用戶會選擇某一段、某一句作為轉發文案,會是哪一句?我有提前準備好這樣的金句嗎?
53、文案是否有邏輯不通,語句不順,詞不達意,重點不清,還有錯別字?
54、是否形容詞用得過多了,有嘗試把形容詞去掉再看看文案嗎?
55、我寫的文案,文字和圖片排版是否整潔、有利于閱讀?
56、用戶看完文案印象最深的幾個關鍵點會是哪些?為什么?
57、用戶看完文案最大的感受可能會是什么?為什么?
58、我是否有提前預測用戶看文案時可能會存在的問題,并一一回答出來?
59、我的文案中是否有制造 “Wow Moment(驚嘆時刻)” ?用戶會產生 “原來是這樣啊” “漲見識了” “太棒了” 的感覺嗎?
60、對于特別重要的文案標題和正文,有沒有做小范圍測試?
61、我有習慣去跟進文案發出去后的數據以及反饋嗎?
62、今天有在便簽隨手記下一些靈感、見聞或者文案金句嗎?
63、我有多久沒深入一線和用戶、運營人員、市場人員或者客服溝通了?
64、這一條由你來補充,每個人寫文案都應該有自己的自檢問題。獨家秘方才能打造更強的自己。
好了,以上就是老賊梳理的一些文案人自檢問題。
每個文案人的自檢清單肯定會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階段和經驗都不一樣。可參考不可照搬,不多不少,就要剛好。
真正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文案自檢清單,會讓你在文案長跑中,每一步都跑得更加扎實。
你會發現,每一次看自檢清單,都會帶來新的啟發和思考,而每次對照清單優化一輪后,心里也會更有底氣。
而這個自檢清單,需要不斷完善,不斷增減,甚至可以針對自己的問題加上權重值,重點問題重點對待。
知易行難,別人靠不住,多做自檢!
文 | 木木老賊(公眾號ID:mumu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