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開局未久,疫情的影響還在繼續,越來越多的實體業商家都開始對私域流量的重要性有了新認知。
一提到私域流量,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群”,大家都迫不及待想通過一個方法,直接建好一個大社群;
但一提到群運營日常具體要做什么,大多數人也依然處于發懵狀態。有的人會選擇給社群安排一個24小時待機的小客服;有的社群運營更像是一個專業陪聊,在群里想方設法找人聊天,美名其曰“活躍氣氛”;有的運營手法更簡單粗暴,直接把自己當成機器人,定點在群內刷廣告……
這樣運營下去,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活動怎么沒人參加?在群里發消息怎么沒人回?活躍度又下降了?活動銷量越來越差……
社群運營畢竟是精細活,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行業內常見的用戶增長模型——AARRR模型,下文會結合一些實戰案例,教大家如何在日常中運用。
AARRR用戶增長模型,又稱漏斗模型,它解釋了實現用戶增長的5個指標,分別為:獲取、激活、留存、變現、推薦。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社群的角度來理解,可以劃分為五個對應的問題:
① 社群的用戶怎么拉新?
② 社群建立起來后怎么促活?
③ 社群活躍后怎么提高留存?
④ 社群留存后怎么促使用戶付費?
⑤ 社群用戶付費后怎么讓他們進行口碑傳播?
掌握這一模型原理,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釋獲客和維護客戶的原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首先,第一階段獲取用戶,即社群的用戶怎么拉新呢?
策劃一場針對搭建私域社群的引流活動,挑選門店爆品作為引流“魚餌”。
線下渠道:引導到店的顧客添加微信可領優惠,同時邀請進群參與引流活動;
線上渠道:通過朋友圈、親朋好友微信、本地群等,多渠道推引流活動;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引流活動要針對你的目標用戶群體來做,能夠讓用戶感興趣,這才是拉新的關鍵。
舉個例子,店老板有5家門店,一個店一個群,群建起來了,接下來需要干什么?
群內肯定需要多互動,帶動氣氛,如果不互動,群里很快就會被廣告取代,慢慢就變成了死群。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互動更好呢?
大部分人群活躍的必殺技——發紅包,我的上期文章內也有提到,發紅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果,但也不是長久之計,發紅包需要發到恰到好處,量多而沒有稀缺感,反而只能炸出一堆潛水的吃瓜群眾,最終還是沒有人說話互動。
這里再推薦一個實用的互動游戲——群接龍。
例如,設置一個群話題為“群名片接龍”,玩法為,新進群的小伙伴按照“一句話介紹自己 年齡段”的格式接龍,通過接龍讓大家相互認識,再通過新人歡迎紅包來活躍氣氛。
當然,群互動游戲還有許多玩法,感興趣的可以給我留言或私信哦~這里我大致先推薦2個,如下:
玩法一:文字顛倒
活動規則:語言文字按順序反過來念
組織形式:群內按順序語音接龍
勝負評判:最先念出來為中獎者
玩法二:猜數字(6位左右)
活動規則:群主提前把寫好的數字拍照發給一個群員,防止作弊,讓群員公證猜對與否
組織形式:群主宣布開始,文字提示“6位數在xxxxxx和xxxxxx之間”,“大了”,“小了”……
勝負評判:出示照片證實猜對與否,然后獎勵紅包或禮品
怎么讓群內的成員留存下來,即不退群、不屏蔽群,保持已有的活躍人數?
我將以之前操盤過的一個社群為例,我們做了一場517吃貨節,從5月1日拉本地吃貨入群,并對新進來的成員j進行活動預告,勾起大家的興趣,對活動產生預期,如下:
活動時間為5.17-5.18日,每晚8點1元美食,進群開搶;
每晚秒殺后,群內還有紅包雨;
安排對接客服微信,負責推廣并添加好友,拉人入群;
群內每天將新增的商家和美食圖片、探店小視頻發至群內。
將以上步驟做完,推動大家對吃貨節的高預期,同時和群友保持聊天互動。這里有一個小技巧,建群前期一定要多安插幾個馬甲號在群內,以避免一個人在群內自言自語,沒人應和的尷尬局面。
社群都是需要用心去維護的,你用心了解顧客,才能獲得他們的信賴。
日常中不一定非得做“吃貨節”這種大活動,可以保持定期的小型互動活動,來提高群內留存,讓群友獲得價值。
接下來,讓進群的人盡量留下來后,就需要進入付費轉化的環節,成交是搭建社群的最終目的。
依然以吃貨節組建的群為例,該群內當天真的只是做1元的美食秒殺么?
當然不是!在吃貨節期間,群內依然會推薦10-100元不等的美食套餐,而1元秒殺的商品只有5-10份,大家都各憑本事“搶”特價,無論是否搶到,群員整體的氣氛是調動起來了,大家內心都很愉悅和激動,此時再進行其他美食推薦,基本事倍功半。
注意,“美食推薦”的價格肯定不能有套路,真誠的提供福利才能讓社群更長久運營。
群友可能1元的美食沒搶到,但是你推薦的39.9元的美食,確實比實體店便宜20元,此時80%會產生成單。
這是一種大型節日的轉化手法,那么日常怎么做呢?在昨天的推文中我也有提及,我有讓群運營在群內做一個扔骰子的游戲,只要在群內和朋友圈曬單,都可以在群內扔骰子領紅包。
通過群友的真實曬單,往往能激發其他旁觀者的從眾心理,“這個看上去很好吃”,“看著分量很足,也很實惠,我也買一份吧”……這就是社群的強大魅力。
依照此種方法,100多人的微信群,一周內也產生了2萬的交易額(初期目標做的是特價平臺,因此客單價本身就低),單人的最高訂單量有10 單。
通過一次活動組建了一個社群,之后需要考慮的就是,怎么從當前的群友進一步裂變出更多的用戶呢?
這其中其實有許多技巧,像上文所說的“扔骰子領紅包”,我們的規則要求“在群內曬單 朋友圈曬單”,不僅實現了吸引群內好友下單,還能吸引到顧客朋友圈的好友,一石二鳥。
像吃貨節活動,不僅是群內的每晚8點秒殺,我們還有設置用戶裂變任務,如下圖:
吃貨節活動截圖
用戶主要傳播的海報,上面可以放客服微信二維碼或公眾號二維碼,主要目的是通過用戶朋友圈進行拉新。
這里需要劃重點的是:無論是拉新還是引流,都需要設計好爆品“魚餌”,“魚餌”需用心設計,切記控制成本。
“魚餌”怎么送出?制定合理的任務門檻,如:
拉10個好友進群,一定需要是本地人哦,可以聯系群主領取美食套餐一份(平臺售價9.9元,門店價值60-80元),邀請20個好友進群,可以獲得雙人套餐一份(平臺售價19.9元-39.9元,門店價值100 ),新進群的小伙伴每人可加群主微信,獲取1元好物秒殺資格。
為什么進群的人也要送?
一方面,讓拉人的用戶覺得邀請這件事是在幫朋友領福利,而不是單純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朋友面前更有面子;
另一方面,能讓新進群的人一次性轉化為“付費用戶”,加速了用戶轉化,同時能讓大家立刻感受到群價值。
通過以上的方式,基本上實現了一場活動搭建一個有效的社群,這里還是想要提醒大家,新手不要直接建大群,保持每群150人左右即可。
至于日常的群“推薦”環節,其實有許多工具可以利用,例如,麥咣咣的【砍價購】、【聚多多】、【幸運碼抽獎】等,都是需要群內用戶將指定“廣告”發給好友,才能夠獲得某些福利的玩法,在裂變和促活上都非常有效。